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危险作业指导手册 第2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docx
-
资源ID:1854348
资源大小:175.35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集团公司危险作业指导手册 第2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docx
高风险作业安全指导系列手册之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1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31.1 术语31.2 分级31.3 分类42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52.1 主要安全风险类别52.2 主要安全风险辨识102.3 常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及隐患清单13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153.1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153.2 呼吸防护用品163.3 坠落防护用品203.4 其他个体防护用品203.5 安全器具214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224.1 安全措施224.2 过程风险防控255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305.1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285.2 应急措施285.3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316记录34附录1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示例35附录2受限空间作业标志牌示例37附录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38附录4受限空间作业工前会记录40附录5受限空间作业流程图42附录6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42附录7受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选编44附录8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文件清单48附录9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题库491.1 术语(1)受限空间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又称有限空间。(2)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的作业。1.2 分级参照集团公司企业标准高风险作业指南(QCNNCGB43-2022)高风险作业分级要求,受限空间作业分级见表1,并实施分级管理。表1受限空间作业等级表受限空间作业等级受限空间作业描述一级受限空间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级受限空间作业:1 .作业场所存在可能导致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受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场所内存在持续释放可燃性气体、蒸气物料作业的;2 .作业场所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或其产生源项导致浓度大于GBZ2.1的规定的限值的受限空间作业的;3 .作业过程中消耗氧气或引入窒息性气体可能导致窒息的受限空间作业;4 .进入存在或可能存在能够吞没或掩埋进入人员的物质(如液体(浆)、料场、料仓、筒仓、料坑等)的受限空间作业的;5 .作业过程中涉及其他一级高风险作业的。二级受限空间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二级受限空间作业:1 .进入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受限空间场所(如地井、密室、密闭容器内)开展作业的;2 .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受限空间作业的;3 .作业场所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受限空间作业的;4 .受限空间内部狭小或通风不良,可能会困住进入人员(如四壁向内倾斜收拢)或使进入人员呼吸不畅等;5.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保持稳定的;6.上述以外的其他情形的。1.3 分类1.3.1 受限空间分类受限空间分为地下受限空间、地上受限空间和密闭设备三大类。地下受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污水处理池、集液池、配液池等。地上受限空间:如储藏室、垃圾站、温室、冷库、热室、设备室、气调库、料仓、矿仓等。密闭设备:如储罐、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1.3.2 受限空间作业分类常见的受限空间作业主要有:(1)清除、清理作业,如进入污水井进行疏通,进入吸附塔进行清理等;(2)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进入污水调节池更换设备等;(3)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如在储罐内进行防腐作业、在反应釜内进行焊接作业等;(4)受限空间自身的建设作业,如进入深基坑进行支护作业等;(5)巡查、检修等作业,如进入检查井、热力管沟进行巡检等。按作业频次划分,受限空间作业可分为经常性作业和偶发性作业:(1)经常性作业指受限空间作业是单位的主要作业类型,作业频次高,例如建设单位基坑的建设、维护,温室、冷库、热室的物品运输、存放等;(2)偶发性作业指受限空间作业仅是单位偶尔涉及的作业类型,作业频次低,如对炉、釜、塔、罐、管道等受限空间的清洗、维修等。2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2.1 主要安全风险类别2.1.1 中毒、窒息受限空间内氧气浓度过低或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气体蓄积,作业人员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行为不规范、安全防护设施失效、个人劳动用品佩戴使用不规范等因素都易导致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气体来源包括:受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窒息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物质的氧化作用,受限空间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缺氧窒息;二是受限空间内存在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氮气、水蒸气和六氟化硫等单纯性窒息气体,排挤氧空间,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造成缺氧窒息。2.1.1.1 引发受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引发受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磷化氢、氯化氢等。(1)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积聚在低洼处。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发酵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即使稀的硫化氢也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并引起头痛,浓度达lmgm3或更高时,对生命有危险,当浓度超过1000mgm3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2)一氧化碳(Ce)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3)苯和苯系物苯(C6H6)、甲苯97国)、二甲苯(C8Hi0)都是无色透明、有芬芳气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苯可引起各类型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甲苯、二甲苯蒸气也均具有一定毒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苯、甲苯和二甲苯,人体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和意识模糊,严重者出现烦躁、抽搐、昏迷症状。苯、甲苯和二甲苯通常作为油漆、黏结剂的稀释剂,在受限空间内进行涂装、除锈和防腐等作业时,易挥发和积聚该类物质。(4)磷化氢(PH3)纯净的磷化氢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金属磷化物产生磷化氢气体时常带有乙族味或者大蒜味或者腐鱼味。磷化氢气体剧毒且极易燃,主要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脏、肾脏、肝脏。人体在磷化氢气体浓度为10mgm3及以上的环境中接触6h后,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在微生物作用下,污水处理池等受限空间可能产生磷化氢。(5)氯化氢(HCl)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上呼吸道有强刺激,对眼、皮肤、黏膜有腐蚀。密度大于空气,其水溶液俗称盐酸。氯化氢局部作用引起结膜炎、角膜坏死、损伤皮肤和粘膜,导致具有剧烈疼痛感的烧伤。吸入后引起鼻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头痛和心悸、有窒息感。咽下时,会刺激口腔、喉、食管及胃,引起恶心、呕吐、肠穿孔、休克、肾炎。长期接触低浓度氯化氢可使皮肤干燥并变土色,也可引起咳嗽、头痛、呼吸困难等情况。在受限空间内除锈、电镀以及进入残留有盐酸的受限空间易产生氯化氢气体中毒。2.1.1.2 引发受限空间作业窒息风险的典型物质引发受限空间作业窒息风险的典型物质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氧气等。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引发受限空间环境缺氧最常见的物质。其来源主要为空气中本身存在的二氧化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使用以及有机物分解、发酵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人的呼吸会受影响。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时,几秒内人会迅速昏迷倒下,更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2)甲烷(CH4)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既是易燃易爆气体,也是一种单纯性窒息气体。甲烷的来源主要为有机物分解和天然气管道泄漏。甲烷的爆炸极限为5.0%15.0%。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远离,可致人窒息死亡。甲烷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可引起中毒或缺氧。(3)氮气(N2)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防止物体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或用作工业上的清洗剂置换设备中的危险有害气体等。常压下氮气无毒,当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可引起单纯性缺氧窒息。吸入高浓度氮气,人会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4)氧气(Ar)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领域,通常用于焊接过程中防止焊接件被空气氧化或氮化。常压下氧气无毒,当作业环境中氧气浓度增高,会引发人单纯性缺氧窒息。氧气含量达到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导致人员窒息死亡。液态氢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2.1.2 火灾爆炸作业人员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受限空间内存在可燃易燃物质或积聚的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引发受限空间作业火灾爆炸的典型物质有:氢气、气态烷煌类、乙烯、乙怏等。(1)氢气(H2)氢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高压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遇火能发生猛烈爆炸。如与氯混合在阳光照射下能自然爆炸;与氟混合在暗处即能爆炸;装在钢瓶内的氢受热时也能爆炸。氢气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2)气态烷煌类(CnH2n+2)在室温25。C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烧为气体,无色、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常见的有甲烷、乙烷、丙烷等,与空气混合遇火能发生猛烈爆炸。(3)乙烯(C2H4)乙烯是具有特殊甜香气味的无色气体,能溶于乙醇、乙醵及水中。易于聚合,特别是在浓硫酸液中极易聚合成树脂状物。易于燃烧爆炸。当空气中含量达到3%时即能爆炸燃烧,爆炸极限2.7%36%。(4)乙怏(C2H2)乙怏是无色气体,具有乙醴气味,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尤其是触及磷化物或硫化物时,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2.2%81%。2.1.3 其他安全风险(1)机械伤害受限空间内存在的机械传动或转动部件未进行有效的关停、锁定程序,在人员进入作业期间发生意外的启动,可能发生机械伤害。(2)物体打击受限空间外部或上方物体掉入受限空间内,以及受限空间内部物体掉落,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3)高处坠落当受限空间进出口距底部超过2m,且人员未佩戴有效坠落防护用品,在进出受限空间或作业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风险。高处坠落可能导致四肢、躯干、腰椎等部位受冲击而造成重伤致残,或是因脑部或内脏损伤而致命。(4)灼烫受限空间内存在的燃烧体、高温物体、化学品(酸、碱及酸碱性物质等)、强光等因素可能造成人员烧伤、烫伤和灼伤。(5)坍塌受限空间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可能因超过自身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引发坍塌事故。人员被坍塌的结构体掩埋后,会因压迫导致伤亡。(6)淹溺受限空间内存有较大深度的积液或作业期间遇到强降雨天气导致受限空间内水位上涨可能导致人员淹溺风险。(7)高温高湿作业人员长时间在温度过高、湿度很大的环境中作业,可能会导致人体机能严重下降。高温高湿环境可使作业人员感到热、渴、烦、头晕、心慌、无力、疲倦等不适感,甚至导致人员发生热衰竭、失去知觉或死亡。(8)触电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使用电钻、电焊等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的危险。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一定值(感知电流)时,人就会产生痉挛,不能自主脱离带电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就会使人呼吸和心脏停止而死亡。(9)掩埋当人员进入料仓、矿仓等受限空间后,可能因人员体重或所携带工具重量导致物料流动而掩埋人员,或者人员进入时未有效隔离,导致物料的意外注入而将人员掩埋。人员被物料掩埋后,会因呼吸系统阻塞而窒息死亡,或因压迫、碾压而导致死亡。(1。)电离辐射当人员进入存放、产生放射性物质的设备室、热室、储罐、封闭仓库时,可能因人员未做好辐射防护措施,而受到意外的电离辐射危害。人员进入存在电离辐射安全风险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同时符合辐射作业许可管理导则(QCNNCGB29-2022)的要求。2.2 主要安全风险辨识2.2.1 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安全风险辨识对于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风险,均由受限空间内气体因素造成,主要从受限空间内部存在或产生、作业时产生和外部影响三个方面来辨识。2.2.1.1 内部存在或产生的风脸(1)受限空间内储存、使用、残留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存在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生物反应、化学反应,导致中毒;(2)受限空间长期封闭、通风不良,或内部发生生物有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学反应,或存在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3)受限空间内储存、残留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导致火灾爆炸。2.2.1.2 作业时产生的风险(1)作业时使用的物料会挥发或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导致中毒或火灾爆炸;(2)受限空间是否通风不良,作业时会大量消耗氧气,长时间作业导致氧气浓度降低,或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氧气浓度降低;(3)作业时会产生明火或潜在的点火源,增加火灾、爆炸风险。2.2.1.3 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风险与受限空间相连或接近的管道内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扩散、泄漏到受限空间内,导致缺氧、中毒、燃烧爆炸等风险。2.2.1.4 受限空间常见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浓度判定标准对于中毒、缺氧窒息和气体燃烧爆炸风险,使用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针对性地检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检测后,各类气体浓度评判标准如下:(1)有毒气体浓度应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上述两种浓度值的,应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受限空间常见有毒气体浓度判定限值见表2;(2)氧气含量(体积分数)应在19.5%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GB30871-2022);(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5%;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2%,受限空间常见可燃物质爆炸极限判定限值见表3o表2受限空间常见有毒气体浓度判定预警值与报警值气体名称预警值报警值ppm(20,(本积分数)硫化氢27氯化氢1.44.9氧化氢0.20.8磷化氢0.050.2漠化氢0.82.9氯0.10.3甲醛0.120.4一氧化碳725一氧化氮3.68二氧化碳29499834二氧化氮1.55.2二氧化硫1.13.7二硫化碳0.93.1苯0.93甲苯7.826二甲苯6.722氨1242乙酸2.48丙酮55186表3受限空间常见有可燃物质爆炸极限名称爆炸极限(体积浓度)硫化氢4.3%46%磷化氢1.8%98%氧化氢(蒸气)5.6%40%一氧化碳12.5%80%氨16%25%苯(蒸气)1.4%7.1%名称爆炸极限(体积浓度)二甲苯(蒸气)1.1%7%甲醛7%73%氢气4%75.6%甲烷5%15%乙焕2.2%81%乙烯2.7%36%丙烯2.4%10.3%丙烷2.2%9.5%汽油(蒸气)1%6%2.2.2其他安全风险辨识(1)对于机械伤害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内的机械设备可能意外启动或防护措施失效的风险。(2)对于物体打击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作业工具、物料传送和放置位置不稳定导致掉落伤人的风险等。(3)对于高处坠落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深度超过2m,在其内进行高于基准面2m作业,从未佩戴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失效高处坠落的风险。(4)对于灼烫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内存在高温物体或酸碱类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导致灼伤的风险。(5)对于坍塌风险,应重点辨识处于在建状态的受限空间边坡、护坡、支护设施出现松动,或受限空间周边有严重影响其结构安全的建(构)筑物的风险等。(6)对于淹溺风险,应重点辨识作业时存在较大深度的积液,有强降雨天气,作业下方未配置救护装备的风险等。(7)对于高温高湿风险,应重点辨识作业时气温过高,受限空间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风险等。(8)对于触电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内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源线路存在老化破损,人体接触后导致触电的风险等。(9)对于掩埋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内存在泥沙、矿石等小颗粒、易流动固体致人掩埋的风险。(1。)对于电离辐射风险,应重点辨识受限空间内存在、残留或产生放射性浸出液、放射性矿石、粉尘等物质,在其内部受到过量电离辐射的风险。2.3 常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及隐患清单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见下表。表4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受限空间种类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地下受限空间废井、地坑、地窖、通信井窒息、高处坠落电力工作井(隧道)窒息、高处坠落、触电热力井窒息、高处坠落、高温高湿、灼烫污水井、污水处理池、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中毒、窒息、可燃性气体爆炸、高处坠落、淹溺燃气井窒息、可燃性气体爆炸、高处坠落深基坑窒息、高处坠落、坍塌集液池、配液池窒息、中毒、淹溺、电离辐射地上受限空间水仓淹溺、高处坠落矿仓掩埋、电离辐射反应池中毒、淹溺、高处坠落热室、设备室高温高湿、触电、机械伤害密闭设备窑炉、炉膛、锅炉、烟道、煤气管道及设备窒息、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贮罐、塔(釜)窒息、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高处坠落、电离辐射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应急厅函2020299号),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的事故隐患见下表。表5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隐患序号项目隐患内容隐患分类1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审批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制定作业方案或未经审批擅自作业重大隐患2受限空间作业场所辨识和设置安全警不标志未对受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一般隐患3受限空间管理台账未建立受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重大隐患4受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受限空间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气体检测或监测重大隐患5劳动防护用品配置和使用未根据受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重大隐患序号项目隐患内容隐患分类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使用6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护受限空间作业现场未设置专人进行有效监护重大隐患7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规程照搬照抄,与实际不符一般隐患8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未对从事受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专项培训,或培训内容不符合要求一般隐患9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未根据本单位受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或未按要求组织应急演练重大隐患10受限空间作业承发包安全管理受限空间作业承包单位不具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发包单位未对承包单位作业进行审批。重大隐患11发包单位未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未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单位未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一般隐患本表仅供参考,受限空间作业重大隐患与本表不符的,参照最新版各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判定。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3.1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3.1.1 定义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是一种可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当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可实时报警的方便携带的仪器。3.1.2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的选型按照传感器数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按采样方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式。单一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单一传感器,只能检测一种气体。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多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气体。受限空间作业主要使用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利用被测气体自然扩散到达检测仪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无法进行远距离采样,一般适合作业人员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在作业过程中实时检测周边气体浓度。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一体化吸气泵或者外置吸气泵,通过采气管将远距离的气体吸入检测仪中进行检测。作业前应在受限空间外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3.1.3 安全要求凡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分析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相关安全要求如下:(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的规定,其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2)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3)仪器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洁净空气下开机,确认“零点”正常后再进行检测;若数据异常,应先进行手动“调零”;(4)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确保采样泵、采样管处于完好状态;(5)使用后,在洁净环境中待数据回归“零点”后关机。3.2 呼吸防护用品3.2.1 定义呼吸防护用品是指为了防御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从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洁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品,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3.2.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型3.2.2.1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通过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气源供佩戴者呼吸。常见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1)长管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主要分为自吸式、连续送风式和高压送风式3种。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依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克服过滤元件阻力,将清洁的空气吸进面罩内;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风机或空压机供气为佩戴者输送洁净空气;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压缩空气或高压气瓶供气为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使用时可能存在面罩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的情况,此时外部有毒有害气体会进入面罩内,因此受限空间作业时不能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而应选用符合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6220-2009)的连续送风式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使用自带压缩空气源的一种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受气瓶气压和使用者呼吸量等因素影响,一般供气时间为40min左右,主要用于应急救援或在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境内短时间作业使用,但不能在水下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符合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16556-2007)的规定。(3)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是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帮助作业人员自主逃生使用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一般供气时间为15min左右。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保其完好、可用。各呼吸器使用前检查要点见下表。表6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检查要点检查要点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面罩气密性是否完好导气管是否破损,气路是否通畅送风机是否正常送风气瓶气压是否不低于25MPa最低工作压力报警哨是否在5.5±0.5MP时开始报警并持续发出鸣响气瓶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备注:根据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O006-2014)的要求,气瓶应每3年送至有资质的单位检验1次。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引定期清洗和消毒,不用时应存放于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3.2.2.2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能把使用者从作业环境吸入的气体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去除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常见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等,按防护面积可分为半面罩和全面罩,按使用次数可分为随弃式和可更换式。在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时应充分考虑其局限性,主要有:(1)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不能在缺氧环境中使用;(2)现有的过滤元件不能防护全部有毒有害物质;(3)过滤元件容量有限,防护时间会随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升高而缩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甚至可能瞬时穿透过滤元件。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在使用时需要对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污染物进行辨识,根据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形态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防护性能,即选择呼吸器的防护等级和过滤元件的类型。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应符合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和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的规定。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保养、维护以及过滤元件的更换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要求。表7防颗粒物过滤元件类别和级别颗粒物滤料分类过滤效率90%过滤效率95%过滤效率99.97%KN类KN90KN95KNlOOKP类KP90KP95KPlOO表8不同防颗粒物过滤元件的适用范围颗粒物滤料分级参考适用范围KN90适用于非油性的低毒性粉尘和雾,例如煤尘、矿尘、漆雾等KN95适用于非油性的中等毒性粉尘、烟和雾,例如焊烟、铸造烟、重金属烟尘等KNlOO适用于非油性的各类剧毒、致癌和放射性颗粒物KP90适用于各类低毒性粉尘和雾KP95适用于各类中等毒性粉尘、烟和雾,例如某些重金属粉尘、焦炉烟等KPlOO适用于各类剧毒、致癌和放射性颗粒物表9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过滤元件使用表过滤件类型标色防护对象举例测试介质4级3级2级1级穿透浓度(mLm3)介质浓度防护时间介质浓度防护时间介质浓度防护时间介质浓度防护时间A褐有机气体或蒸气;苯、甲醛、丙酮、醇类、苯胺类、四氯化碳、硝基苯苯32.513516.21159.7705.04510B灰无机气体或蒸气;氯化氟、氢氟酸、氯气、光气、磷化氢氢氟酸11.2905.6633.4271.12510E黄酸性气体或蒸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含氧有机农业药二氧化硫26.63013.3308.0232.72525K绿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氨7.1553.6552.1250.762525CO白一氧化碳一氧化碳5.81805.81005.8275.82050Hg红汞汞-0.0148000.0130000.0120000.1H2S蓝硫化氢硫化氢14.1707.11104.2351.43510注:介质浓度单位:mg/L,防护时间单位:min3.3 坠落防护用品3.3.1 定义坠落防护用品是指保护高空作业者不受到高空坠落威胁或在发生坠落后保护高空作业者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的防护用品。3.3.2 坠落防护用品的选型当受限空间开口部位位于受限空间顶部,或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部作业,高度构成高处作业的,需穿戴坠落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器(差速器)、自锁器等,其定义、选型和相关安全要求参见高处作业安全指导手册。3.4 其他个体防护用品3.4.1 定义其他防护用品是指根据受限空间特点,为保护作业者头部、四肢、皮肤、眼部等身体部位而穿戴的防护用品。3.4.2 其他个体防护用品的选型单位应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GB39800.1-2020)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眼镜等。表10其他个体防护用品的选型表受限空间作业类型建议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作业过程中使用电钻、电焊存在触电风险的受限空间作业绝缘手套、绝缘服、安全帽(带绝缘性能)进入存在易燃易爆风险的受限空间作业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进入存在涉水的受限空间作业防水服、防水胶鞋、防水护目镜进入可能接触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的受限空间作业防酸碱服、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防腐蚀液护目镜进入高温、高热、高湿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帽、隔热服、防红外线护目镜进入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受限空间作业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受限空间作业类型建议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进入噪声大于85dB的受限空间作业耳塞、耳罩其他一般性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帽、一般防护服、普通防护装备注:本表所列建议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为对于该类型的受限空间作业建议配备的针对性个体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综合考虑受限空间作业环境,配备齐全的个体防护用品。3.5 安全器具3.5.1 通风设备移动式风机是对受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的设备,通常有送风和排风2种通风方式。使用时应注意:(1)移动式风机应与风管配合使用;(2)使用前应检查风管有无破损,风机叶片是否完好,电线有无裸露,插头有无松动,风机能否正常运转。3.5.2 照明设备当受限空间内照度不足时,应使用照明设备。受限空间作业常用的照明设备有头灯、手电等。使用前应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池电量,保证作业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受限空间内使用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等潮湿环境的受限空间和金属容器中作业,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12Vo3.5.3 通信设备当作业现场无法通过目视、喊话等方式进行沟通时,应使用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便于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沟通。3.5.4 围挡设备和警示设施应在受限空间入口设置围挡设备和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围挡设备包括防护栏杆、伸缩围栏等。3.5.5 受限空间迸出及救援设备受限空间进出及救援设备包括应急救援三脚架系统(垂直方向)、侧边进入系统(水平方向)、便携式吊杆系统(水平/垂直方向)。当受限空间内发生事故,可通过应急救援三脚架系统、侧边进入系统、便携式吊杆系统进行救援人员、受困人员以及物资的吊升。4.1 安全措施4.1.1 建立健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存在受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并纳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统一管理。内容应涵盖安全责任制度、作业许可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作业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表U受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职责人员类别主要安全职责作业人员1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 .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3 .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4 .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受限空间;5 .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现场并将工器具带离。监护人员1 .具有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安全卫生培训;2 .坚守岗位,在作业者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能离岗,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3 .监督作业人员落实受限空间作业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4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即令作业者撤离受限空间,情况紧急应呼叫应急救援并报告作业负责人:D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2)受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3)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气体检测人员1 .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2 .按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入受限空间检测;3 .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的产生原因;4 .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作业审批人员1 .审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是否符合要求;2 .赴作业现场,检查确认采取的安全措施符合受限空间作业要求人员类别主要安全职责后,批准受限空间作业。作业负责人员1 .对作业现场安全全面责任,严禁违章指挥。应认真负责,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有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能力;2 .辨识作业现场风险,制定安全措施,在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且参与危险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后,安排人员进行作业;4 .作业时定时与安全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定时检测;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作业区域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6 .在作业期间不得自行离开负责岗位;7 .作业结束后负责复核清点出入作业场所的人数和工器具,解除作业现场封闭并签字确认作业结束。4.1.2 建立受限空间管理台账存在受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受限空间的定义,辨识本单位存在的受限空间及其安全风险,确定受限空间数量、位置、名称或编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后果、防护控制措施、作业主体、作业形式、警示标志设置、检测仪器应急物资配备、审批责任人和现场责任人等情况,建立受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表12受限空间辨识台账示例所在区域受限空间名称或编受限空间类型主要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后果防范控制措施作业方式警示标志设置检测仪器应急器材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