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安装与调试》教案10.docx
教案系部名称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授课时间2019-2020学年二学期课程名称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教材名称(主编)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授课班级16光优发电(专)1课时.96授课教师装订时间:教案首页课题章/情境/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制作课时16节/任务/子项目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课时2授课时间第四周、星期二、第L2节、日期课序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O、实训课()、上机O一体化(J)、其它()教学目标掌握蓄电池充放电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含导入、新授课讲授、讨论、总结等)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引入:3'任务分析:7,任务实施:20,任务拓展:10,任务总结:5,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前面讲述了蓄电池的结构,下面讲述蓄电池充放电的工作原理。小组讨论法问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重点充放电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充放电化学方程式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审核:时间: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课题: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用电器PbO2H_1I/PbPbO2I,lIPbPbSa1lzpbs4j,H2SO4二IH2SO4;一、放电过程放电化学方程式:Pb+2H2S04+PbO2PbS04+2H20+PbSO4由上述分析可见,放电过程是化学能变为电能的过程,正极的活性物质Pb2变为2H2S04;负极的活性物质海绵铅Pb也变为PbSOv电解液中的2H2SO4分子不断减少,2乩0分子不断增加,电解液的相对浓度降低。二.充电过程化学方程式:PbSO4+2H20+PbSO4-Pb+2H2S04+PbO2上述分析可见,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充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逐渐恢复,电解液中2H2SO4分子的浓度逐渐增加,到充电终期,两极板上的PbS(绝大部分分解为PlA和海绵状的Pb。三、水解反应充电后期2H20=2H2+O2对普通蓄电池,可观察到大量的气泡逸出;对阀控铅酸蓄电池,不能观察到冒泡现象。四、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密封原理1.负极吸收原理现场问答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团队意识。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利用负极析氢比正极析氧晚的特点,采用贫液式紧装配结构,使蓄电池在充电后期负极不能析出氢气,同时能吸收正极产生的氧气,从而实现电池的密封。氧气在负极被吸收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与负极活性物质铅发生化学方应2Pb+O2+2H2S042PbS04+2H20二是在负极获得电子后发生化学反应O2+4H+4e2H20上述反应称为氧复合循环反应。2 .氧气的传输在充电后期,正极析出氧气,在正极附近形成轻微过压,而负极吸收氧气,使负极形成轻微负压,在正、负极压差的作用下,氧气能通过气体扩散通道向负极迁移。3 ,氧复合效率极其影响因素超细玻璃纤维隔膜被电解液饱和的程度;氧分压;充电电流;隔膜的压缩。硫酸溶液的黏度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课堂小结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作业布置写出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