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习作”提升整篇习作能力之初探 论文.docx
-
资源ID:1857823
资源大小:11.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由“微习作”提升整篇习作能力之初探 论文.docx
由微习作提升整篇习作能力之初探关键词:微习作典型案例指导策略成果展示摘要: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要求每学期应有六到八次写作练习,每学年要进行十四至十六次写作练习。但是仅仅依靠这几次习作,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的写作技巧需要用实践来不断磨砺。同时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更是困扰着我们,于是由微习作训练来提升整篇习作的想法应运而生。什么是“微习作”呢?微习作的特点在于“微”,这里的微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为篇幅小、时间短、指导的集中程度低,而是指基于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体系以及编写理念,以新课标为指导理念、单元习作为框架支撑,将3-6年级共8册统编教材里梳理出来的所有习作训练根据类型、主题有序的提炼出来并进行方法的指导的一种训练手段。微习作看似零碎,实质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因而,微习作的训练范围更广、灵活性更大、操作性更强。它可以是对完整习作中的某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形式、说明方法、描写手法、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以是结合课文重点段落或是某一写作手法的巩固练习。微习作既然是习作,同样离不开写人议事,状物抒情,思辨论理。其训练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年段分级设定,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其目的就是要探索、挖掘微习作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最终将所有训练效果运用于整篇习作中,以期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以下是我在研究中进行的几点初探:一、调研打底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研究启动初期,我们就先开展了问卷调查,对3-6年级学生写作现状进行了解。问卷对象为3-6年级语文教师,目的就是了解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困难,找准了问题,才好对症下药。字数是350字的要求,但是只有三分文章的条理不够清晰,精彩的好词之一的学生能够合格。好句不多,表达比较直白。虽有四百字的要求,但是真正能能写学生习惯于模仿、大部分学生的习出内涵的、有符合字数要求的不多作完全仿照老师课堂范文四百字比较普遍,偶有能超过五百字习作时描写不细致,学生常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整篇习作字数普遍是450字达不到畏惧作文,作文流水账,描写方法不具体,有些学生字数达不到要求二、仓犍"典型案例集这里的“典型案例”是指在真实教学过程基础之上、以课标为指引,梳理出散落在十二册统编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并进行教学指导的完整过程。案例也并非单独以课例形式存在,而是包含类型、主题、教学设计、学生习作(部分)、批改、展评以及教学反思等完整的一套材料。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落实统编教材关于习作的理念,梳理出散落在课文中的习作训练的要求,加深对微习作涵义的领会、教师指导策略的探究,增加学生练笔习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中,一方面紧抓统编版教材对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梳理、提炼出三至六年级适合微习作练习的案例,进行由句到篇的练习,并最终整理成集;一方面做好微习作指导策略的探究与总结,分级、逐步带学生做好微习作训练。最终达到学生好词好句的积累与片段写作能力的提升的目标。三、提炼微习作指导策略微习作写作策略必须是建立在对典型案例的研究讨论之上的,我们将一边把搜集到的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边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微习作的指导策略,并将所有总结出的指导策略按照年段、类型进行分类。所有策略指向侧重于教师的教,最终归结到学生的写;策略一旦形成,相信不仅是学生能写好文章,也能拓展思维。明白这个这道理,我们的微习作教学指导就有“根”了。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我们还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如果把作文课上成应试技巧课,完全纳入考试准备,那是很难引起兴趣的。如果写作教学能把重点放到思维训练上,引导学生观察、反思,抓特点,组织学生微习作展示、评比活动,这就比直接布置如何去写要好得多。微习作的教学就是要将整篇习作教学的困难化整为零、逐个突破。我们将小学阶段的习作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出四大类型,分别为:人物与细节描摹类、写景状物类、想象类、议论科普类。按照年段划分,中年级为人物与细节描摹类、写景状物类、想象片段类;高年级上述所有类型。每一大类下设4-5个不同主题,每个主题选取不同内容的典型案例,不同内容的案例通过组内研讨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这些设计完成之后,还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检验,才能判断方法的选取是否恰当有效。四、扎实课堂,研讨引领在总结出一定策略之后,为了检验和推广“微习作”的使用,我们将推选出一位或几位优秀教师上一堂展示课,各年级组组织听课、评课,以期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展示课的研讨中,鼓励教师不搞表演,不要怕领导听课,愿意把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有针对地进行反思与调整,对课堂要求精益求精,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为全校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立足课堂之后,教师可以更好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反复训练,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五、搭建平台,成果展示L从学生层面上来看,要分年级进行优秀作品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让更多的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展现教师作文教学成果,创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2.从教师层面上来看,要鼓励教师总结经验与收获、撰写论文。总而言之,微习作教学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习作指导策略也是老师上好习作指导课的关键性因素。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自身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出更多符合他们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他们的习作热情和兴趣,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人统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