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音乐课中学生演唱能力的路径分析 论文.docx
-
资源ID:1852893
资源大小:12.6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提升初中音乐课中学生演唱能力的路径分析 论文.docx
提升初中音乐课中学生演唱能力的路径分析摘要:初中音乐课注重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变声期的学生唱歌困难、课程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提升中学生演唱能力的方法,如加强基本功练习、合理对待变声期、激发学生唱歌兴趣等。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变声期,演唱。引言:初中音乐课中的唱歌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唱歌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音乐素养,实现美育课程的目标。唱歌教学一直是大班集体教学,一般情况下音乐老师一个人担任整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进入变声期,这些都为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带来困扰,音乐教师必须找到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展开良好的设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一、当下初中音乐课中唱歌教学遇到的问题1 .集体唱歌教学不能针对个体差异初中阶段音乐课的标准课时是一个班一周一节课,一般音乐老师担任多个班级的音乐教学,相比较其他老师可以说音乐老师教的学生最多,但与每个学生相处的时间最短,面对每个班每周仅有的一节音乐课,所要进行的唱歌教学只能是集体教学,也就是所谓的齐唱,齐唱下的唱歌教学,学生的唱歌表现参差不齐,老师的评价也只是齐唱的评价,不能够发现每位同学唱歌上的问题,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唱错的问题在哪,老师听到的声音信息来自于齐唱,很难对个体声音问题进行处理,很可能教了很久的情况下,同样的问题依旧存在,学生对于自己唱歌的好与不好不能进行有效的判断。2 .变声期阶段的学生唱歌困难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上正在渡过一个较长的变声期,变声期可分变声初期、变声旺盛期和变声后期,这个阶段有的学生连说话都不能很好的控制,如果强行大量的唱歌是不科学的,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逆的。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阶段不是很清楚,到了变声期,声音的沙哑、不可调控让缺少科学发声相关知识的初中生倍感困惑,也将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课程内容学生不喜欢初中音乐教材有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题材、不同民族和国家等多元化歌曲学唱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拓展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如今信息时代,学生能够很容易通过电子产品获取当下的信息,相比较课本上的歌曲,他们更喜欢当下流行的歌曲,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会教材中的歌曲演唱,没有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歌曲,会让学生在学唱歌曲时感到枯燥无味、对唱歌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二、提升初中音乐课中学生演唱能力的措施L规范歌唱的基本姿势练习歌唱,首先要掌握好歌唱的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歌唱的呼吸、发声和歌唱的表现。古人云: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动、弯腰趴着、斜座等不良坐姿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因此,对于初学歌唱的学生来讲,掌握好歌唱的姿势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也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学生学唱的过程中,前期容易由正确的姿势松懈到不良姿势,老师应及时提醒。2,音程刻模,形成良好的音准一首歌曲的旋律是由有组织的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相邻的两个音之间形成不同的音程,如果能清楚的把音程唱好,一首歌的音准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作为正经历变声期的初中生,他们的音域一般在a-e2之间,少数女生会更高,/少数男生则更低。音乐老师可在这个音域带学生用啊、呜元音练习不同的音程,经过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由gl或al作为起始音,向上和向下依次构成不同音程,从小二度开始,然后大二度、小三度,依次往后著名合唱指挥家孟大鹏称这种训练为刻模,就像用刀刻出模具一样,帮助学生建立不同音高听感和良好的音准,从而解决唱歌中音准的问题。3 .科学的认识变声期,积极的面对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生理上正在渡过一个变声期,或早或晚的都要经历这段时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声音沙哑,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声带闭合不严等现象出现,有的学生连正常说话都显得困难,这个时候还怎么唱歌呢!作为音乐老师,应及时向学生传递每个人都要经历变声期生理阶段,帮助学生坦然接受这个阶段的自己。积极的面对音乐课中的唱歌环节,在自己能唱的音域中小声歌唱,超过音域的演唱可休息聆听,平时生活中做到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高声谈话,不吃刺激性食物等保护嗓子的知识。面对变声期,科学认识,积极面对,顺利渡过。4 .组织个人演唱,展现自我,提升学生演唱兴趣唱歌就像是学说话,小时候是父母一对一学说话,进入校园后音乐课是大班集体教学,音乐老师很难顾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声音的特点,也有自己演唱上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演唱上遇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多创造学生单独演唱的机会,比如导入环节提前约好一个歌唱能力不错的学生演唱一首歌曲,展示自我,提升学生对唱歌的关注。集体学完歌曲后,也可以挑选学生单独演唱,然后进行点评。还可以组织好期末的唱歌考试,借此机会了解每位同学的演唱问题,前阶段老师进行点评,后阶段可让学生进行点评,既让学生重视自己的演唱意识,又能让其他学生观摩到独唱学生的演唱问题。5 .以流行音乐搭桥,打开兴趣大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激情,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将其干好。将唱歌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会主动的去探索唱歌的学问,唱歌中遇到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追求,他们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流行歌手唱的歌曲,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是建立在不同模块下的审美体验,具有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但对流行音乐的涉及微乎其微,导致一些同学喜欢唱歌听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出现。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教师开拓自己的教学思维,适当的将流行歌曲融入到唱歌中。例如平时课堂上带学生唱练声曲时,学生偶有懈怠感,2020年网上流行一口气唱完公子呀,很多流行歌手也都打卡挑战,学生对此也是熟悉着迷。笔者在带学生练习气息训练的练声曲时,将公子啊设计成课堂练习内容,也带着学生挑战,虽然没能一口气唱完公子啊,但让学生感受到气息的流动,学习到正确的呼吸方式,也让学生意识到气息在演唱歌曲中的重要性。再如视唱,中学生的识谱能力层次不齐,不识谱的同学畏惧识谱,甚至不愿意张嘴唱。有次课前听到有同学在教室用单手弹黑人抬棺的旋律,后来一周的音乐课笔者将谱制作出来投放到屏幕上,教唱黑人抬棺的旋律,学生非常投入的参与到视唱中。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的音乐课教学中,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原因制约了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但这正是音乐教师需要通过实践和研究去解决的,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都去思考和探索解决之道。加强学生的唱歌基本功练习、正确看待变声期、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等方法,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但是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之路上,依然存在很多困难,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参考文献曾灵:提升高中音乐课学生的表现力的路径分析,课堂教学2020年第39期。2方德刚:初中变声期唱歌教学策略探究,文化艺术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