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盐城: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docx

    • 资源ID:1848048       资源大小:13.2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盐城: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docx

    盐城: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在盐城市中心,解放路、建军路两条繁华大街交会处,盐城公路“零公里”起点上,矗立着一座被市民亲切称为“大铜马”的战士铜马雕塑一一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与东西相望的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一起,串联起这座城市浴血奋战的红色轨迹,定义着这方土地的革命属性,标注着这方人民的精神风貌。盐城,就是这样一座让精神地标屹立在地理原点的城市。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座因盐而生的城市,成为华中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和指挥中心,红色曙光从此照耀盐阜大地。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盐城考察,作出“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重要指示,饱含着对这片红色热土念兹在兹的倾情牵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让陈列在大地上的红色遗产变成神圣的精神殿堂在新四军纪念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近两米高的宋公碑前停下脚步,仔细阅读碑文。苏北沿海曾饱受海啸、海潮侵袭之苦,1941年,抗日民主县长宋乃德率两万多民众,战胜重重困难,建成一条90华里长的捍海大堤。新四军把新购的军粮无偿接济民工,和群众一起修堤。人民为感恩新四军,把这条海堤与千古名相范仲淹在盐城修建的范公堤相媲美,称为宋公堤。两条名垂青史的大堤,留下“范公已往宋公继”的佳话,也刻下执政一方、造福一方的丰碑。宋公堤至今居然不动,静看潮起潮落,守护万家灯火,更启迪新时代党员干部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一寸山河一寸血。盐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2处、革命遗迹遗址248处,烈士命名镇村128个。以“五卅运动”先驱顾正红命名的正红镇、以新四军“独臂英雄团长”郭猛命名的郭猛镇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口口相传,已化为盐阜大地最珍贵的文化标识和红色印记。对于这些宝贵的红色根脉,我们扎实推进收藏、保护、利用工作。出台的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是江苏省首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本着“凡有痕迹的都要留下记忆、凡有记忆的都要留下故事”的原则,对红色遗存进行普查、确认、立标、留档,建立红色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同时,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工作,落地实施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工程,新四军纪念馆、抗大五分校旧址、中国共产党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得到改造提升,成为固本培元最神圣的“教室”、最厚重的“教育材料”。新四军纪念馆致力于打造收藏保护中心、研究利用中心、展示传播高地,是国家一级馆、全国119家新四军相关纪念设施中唯一的全史馆,藏有各类文物史料18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72件套),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盐城9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资源总量、重要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让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凝练奋进的城市品格在新四军纪念馆白菜心民谣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新四军,新四军,你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大家来参军”,民谣唱出了民心。1940年10月,新四军、八路军两支先头部队在盐城白驹镇狮子口会师。从此,新四军与盐阜人民并肩战斗,在“白区”心脏地带建立起依据地,开创了华中抗战新局面,赢得“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的美誉。跟党举旗、听党指挥的“铁军之魂”,成为熔铸在L7万平方公里盐阜大地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的嚓亮军歌,激励一代代盐阜儿女奋勇向前。解放战争中,盐城人民跟定共产党,在赢得全境解放的同时,动员5万青年加入人民军队,162万民工踊跃支前,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胜利乃至解放全中国作出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2.53万盐城人报名参军。敢许青春酬壮志,何妨碧血化红泥。在红色革命斗争中,英雄的盐阜儿女前赴后继,记录在册的烈士15656名,另有无名烈士2000多名。红色精神春风化雨、培根铸魂,转化为推进建设、改革、发展的内生力量。20世纪50年代,盐城人民响应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男女老少齐上阵,58万挑河工用一副副“铁肩膀”守护淮河安澜,建成新中国首条开挖的治淮工程一一苏北灌溉总渠;60年代,“十八勇士”带头扎根草木不生的盐碱滩植树造林,历经半个多世纪,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80年代,为破解电力匮乏制约,盐城人民积攒卖鸡蛋的钱建设发电厂;90年代中期,盐城人民勒紧裤腰带支持新长铁路建设,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21世纪初,盐城汽车产业崛起,奏响老区工业发展最高亢的音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指引下,盐城与全国全省一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进现代化盐城建设新实践。在烽火硝烟中熔铸的牺牲精神、拼搏奋进中积淀的老区精神、改革开放中凝练的进取精神,成为这片红色土地沧桑巨变的不竭动力。让沉淀在岁月中的红色宝藏焕发璀璨的时代光芒循大道,至万里。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时指出,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育材料,要用好这一教育材料。近几年以来,盐城一直不间断打造“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文化品牌,围绕“凄续红色基因、保护红色资源、激发红色动能、传播红色文化”四大主题,广泛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在红色基因中注入时代精神,让红色文化与城市文脉的更新、城市品格的锤炼同频共振、交相辉映,在接续奋斗中激荡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我们着力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教育材料“活”起来。推进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运用杂技、淮剧等具备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创作推出淮剧宋公堤送你过江雪枫卖马、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音乐剧白兰花、广播剧那一抹红色等一批红色精品剧目。配合拍摄柳堡的故事罗生特我的绝密生涯等多部反映抗日依据地及新四军将领在盐城的电视剧、纪念性专项片。通过情景剧展演、音乐作品创作等多种形式,推进经典红色故事创造性转化,一直不间断走进学校、企业、百姓平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打动人、教育人。借助“互联网+”,运用图文声像立体化传播方式,将宏大叙事转变为接地气的微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开发包括文创产品、潮流服饰及交互游戏等系列产品,“N4A铁军潮”文创品牌,面向年轻人传播新四军文化。我们着力绘就红色地图,让红色空间“靓”起来。大力落地实施“红色文化+旅游”行动具体落地实施计划,编印盐城红色文化地图册,把全市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形成10条经典红色旅游寻访线路,增强红色文化的沉浸感和穿透力。两条红色线路入选江苏省“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文化研学项目。藏在长三角的“绿野仙踪”,在红色赋能下成为火热的打卡点。位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台巴斗村,依托新四军一师榴弹厂、被服厂、后方医院、中国人民海军起锚地等革命遗址,建成“巴斗红帆船”“老船长小屋”等红色旅游景点。我们着力弘扬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火”起来。加强红色资源系统研究,编纂出版新四军全史红色盐城百年记新四军在盐城基因红一一盐城市红色资源通览等,一部部红色书本走上了市民的书架。完善新四军历史课程体系,开发新四军专项教学教育材料,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读本,以讲授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走进党校主体班、大中小学生,一堂堂红课,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建设一批富含红色基因的特色“文化客厅”,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把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思政课”,一支支宣讲队走进中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一位位“小铁钉”中小学生志愿讲解员讲述新四军故事,开展“穿越时空的对话”系列活动,无数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走进各类红色场馆开展主题研学,接受精神滋养,提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盐城将一直不间断把红色基因、红色力量深深植根于城市发展当中,不间断拓展“生动教育材料”功能,推进红色基因化育城市共同价值,用足“天蓝地绿基因红、有地有人有机遇”禀赋优势,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努力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这片土地根植红色血脉,仍将书写红色传奇。这方文明来自大海润泽,必将驶向广阔深蓝。(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周斌来源:学习时报

    注意事项

    本文(盐城: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