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考点培优归纳【名师精编4部分】.docx

    • 资源ID:1832135       资源大小:147.84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考点培优归纳【名师精编4部分】.docx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考点培优归纳【名师精编4部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 .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式阻、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2 .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堡'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3 .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4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5 .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6 .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7 .(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8 .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9 .(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2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4 .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1)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O(2)光能穿过纸,但不能看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O(3)光不能穿过书,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像书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O(3)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5 .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太阳明的物体。6 .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4.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 .观察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的变化(1)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2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3 .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4 .从玻璃鱼缸的一条棱处,透过鱼缸的两个面观察鱼缸中的一条鱼看起来是两条鱼。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在两块玻璃面上都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第5课认识棱镜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中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2 .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 .让一束强光(目光)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可以观察到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靓(dian)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O4 .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鱼比)。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5 .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二等各种颜色的光。6 .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靓、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7 .利用彩色轮研究光的混合(1)彩色轮上三个扇形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O(2)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到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变成了(旦鱼)O(3)结论: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硒)O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 .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4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5 .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o第7课制作一潜望镜1 .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2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做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O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o4.制作一个潜望镜(1)根据潜望镜的原理图在纸盒相对的两面上画出安装镜片的位置(4条斜线),并用剪刀剪开。(2)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课地球的表面1 .地形(又称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i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D高原:海拔较高,在100o米以上。特点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缓和。(2)山地: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特点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3)盆地:无一定标准。特点四周高,中间低。(4)丘陵:海拔起低,在500米以下。特点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坡度不大。(5)平原:海拔较低。特点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3 .峡谷是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当山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两坡陡峭的深谷。4 .观察世界地形图(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和丘陵,棕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色或淡紫色表示积雪和冰川。第2课地球的结构1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1)地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3)地核: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2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I-1.JI-I-I47日I-I-IU-I冈石都TE石浆石。(2)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一一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3)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3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 .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1)迅速拉开时,可以看到泥层断裂。迅速挤压时,可以看到泥层隆起。(2)泥层模拟的是岩层。2 .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儿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3 .地震的危害(1)地震发生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4 .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5 .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2)在不能逃离室内时,应立即找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如结实的柜子下、靠立在墙根,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6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 .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2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3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4 .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火山喷发-火山的成因(1)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2)注意事项:必须戴护目镜,防止加热后的番茄酱喷射到眼睛。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可以使熔岩更容易喷发出来。(3)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发出“熔岩”,还可能发生“山体”裂开,流出“熔岩”的现象。(4)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5 .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6 .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7 .风地作用1 .空气流动形成风,风的作用会缓慢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 .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不断磨蚀的过程。3 .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可能会发生碰撞,这个过程就像砂纸对岩石表面不断“打磨”使岩石表面变得光滑。4 .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风吹过干燥的地表,携带起沙子T风中携带着沙子,不断打磨岩石T岩石经过长时间风的作用,形成造型独特的雅丹地貌。5 .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力越强,它所能携带和输送的颗粒就越大。(2)风化岩石具有侵蚀作用。当风中携带沙子时,会增强侵蚀的效果。(3)当风减速或遇到障碍物,如石头、草丛时,风携带的沙子就会降落并沉积下来。(4)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第6课水的作用1 .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 .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1)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中用喷壶喷水模拟降雨;(3)降雨前小山丘比较圆,红色沙子大多数在山丘顶部。降雨后小山丘上出现了很多小沟,一些红色沙子被冲到了山丘底部;(4)结论:降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3 .降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1)雨水会把地表上的泥沙带走,汇聚成径流,在土地上留下沟壑。(2)雨水因携带泥沙而变得浑浊,当水流平缓时,水中的泥沙又会沉积在地面上。4 .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2)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3) 一般河流入海口地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1 .几种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1)弯曲的岩层:地震(岩层受到挤压);(2)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3)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降雨)的作用(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 .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3 .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此外还有冷和热的作用'动植物的作用等。4 .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5 .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制作小山丘模型-模拟降雨-比较两个小山丘的变化(1)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相同条件: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等;不同条件: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2)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变化不明显,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少。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上出现了小沟,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多。(3)实验结论:植物能减弱雨水的侵蚀作用。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第1课时间在流逝1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一一天。2 .用日影来计时(1)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2)日粤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根据号面上暑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刻。3 .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1)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2)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3)注意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实验。(4)燃香时间记录表。燃香的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测量的时间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我的发现同一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4 .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1 .观察水流的速度:把一个透明塑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仔细观察发现: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水流速度随着水位的降低而变慢。但对同一个容器,我们控制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时,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相同。2 .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1)用瓶子(无底、瓶盖带孔)装200毫升水,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2)实验记录水流量所需时间(秒)水流量所需时间(秒)50毫升91第1个50毫升91100毫升198第2个50毫升107150毫升327第3个50毫升129(3)实验结论:随着塑料瓶中水的减少,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流出一样多的水(50毫升)时所用时间增加。3 .当容器中水位不变时,水以均匀地速度从容器底部流出。第3课我们的水钟1 .制作我们的水钟的流程(1)任务: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2)设计方案: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3)制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4)测试: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5)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的水钟。2 .水钟的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1)剪开塑料瓶。(2)用工字钉给瓶盖打孔。(3)另取一个塑料瓶,重复(1)(2)两步。(4)像图中那样,将三个瓶重叠组装。(5)倒水计时,在最下面的容器上标上刻度。3 .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4 .制作水钟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案水流太慢使水位变高时间刻度过于密集使小孔变大接水容器太粗换用细高的容器不能测量到10分钟水流太快使水位变低使小孔变小接水容器太小换用更大更高的容器时间刻度不均匀水位不固定改进装置,使水位固定接水容器的形状不规则换用上下同样粗细的柱状容器5 .沙漏是利用能流动的沙来制作的计时工具。第4课机械摆钟1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2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3 .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钟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2)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三次),并记录。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动次数6060(4)实验结论:该钟摆1分钟总是摆动60次。4 .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是同一个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第5课摆得快慢1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2 .研究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的注意事项:(1)实验时,只改变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在安装摆时,摆绳上端必须固定住,不能在摆动过程中移动。(3)在摆动开始时,要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要自由释放摆,不能用手推动摆。(4)如果实验中摆锤碰到铁架台等物体,需要重新做实验。3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1)不变条件:摆绳的长短'摆动的幅度。(2)改变条件:摆锤的质量。(3)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第6课制作钟摆1.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2 .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3 .为了让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或1/2),绳子的长度需要变为原来来的1/4(或4倍)。4 .制作“钟摆”的流程(1)任务:让我们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2)设计方案:利用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秒表等材料制作,要确定摆绳的长度;(3)制作:利用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4)测试: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5)评估与改进:将各组的“钟摆”放一起进行对比,想办法让“钟摆”更加准确。摆绳的长度摆动60次加准确(1)确定摆绳的长度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了15次,不须测60秒。(2)测试和评估时,要测摆1分钟是否摆动了60次。(3)改进方法:测摆2分钟是否摆动了120次(或更长时间)然后进行微调。微调时使用对分法会更方便。5 .确定摆绳的长度的两种方法(1)尝试法: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长度约30厘米,可以从30厘米开始每次减少5厘米,逐次尝试。(2)对分法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 .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2 .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关律的振动。3 .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4 .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5 .计时工具的比较计时工具日号水钟摆钟手表使用材料岩石、金属水、金属等金属、木材等石英、电池等准确性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准确很准确计时原理日影变化水速均匀摆的等时性石英振动方便程度很不方便不方便方便很方便缺陷只能在有太阳的时候用体积大,无法自由移动无法长时间计时,需要定期“上弦,,电池会污染环境境6 .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7 .精确计时的重要性(1)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2)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3)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4)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8 .人们设计不同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基础知识梳理1.我们的身体1 .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2 .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3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X身高(米)。4 .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5 .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6 .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第2课身体的运动1 .举哑铃时,手和胳膊都在运动,腕关节的活动方式和手指关节的活动方式不一样。用力时,胳膊上的肌肉变硬了。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2 .利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线绳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3 .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4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一一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5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6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7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8 .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相当重要的。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地关联着。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9 .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第3课心脏和血液1 .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2 .绝大多数人的心脏位于左胸部,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O3 .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100次。4 .模拟心脏的工作手的力量-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吸耳球T心脏胶管-血管水-血液(1)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感觉很累。(2)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胶管相当于血管,水相当于血液。5 .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6 .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变快,休息一段时间,心跳会恢复正常。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在跳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比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更短。7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8 .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1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2 .大脑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3 .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1)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既是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缩手反应就是一种简单的反射。(2)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4 .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感受刺激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5 .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6 .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传出神经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7 .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会神经传导示意图提高。这说明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8 .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时做好必要的防护等。9 .缩手反应: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迅速地将手收回,之后才会感觉到疼痛。时间较长脑感觉疼痛。第5课身体的“联络员”1 .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一神经系统来完成。2 .神经系统(1)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2)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3 .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4 .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5 .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6 .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会提高。这说明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1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2 .身体对压力的反应(1)适当的压力对人有好处,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2)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3 .管理压力的常用方法(1)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2)与人沟通、交流,确定压力来源,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3)听音乐、练字、涂色'读书等,做一些自己喜欢而又充满正能量的事情,会让人全身心地投入而且有成就感,能缓解压力。4 .管理愤怒的方法(1)停止你在说的话和在做的事。确保你不会说出让你后悔的话或做出让你后悔的事。(2)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3)思考如何反应。(4)想好了再行动。第7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2 .健康的行为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3 .健康行为计划的内容(1)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健康目标。(2)解释该目标可能对你健康产生的影响。(3)制订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计划。(4)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4 .有的运动是终生都可以进行的,如散步、游泳'慢跑'骑车等。5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6,科学合理地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7 .计划只有变成行动才能产生效果。8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计划。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制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五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归纳【教科版】(二)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如: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正在发光;自身发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 .声音是以遮的形式传播的。因此我们站在幕前能听到幕后说话的人的声音。3 .光的传播实验现象: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直接穿过小孔,在纸屏上出现1个光斑;稍微移动其中一张卡纸,使它和其他纸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的光斑消失。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 .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2 .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3 .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我们会看见一个小光点,借助烟雾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能清晰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注意: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4 .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5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太阳被旦毯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6 .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 .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3 .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看到的现象。第5课认识棱镜1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种线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 .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发生折射现象。3 .三棱镜会将白光中的各种色光分开,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称为光的色散。4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的小水滴,造成的色散现象。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 .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2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3 .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瞳孔。4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5 .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6 .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的例子:交警穿的反光衣;马路边的反光桩;汽车的反光镜;医生的额镜;照明灯装上灯罩能够将灯泡发出的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这样可以增加亮度;教室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更好地反光,能够使教室明亮很多;人类测量地月距离就是利用光的反射。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放置。NJ小2 .潜望镜的应用有很多,被广泛用于军事上作为侦察仪器。它不光应用在水下,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在陆地上应用的潜望镜,有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当然,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3 .第二单元一一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课地球的表面1 .地球表面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2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常见的地形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特点:地形海拔特点高原海拔在100O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平原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4.地形地貌特点并猜测主要形成原因:地形地貌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香港地质公园弯曲的岩层岩层弯曲、断裂岩层受力发生弯曲长白山天池湖泊被群山环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敦煌地貌一个个形态多姿的土丘风的吹蚀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流水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一个个由河道分割的小岛流水的作用第2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1)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2岫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3)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6.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2 .地震的发生所能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模拟地壳运动实验过程中,拉开或挤压泥土模拟的是板块受到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板块边缘附近"地球表面”发生褶皱、断裂等现象。3 .地震时,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起海啸4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和作用1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2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比如,形成了火山口湖,火山岛等。3 .火山喷发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正面影响: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负面影响:烧毁森林、房屋,污染空气,泥石流第5课风的作用1 .风的作用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2 .敦煌地区雅丹地貌主要是风的作用形成的。3 .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第6课水的作用1 .侵蚀: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2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造成水土流失。3 .河流对土地有侵蚀作用,坡度大的河段河水流速大,土地被侵蚀程度大。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1.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弯曲的岩层地震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的作用4 .有无植被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降雨时,有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小;无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程度大。5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这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详细梳理【名校出版】(三)第一单元光知识清单第1课时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2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发光鱼、萤火虫等都是光源。光源可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 .月亮不是光源,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光源必须具有自身发光、正在发光两个特征。生活中还有一些物体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发亮的。如行星、镜子等。4 .太阳、激光笔等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

    注意事项

    本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考点培优归纳【名师精编4部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