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学习保密工作管理办法研究贯彻落实意见.docx
-
资源ID:1838191
资源大小:9.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传达学习保密工作管理办法研究贯彻落实意见.docx
传达学习保密工作管理办法,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第一部分传达学习内容为规范*保密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省级有关保密工作规定和*保密工作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文件强调,秘密的等级划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一)绝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造成特别严重经济损失或特别严重不良影响,如*的战略发展策划、*的长远规划、重大项目的决策、整体财务情况以及*领导的变动等。(二)机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如*领导会议的决定、*的年度规划、总体经营状况、机构调整和部门、专业*负责人的人事变动等。(三)秘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指绝密级和机密级以外的*内部规定、计划、经营、财务、人事情况等文件要求,严格涉密文件传递中的保密安全。收发涉密文件,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明确责任。秘密文件不能与非秘密文件混装混寄。传递涉密文件,应当包装信封,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传递绝密文件,必须使用专用信封,在本地传递由专人传递。送外地的,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递送,或按要求专人传递。原则上不允许传真密级文件。文件强调,*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秘密文件、资料、事项必须严格按照保密法的规定科学定密,应定密的一定要定准,避免定密过高、过宽,密级的确定由具体承办人员提出意见,报分管领导审定。公文处理坚持密来密去的原贝上对涉密文件的回复,按来文的密级定级。来文定密不准的,应请示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同意后定密回复。文件强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涉密文件。原则上不允许复印绝密级文件,确有需要,必须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复印机密、秘密级文件,须履行签批等级程序。复印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密件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涉密文件的去向,不得擅自扩大涉密文件的知悉范围。涉密文件的传阅,应当日送当日下班前收回;当日未阅读完毕的,应当日下班前收回,另外选择时间送阅。传达涉密文件时,凡不准记录、录音、录像的,传达者应事先声明。汇编涉密文件、资料,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汇编。经批准汇编时,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并按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管理。摘录、引用涉密文件形成的文件,应按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未经许可,不得将涉密文件带离办公区域。对因工作需要和许可需要携带密级文件外出的,应按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禁止携带绝密级文件参加涉外活动第二部分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保密法。广泛组织学习宣传。加深对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涉密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保密观念和保密意识,提高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觉性,切实履行保密责任和保密义务。二是严格按照保密法要求,做好涉密文件资料管理。做好涉密文件登记、签收手续,公文处理坚持密来密去,做好涉密文件保管,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印涉密文件,不得随意丢放涉密文件,不得擅自扩大涉密文件的知悉范围。不可擅自汇编涉密文件、资料,未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不得汇编。汇编时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各部门涉密文件要指定专人保管,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存储密级文件和内部涉密文件。应为涉密计算机配备专用移动存储设备,专盘专用,严禁插入其他计算机,防止感染病毒、木马、恶意插件、间谍软件。若有失泄密事件发生,当事人和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查处并采取防范措施减小损失和危害。三是注重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必须防患于未然,始终坚持把防范窃密泄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主动,关口前移。这次保密法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保密宣传教育制度,旨在筑牢保密思想防线;*建立了保密委员会,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消除泄密风险隐患,有效防范泄密事件的发生。突出重点是抓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保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突出重点,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合理分配保密资源,确保核心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