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测试.docx

    • 资源ID:1857973       资源大小: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测试.docx

    第6课戊戌变法学习导航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对ZG近代SH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体会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成为ZG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2 .“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ZG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段中“那群举子”的举动是()A、颁布定国是诏B、成立保国会C、公车上书D、创办中外纪闻3 .下图所示的报纸杂志出现于()A、洋务运动中B、鸦片战争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4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的目的是()A、推翻清ZFB、发动人民群众C、挽救民族危亡D、建立共和国二、填表戊戌变法的内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综合运用一、读图,猜猜他们是谁?(1)图A中的人物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他是O(2) 图B中的人物在牺牲前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O(3) 图C中的人物在公车上书后,又三次上书光绪帝。痛切陈述变法的重要性,使光绪帝深为感动,让他全面筹划变法。他是O二、材料解析1.他是广东南海人,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要求改变现状。他多次上述当朝皇帝,并指出,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人民的斗争会风起云涌。请回答:(1) 材料中的“他”是谁?(2) 看到他的上书后深受感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的皇帝是谁?(3) 以“他”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4)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材料二: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ZG富强矣。胡适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2)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如何?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3)胡适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拓展与探究康有为(18581927),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1898年与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国外,其后他的思想日趋保守改良,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族革命。后成为保皇派首领。你还知道吗?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辞彩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ZY特色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有关康有为的历史人物小传并和同学们交流。经典题解:(2006年湖南省)下列哪一事件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SH的ZG行不通()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的是ZG近代史上不同阶层进行的救国运动,题目中限定阶级是资产阶级,排除农民运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地主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也有改良和革命之分,戊戌变法是由封建皇帝主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变法,属于改良,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清ZF的革命运动。因此,答案应选C。第6课戊戌变法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B2.C3.C4.C二、填表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炼陆军,扩建海军。综合运用一、读图,猜猜他们是谁?(1)梁启超(2)谭嗣同(3)康有为二、材料解析题1. (1)康有为(2)光绪帝(3)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SH的进步。(4)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SH的ZG行不通。2. (1)主张变法图强(2)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失败。维新派没有实力,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和依靠群众;顽固派势力强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基础;没有改变ZG的封建制度。(3)不正确。ZG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SH,受外国帝国ZY和本国封建ZY的压制,ZG的资本ZY发展缓慢,戊戌变法不可能取得胜利。拓展与探究:略

    注意事项

    本文(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