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欣赏听课记录.docx
剪纸欣赏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剪纸欣赏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教材版本:浙人美版艺术美术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身着传统中式服装,手持一把精美的剪纸扇子走进教室,轻轻晃动扇子,扇面上栩栩如生的剪纸图案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扇子,漂亮吗?这上面的图案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J随后,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简短的剪纸艺术表演视频,视频中民间艺人手法娴熟地将一张红纸在剪刀下变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起来。(二)新授(12分钟)L教师展示了一系列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剪纸作品,包括传统的生肖剪纸、喜庆的窗花剪纸、富有故事性的人物剪纸等。教师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剪纸的起源:“剪纸艺术在中国已经有很长很长的历史了,它是人们用剪刀和纸来表达美好愿望和生活场景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介绍生肖剪纸时,教师详细讲解了每个生肖的象征意义以及在剪纸中的独特表现手法,如老鼠的机灵通过小巧的耳朵和细长的尾巴表现,老虎的威严则体现在大大的眼睛和锋利的爪子上。2.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剪纸作品的图案特点,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剪纸,你们发现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回答,有的说图案是对称的,有的说有很多线条连在一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进一步讲解剪纸的对称美和线条的连贯性,通过简单的图示在黑板上展示如何找到对称线,以及线条在剪纸中如何连接不断,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三)深入赏析(8分钟)教师选取了一幅经典的窗花剪纸作品进行深入赏析。首先,让学生观察整体构图,指出画面中心是什么,周围又有哪些装饰元素。然后,分析图案的寓意,如蝙蝠象征着福气,梅花代表着坚韧和高洁等。教师还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细节,如剪纸边缘的锯齿状纹理是如何剪出来的,以及一些细小图案如花瓣、花蕊的处理技巧。在赏析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看到这些精美的图案,你们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四)互动体验(15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张彩色正方形纸和一把儿童剪刀,并简单示范了一些基础的剪纸动作,如直线剪、曲线剪和简单的对折剪。学生们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剪纸,有的学生沿着纸的边缘剪出波浪线,有的学生对折后剪出爱心形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拿剪刀姿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意。同时,教师还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剪纸想法和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五)作品展示与评价(3分钟)教师挑选了几位学生的剪纸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的展示板上。先请小作者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例如一位学生说:“我剪的是一个太阳,因为太阳很温暖,我想把温暖送给大家。”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创意和勇气,如“这位同学虽然剪的图案很简单,但是很有想法,而且剪得很整齐。”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如果在剪太阳光芒的时候,线条可以更流畅一些就更好了。”最后,让其他同学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并说明原因,同学们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提高了审美能力。(六)总结拓展(2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剪纸艺术的魅力、起源、特点和基本技巧,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剪纸艺术,可以尝试用剪纸装饰自己的房间、制作贺卡送给家人朋友等。教师还提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剪纸艺术,如春节时的窗花、婚礼上的喜字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剪纸艺术的广泛应用和独特价值。三、教学评价L优点:导入环节独具匠心,教师的着装和道具展示以及精彩的视频播放,能够迅速抓住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剪纸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授环节内容丰富,不仅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和历史,还深入讲解了剪纸作品的图案特点、象征意义和制作技巧,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和简单图示,让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深入赏析环节选取经典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的提问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剪纸艺术的内涵。互动体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剪纸的乐趣,发放材料和简单示范使学生能够快速上手,在实践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我介绍、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反馈,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活泼,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2.建议:在新授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不同地区剪纸风格差异的介绍,如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婉约,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剪纸艺术的多样性。在互动体验环节,可以分组进行一些剪纸小游戏或小竞赛,如比一比哪个小组剪出的图案种类最多、最有创意等,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