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docx
关于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具体举措。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聚焦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主线,以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全面压实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筑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探索技能人才强区的新路径,服务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造用职业技能引领社会共同富裕的样本(二)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努力建成1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2个国家级优质专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建成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1所兼具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双重功能的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协同打造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争取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会址落户仙女山。引进1所高职院校或高职分院落户仙女山或凤来新城。到2025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技能人才供给与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形成技能人才涌现、工匠凸显、大师引领的技能型社会格局,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严格思政课教材选用管理,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彰显文化育人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三)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强化德育实效,建好德育实践基地,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保证体育课程时间,拓展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空间,营造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氛围。增强美育熏陶提升学生美育活动参与率。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勤工俭学、实习实训I、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三、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甩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分流办法,促进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协调发展。转变中职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升学和就业兼顾,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达60%以上,提升“升本率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与相关高职院校合作,联合实施"3+2人才培养,到“十四五"末,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规模占50%以上。(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二)推进不同类型教育的融通。健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渗透融通机制,建立有特色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的融通渠道,制定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衔接。打造社区教育示范区、职业学校老年教育示范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委老干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各中小学、职业学校)()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区职教中心统筹社会培训I、职业培训、职业认定等培训工作制度体系,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法定职责提升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对承担职业技能社会培训的中职学校,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收入的一定比例追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追加的总量实行单列管理,并实行定向分配,向培训教师倾斜。允许中职学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水利局、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商务委、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质量(一)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对区级职教中心占地面积设置基本标准,迁走特殊教育学校,迁出教师进修学校,新征职业学校校园用地35亩左右,集成办好区级职教中心。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创建信息化标杆学校和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区教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二)实施教师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健全"大学引进、企业聘请、社会招用”制度,调适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对实施"双优计划”的职业学校给予岗位政策倾斜,稳步增大其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比例。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专业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o(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职教中心)(三)推动人才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成立思政教育研究中心,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创建职业教育"精专”校园文化品牌。深入实施"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全程、增值、综合评价工作体系,提升育人质量。(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职教中心)五、增强职业教育特色、错位发展供给力(一)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建设,增大和丰富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供给量。围绕旅游“三次创业"的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产业链条,用产业化手段选择性开设陶艺、蜡染、根雕、手工线编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班。立足山地特色,培育文旅文创主力军,融入渝东南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区职教中心)(二)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紧扣全区"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立健全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协同旅游"三次创业、提升中职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实施优质专业建设计划。成立特色、非遗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陶艺、蜡染、根雕、手工线编等民族传统工艺。围绕农业+旅游,按照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储备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招商中心、区职教中心)(三)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水平,建立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企业要素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与途径,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引入规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动,建立通用航空教育培训基地。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牵头单位: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税务局、银保监管组、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曾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打造乡村技能品牌,培育乡村工匠能手,培训I乡村技能人才,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市区职业教育中心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协同"山川秀美、环境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的美丽家园建设。健全新型农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教学组织形式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牵头单位:区乡村振兴局、区教委;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科技局、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二)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生态文明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打造中职绿色学校才办同构建两带多廊多绿核"生态安全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绿色发展智库研究院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等工作。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新能源、智能制造、旅游等产业绿色技术标准对接机制,服务和支撑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牵头单位:区教委;责任单位:区职教中心)(三)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通过项目引进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并落户仙女山,助力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全球化品牌形象。引进1所高职院校或高职分院落户仙女山或凤来新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有机融入”一带一路和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强化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中泰、中老、中非等双边职业教育合作。深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主动融入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区部市共建活动,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牵头单位:区教委、区招商中心;责任单位: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凤来镇人民政府、区职教中心)七、强化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同推进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由区教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日常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二)强化政策支持。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纳入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重要任务。落实相关政策支持,教育经费适度向职业教育倾斜,建立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生均公用经费、项目配套经费等财政投入机制,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技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并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三)营造良好环境。采用多样化形式,大力宣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浓厚氛围。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月,讲好职业教育故事、唱响职业教育旋律、用好职业教育成果,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附件:重点任务(项目)一览表附件重点任务(项目)一览表序号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排在第一的为牵头单位)完成时限一、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落实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提升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达60%以±o区教委持续推进2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创建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区教委、区财政局2025年12月3调适3+2学制专业,推进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推动长学制人才培养。区教委持续推进4完善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渗透融通机制,在区职教中心建立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2024年12月5建立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教育融通通道,落实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2024年12月6打造职业学校老年教育示范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协同发展。区教委、区总工会2024年12月7建立由区职教中心统筹社会培训、职业培训、职业认定等培训工作制度体系,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法定职责。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水利局、区退伍军人事务局持续推进8解决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收入的一定比例追加职业学校当年绩效工资总量政策。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9允许职业学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二、提高技能人才供给质量IO落实国家对区级职教中心占地面积设置基本标准,迁走特殊教育学校,迁出教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2024年12月序号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排在第一的为牵头单位)完成时限师进修学校,并另新征校园用地35亩。区规划自然资源局11开展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创建信息化标杆学校和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顼目。区教委2023年12月12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健全大学引进、企业聘请、社会招用制度,规范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区委编办、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13实施双优计划的职业学校给予岗位政策倾斜,稳步提升其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比例。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持续推进14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区文化旅游委2023年12月15打造市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教委2024年12月16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创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区教委2024年12月17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2025年12月18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全程、增值、综合评价工作体系。区教委2024年12月三、增强职业教育特色、错位发展供给力19推进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建设,增大和丰富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供给量。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2024年12月20围绕旅游三次创业的六大产业链,用产业化手段选择性开设陶艺、蜡染、根雕、手工端等民族传统J芝特回三o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区人力社保局2023年12月21融入渝东南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立足山地特色,培育文旅文创主力军,助推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推进武陵山特色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持续推进序号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排在第一的为牵头单位)完成时限22按照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健全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助推旅游三次创业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持续推进23成立特色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特色餐饮、陶艺蜡染等专业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助推三品一标行动。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持续推进24提升中职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储备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2023年12月25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水平,建立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企业要素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与途径,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证书制度试点。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2023年12月26引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动,建立通用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区招商中心、区文化旅游委、区仙管委、区教委2024年12月27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区经济信息委、区招商中心、区教委、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持续推进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28按照五个振兴要求,促进职教资源、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的衔接发展,传承乡土文化本色。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2023年12月29健全新型农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教学组织形式,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区人力社保局、区乡村振兴局、区退伍军人事务局持续推进30建立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助力田园综合体、田园式乡景基地和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的建设。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2023年12月序号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排在第一的为牵头单位)完成时限31打造中职绿色学校,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生态文明职业技能人才培训I,助推构建两带多廊多绿核生态安全格局。区教委持续推进32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绿色发展智库研究院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等工作。区教委、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2023年12月33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新能源、智能制造、旅游等产业绿色技术标准对接机制,服务和支撑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区教委、区科技局、区文化旅游委2023年12月34引进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并落户仙女山,助力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全球化品牌形象提升。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科技局持续推进35融入一带一路和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强化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中泰、中澳、中非等双边职业教育合作,推进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36深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37引进1所局职院校落户仙女山或凤来新城。区教委、区招商中心、区仙管委、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凤来镇202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