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阅读现状透视及对策思考 论文.docx

    • 资源ID:1834845       资源大小:14.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阅读现状透视及对策思考 论文.docx

    小学整本书阅读现状透视及对策思考摘要:对小学整本书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后,其中显现出的一些共性问引发思考,进而重新认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以及对目前的一些有关整本书阅读研究的思辨,发现要让孩子形成持续性发展阅读,必须要重点关注阅读行为和阅读状态,克服任务性阅读或阅读结果评价对孩子持续性发展阅读形成的制约。关键词:整本书,调查分析,阅读行为,阅读回应,实践策略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在实际操作中领会文化的内涵与语文运用的规律。在实施的建议中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重视通过培养小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增加他们的阅读质量,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对低中高年级段分别作出了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的阅读量要求。为了深入地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导向,我精心地设计了关于孩子在整本图书中阅读兴趣、时长、习惯、技巧、书籍信息来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孩子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引发了关于引领整本书阅读的对策思考,为今后的实践研究理清了思路。一、小学整本书阅读现状透视1.调查结果:2.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出,目前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存在几个共性问题:(1)孩子的阅读积极与主动性未形成,被动阅读的占多数。表一数据显示,被动读书的孩子占61.9%之多。被动读书的最终,会让孩子陷入事倍功半,形成内心越来越排斥阅读的怪圈。(2)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对摘抄、积累、读后感等“任务”比较排斥。表二数据表明,很多孩子读书后还是乐于交流的,但会停留在口头交流。(3)孩子之间缺少阅读分享交流的平台,相互之间的影响缺失。表三数据显示,喜欢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的仅占36.05%;表四反映孩子的图书来源中,来自朋友或同学推荐的只有25.85%。(4)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视度高,绝大部分家长都期待阅读能成为孩子的一种学习和生活习惯,但家长能积极参与共读的、且具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很少。二、小学整本书阅读对策思考1 .再认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整本书的阅读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至关重要。早在1922年,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指出:科内教材既以含有文学趣味为标准,即日常生活的必需知识之获得。当然更依赖于以外的书籍。此等书籍,但须泛读,不必精读。1941年,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叶先生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阅读整本书:“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篇作辅佐。虽然叶先生读整本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如今,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讨论的主题,整本书阅读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小语统编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及“快乐读书吧”板块,其指向性也相当明确,重在持续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与状态,期待用阅读来解决语文能力的危机。近期,我也研读了浙江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的“擦星儿童主题群书阅读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的项目化推进儿童阅读的校本实践”,以及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童本阅读种子课程”。不难看出,一线老师对于推进阅读,特别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知是相当一致的。2 .关于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的看法根据阅读行为的目标性,我们可以粗略地把阅读行为划分成娱乐阅读、功能阅读、发展阅读。娱乐式的阅读即指一种带有休闲消遣功能的快餐式阅读,仅为了打发时间;功能性阅读活动就是把通过阅读方式作为有效学习手段,以获得信息或者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活动;我们可以把发展性阅读理解为:在积累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增强多种阅读能力和技巧为主要目的的阅读。结合上述提及到的几所学校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的阅读实践研究还是对阅读的功能性(任务性)过于侧重,未能将促进孩子发展性阅读形成作为实践研究的内核与根本,未能切实关注孩子的阅读行为与阅读状态。而且阅读指导的模式普及性不高,操作性不强,可复制性弱。3 .有关阅读指导策略的理论与思考无意中读得源自美国的关于阅读的SSR(持续默读)项目简述,SSR(持续默读)也有一些其他的名称如:DEAR(DropEverythingAndRead)、DIRT(dai1.yindependentreadingtime)o这项教育活动是指老师在每日课堂上都要安排10到30分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够安静地看着书,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学生的年级及阅读能力。通过持续默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随手拿起一本书,一张报纸,一本杂志,然后好好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吧,不需要被提问、做评估或撰写报告等因素所干扰,存粹只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阅读”。并且,身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阅读教育专家斯蒂芬克拉生的基本观点是自由、自愿的阅读(或者说是持续的默读),是我们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适用于所有语言的学习。同时,他所著阅读的力量中提出的自由自主阅读(FreeVOIUntaryReading)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不论阅读的内容是通俗小说、青少年浪漫文学、报纸,还是经典文学著作,阅读这个行为本身都会在提高语言能力中起到关键作用。台湾儿童文学泰斗阿宝老师有两个观点:“建议不要读经典,要让孩子读喜欢的书,哪怕是不入流的书,喜欢就好。哪个女孩子小时候没偷看过琼瑶小说?同理心想想,就不会限制孩子看查理九世蜡笔小新或者郭敬明、韩寒了。“阅读不是天生的,是慢慢养成的,是习惯。我的理解是首先是培养兴趣,习惯自然养成,能力慢慢就有了。”他曾说的“死磕一万小时,怎么也成精了”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亦是异曲同工。所以,我们对于阅读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认识和理解也不能太过狭隘,其实教师应该要做的也就是依循孩子在自我阅读过程中的进展,随时地认真地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个步骤。比如:让孩子开始注意到周边的书籍,是一个步骤;能从其中挑选一本他自己想要阅读的书,是一个步骤;决定自己手上的图书是否需要仔细地阅读,还是把它放了回去,也是一个步骤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呵护良好的阅读行为与状态中所产生的两种积极回应:第一种情况是读了一本书后,期望自己能再次体验相同的阅读乐趣;第二种情况是在刚读完一本书后,迫不及待地想与别人分享或者谈论故事情节、感受。它可以慢慢地把孩子们塑造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形成成长必需的发展性阅读。4 .关于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思考(1)由上述可见,读本的选择和推荐尤为重要,我认为要遵循几个原则:优效课内延伸、符合阶段认知、兼顾中外古今、涵盖人文通识。除此,一定要有课内精选读本和课外泛选读本的结合。不能把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搅和在一起,课内精读遵循的是成人本位的原则,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教育;课外泛读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喜好,允许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东西。(2)课内启读或者说导学也是必要的,重在促使孩子形成阅读期待。小学段还是应当致力于以趣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学段依据不同的激趣目标(童趣、乐趣、风趣、妙趣等)通过不同的激趣形式(声趣、绘趣、演趣、创趣等)设计课程。而且,无论是文本情节还是语言风格,甚至插画、封面、装帧都可以成为课程设计的落脚点。(3)创设读书环境(时间、空间),力在解决读书氛围的缺失;策划活动和建立分享平台,力在促进孩子产生积极阅读回应的愿望。时间上要保证每周有固定的课时用于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与交流,课后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在空间上,要在班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有书读,能读书)。美国欧普拉读书俱乐部(bookc1.ub)从1996年开始宣布首次选书,但凡贴上“欧普拉书友会”标签就能大卖,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读书俱乐部比起阅读课程的效果要来得好;应该有更多开放式的讨论,而不是争论答案的对错。所以,可以建立以活动与社交平台为媒介的俱乐部,通过朗读、讲述、话剧、漫画、亲子等多形式即时将阅读回应显性化,既能使孩子从中收获乐趣、增强自信、形成愿望,又能相互激励,影响更多的孩子参与阅读。(4)要有“大阅读”的意识,注重学科间的协作,突破常规认知的范围和形式壁垒。这里主要表达两点:其一、阅读指导不该、也不能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所有的学科都应该有阅读行为,都应该有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回应的意识,并及时认可和褒扬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每一个步骤;其二、“与孩子共读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有益的成长方式,共读的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家长和语文老师。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图书遴选、激励机制、评价策略等,期待我能同更多的教育老师一起凝智聚力,致力于通过阅读来解决儿童语文能力缺失的危机,致力于恢复教育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阅读传统,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好书,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书籍的浸润中成长。参考文献(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版。2闫学:儿童主题群书阅读课程:指向高阶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杂志2021年第6期。林文宝:尊重孩子选择,陪伴孩子阅读4黄颂平:以SSR(持续默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品格,校园英语杂志

    注意事项

    本文(阅读现状透视及对策思考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