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互联网+”创新创业》教学大纲.docx
新车”互联网+”创新创业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4170051课程性质:专业创新课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先修课程:创新思维与方法、机械设计创新、汽车构造后续课程:二手车评估体系创新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开课单位: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新车“互联网+”创新创业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创新课。本课程主要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与汽车专业课程相融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以创新创业为目的,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创新能力。本课程注重学科竞赛参赛要素与素质的培养,强调培养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基础,解决现有行业问题、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互联网业态下汽车后市场行业创新创业基本要求,深入学习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合汽车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基本方法和技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确定设计目标并研究确定技术方案;在开发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基于社会、安全、环境等因素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课程目标2:通过参加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能够就现有行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探索行业发展新方向。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关注并跟踪把握汽车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工程素质。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新车“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目标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o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3能够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课程目标1:了解互联网业态下汽车后市场行业创新创业基本要求,深入学习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合汽车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基本方法和技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确定设计目标并研究确定技术方案;在开发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基于社会、安全、环境等因素论证方案的可行性。M10.沟通10.1了解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够就复杂汽车服务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课程目标2:通过参加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能够就现有行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探索行业发展新方向。H12.终身学习12.2能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关注并跟踪、把握汽车服务工程及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关注并跟踪把握汽车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工程素质。H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理论部分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互联网思维1.1概述1.2 互联网思维的地位1.3 互联网思维体系课程教学要求:了解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含义,理解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了解互联网思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熟知互联网思维的九大维度,并能够在学习生活、学科竞赛中应用互联网思维。重点:互联网思维的九大维度。难点:在学习生活、学科竞赛中应用互联网思维。21、32.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1 大赛性质介绍2.2 参赛初期准备2.3 参赛成果形成2.4 参赛成果升华2.5 优秀作品解读课程教学要求:能够根据大赛主题并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主题思考和命题;根据自我SWOT分析组建团队;能够针对主题进行方案设计;掌握方案优化的方法;书写商业计划书并能够进行方案展示。重点:针对大赛主题,进行命题作文下的思考;方案设计及优化。难点:命题、方案设计、方案优化。6161、23.市场营销3.1 营销理念3.2 营销伦理3.3 营销战略3.4 营销策略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相关概念,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理念;能够正确处理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具备营销人员六项基本素质;能够针对特定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战略;掌握六种市场竞争战略方案,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案例中O重点:针对特定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战略;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六种市场竞争战略方案。难点:针对特定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战略;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六种市场竞争战略方案。21、34.“互联网+”汽车产业4.1 “互联网+”汽车测评4.2 “互联网+”汽车共享4.3 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教学要求:了解“互联网+”测评平台搭建方法;能够根据汽车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与通过性等的测评,给出综合评价;了解共享经济概念,熟悉汽车共享相关产品,能够根据共享理念设计开发新的共享产品;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与智能云车险的概况,熟悉智能网联汽车各模块的功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能够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对智能云车险产品的构架进行设计。重点:对汽车各种性能进行正确的测评;根据共享理念设计开发新的共享产品;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智能云车险产品。难点:汽车各种性能测评方法;设计开发新的共享产品;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智能云车险产品。61、2、3合计16162.实践部分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3。表3实践项目、实践内容与学时实践项目实践内容和要求实践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分析与讲解实践内容:查找并选取与汽车专业相关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品,深入研究其商业计划书,从团队组建、产品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分析讲解作品。实践要求:团队协作,作品选择合理,讲解内容全面、逻辑清晰,PPT制作美观。222.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训练实践内容:了解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自动化控制软件Arduino的基本功能;完成简单实物零件和装配体的建模;使用动画爆炸、解除动画爆炸及运动算例方法,展示装配体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熟悉Arduino电路板相关引脚及其作用,连接ArdUinO电路板,并运行相关案例程序。实践要求:完成简单实物零件和装配体的建模;掌握动画爆炸、解除动画爆炸及运动算例方法,能够正确展示装配体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熟悉Arduino电路板相关引脚及其作用;掌握Arduino程序编程基本语言,能够正确连接Arduino电路板,并运行相关案例程序。433.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制作实践内容:根据大赛主题进行作品命题、组建团队、激发创意、设计方案、绘制三维模型、制作实物模型、优化作品方案、完成作品商业计划书和路演PPT0实践要求:能够根据大赛主题,融合汽车专业知识,进行大赛命题,合理组建团队;能够绘制完整的三维模型,并制作较为完整的实物模型;商业计划书内容完整,路演PPT较为美观。81、2、34.新车“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路演实践内容:参考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和省赛评分标准,对团队作品进行路演汇报,展示三维模型或实物。实践要求:商业计划书内容完整,排版基本美观;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团队组织架构合理、分工协作;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22新等发展模式。合计16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讨论、案例、视频资源共享、实践等教学手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题,结合汽车行业发展,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项目产品的初步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分组任务式等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六、课程资源1 .推荐教材:(1)钟之静.“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宝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2 .参考书:(1)汪建成.“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2)崔勇.视界一“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3)盛晓娟.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优秀案例选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3 .期刊:(1)武建龙,郝蒙晓,黄静.“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蔚来新能源汽车为例J.软科学,2021,35(05):70-77.(2)王丽丽.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共享模式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7(09):72-77+97.(3)童永恒.“互联网+”背景下的车险发展路径改革J.中国市场,2021,(29):197-198.(4)曾家祺.基于UBl的互联网车险产品设计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21.(5) TonghongC,XianfengJ,ZhiW,etal.ResearchonclassificationmethodofnewenergyvehicleinformationsecurityriskassessmentJ.IOPConferenceSeries:EarthandEnvironmentalScience,2021,827(1):1-10.4 .网络资源:5 1)谭玲玲.“互联网+”创新应用.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CEC-10035451047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6 2)张祖涛.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JTU-1001909005?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七、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课程结课作品路演成绩两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4o表4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考核环节占比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123过程性考核课堂讨论10(1)根据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问题情况进行考核,满分100分。(2)以平时考核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433分组任务25(1)根据分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方案/视频等质量单独评分,满分100分。(2)每次分组任务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小组的最终成绩。(3)以分组任务的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6712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训练15(1)主要考核学生对SolidWorks、ArdUino专业软件的基础应用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2)每次作品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应用训练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555课品结作50(1)结课作品成绩100分,以结课作品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2)主要针对学生所选主题、问题剖析、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讲解,以及商业计划书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排版美观性及路演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201515合计:100353035八、考核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讨论、分组任务、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训练、结课作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基本要求:考核总成绩由结课作品成绩和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其中:结课作品成绩为100分(权重50%),课堂讨论、分组任务、专业软件应用训练等过程性考核成绩为100分(权重50%);过程性考核分值分配与教学大纲各章节的学时基本成比例。2 .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标准过程性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所占比重见表5。表5过程性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90>x8080>x7070>x60x<60课堂讨论20按时上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90%o按时上课,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80%o缺课两次以内,偶尔参与教学活动,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70%。缺课两次以内,上课不认真,偶尔参与教学活动。缺课三次以上,上课不认真,基本不参与教学活动。分组任务50小组团结协作,分工明细,问题剖析准确,所提方案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创新点较多,方案系统性强。小组团结协作,对问题分析较透彻,提出方案可行,有一定的创新性。小组分工明确,对所给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方案,方案合理,但不具备创新性。小组有分工,对所给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给出了方案,但是方案内容不齐全。小组分工不明确,对所给问题没有进行分析,没有提出方案。专业软件应用训练30作品完整,设计思路清晰,准确率大于90%,能够正常运行。作品较为完整,设计思路较为清晰,准确率大于80%,能够正常运行。作品基本完整,设计思路基本清晰,准确率大于70%,基本能够运行。作品不完整,设计思路不清晰,准确率大于60%,部分可运行。作品不完整,设计思路混乱,准确率小于60%,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