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
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关键一环。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基础支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对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通过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增强农村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去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从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振兴是激活乡村发展动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培育农业品牌、科技创新,延链补链补齐发展短板,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吸引更多有能力、留得住、干得好的高质量专业人士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力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服务乡村经济,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出硬招、出实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绘就宜居宜业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持续优先抓好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任务,着力做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