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docx
-
资源ID:1843527
资源大小:13.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摘要:21世纪国家科技水平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人才信息素养成为关键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具备创新意识能力对其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小学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独特优势,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从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入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教育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用以设计开发管理的信息加工处理电子技术。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资料,体现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计算机操作建立在软件基础上,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目的是促进与其他学科整合,通过一些软件教学可以整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新课程重视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成为学生的基本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制定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明确信息素养在技能品德等方面的要求。信息运用要求能高效获取信息,精确使用信息;独立学习能力要求能探求个人兴趣有关信息。2 .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改变教学现状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明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以更新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教学方法优化为抓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现行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Word教学中,要求学生选择作文输入排版编辑。学习页面编排操作后,使学生灵活运用工具栏操作。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利用软件绘图,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绘画主题,体现信息技术工具性。4 .优化改进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摆脱单向说教方式。教师教学中示范操作后,安排学生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操作加深理解,学生操作步骤错误要组织讨论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在教师主导下教授学生信息技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创新学习载体,组织学生小组成员思考研究,通过协作配合解决操作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培养。5 .转变教学观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渗透创新能力培养,运用启发式等新兴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增强能力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思想理念创新,设法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条件。传统教学观念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转变传统以传授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与学生生活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上升为信息素养培养。新课标提出立德树人的价值观,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要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1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对课程不够重视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应试教育下,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学生学习计算机目的不同,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学生学习是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是技术性强的学科,教学中模拟其他学科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授学习,缺乏主动学习意识。2 .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不足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新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城乡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教学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划定为“副科”,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承担多项工作,包括多媒体维护等,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非专职教师。教师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要求。3 .教师专业能力素质较差教师专业水平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不断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划定为”副科”,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学习未提供机会,教师在学校中需要承担多媒体维护等工作,无暇学习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是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通常模拟其他学科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新课改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L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会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北京奥运会为背景讲授画图工具使用,通过画图绘制奥运会吉祥物,在国家大剧院中学生欣赏国粹京剧,激起学生对脸谱的好奇心。借机向学生介绍画图工具组后填充颜色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空白的脸谱涂画颜色。在植物源中学生讨论用曲线工具绘画柳条;天安门广场站中鼓励学生为天安门广场配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现场展示观摩,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入绘画中,使学生在兴趣中培养创新能力。4 .创新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手段是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可以高效率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可以从布置任务,交流讨论等环节进行。布置任务前仅靠语言描述不够生动,使用计算机教投影仪展示本节课完成任务,通过直观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师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确操作方法。利用计算机画面传送,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学生任务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有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5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要求与众不同,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氛围,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如在教授五年级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PPT软件,大部分学生跟随教师演示制作幻灯片,导致演示文稿内容相同,风格缺乏创新。制作中很少出现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发现个别学生做出漂亮的模板,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创新,使学生思维开阔,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语本文论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现代社会发展对新时代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素质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小型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过于重视操作技术传授,忽视学生素养教育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文献黄淑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5):45.2张艺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07):202-203.郭海洋: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146.4冯娟: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4):164.5李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整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一关于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2):9-10.殷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见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