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x
电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4163024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学分:3学分周数:3周先修课程: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控制技术并修课程:电动汽车设计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开课单位: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电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是电动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是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在电动汽车设计课程学习后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电动汽车各组成系统方案设计、主要性能参数计算、部件选型、机械构件制图、电路模拟仿真等能力,训练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从事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电动汽车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掌握有关电动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解读,培养学生有效归纳总结期刊文献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根据电动汽车设计原理及设计需求,制定相应的电动汽车设计方案。课程目标2: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并运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工程工具、仿真模拟软件等)执行和辅助设计;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目标3:融会贯通电动汽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及课程设计验收答辩,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和表达沟通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电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对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0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1掌握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根据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并研究确定技术方案。课程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电动汽车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掌握有关电动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解读,培养学生有效归纳总结期刊文献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根据电动汽车设计原理及设计需求,制定相应的电动汽车设计方案。H5.使用现代工具5.2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等,用于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与设计。课程目标2: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并运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工程工具、仿真模拟软件等)执行和辅助设计;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动手实践能力。M10.沟通10.2能利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载体,或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就技术或工程问题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沟通。课程目标3:融会贯通电动汽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及课程设计验收答辩,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和表达沟通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对应的课程目标1.下达任务书,查阅资料,精读文献,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授课,普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界的领军人物及知名企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劳动意识和追求严谨细致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典型电动汽车设计方案为例讲解课程设计的过程,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查阅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及其设计要求,精读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设计方案。重点:电动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2天1、2难点:电动汽车各参数的计算。2.方案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教学要求:小组交流论证和教师指导确定最佳设计方案。重点: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参数。难点:“三电”系统参数的合理性。1天1、23.总体设计教学要求:根据设计方案及已知条件确定电动汽车参数,及主要组成构件的选型,以确保电动汽车整车性能。重点:主要组成构件的选型,“三电”系统参数的计算。难点:“三电”系统参数的计算。3天4.仿真模拟教学要求:运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工程工具、仿真模拟软件等)执行和辅助设计。重点:电动汽车“三电”系统的设计。难点:仿真模拟软件操作。4天1、25.编写设计说明书教学要求:电动汽车参数设计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的设计与校核,并满足功能要求。重点:电池、电机、电控参数的选择。难点:参数确定。3天1、36.修改,验收,答辩教学要求:修改是对课程设计内容的检查与修正。答辩是考核课程设计是否达到基本要求和相应水平的关键环节。重点考察学生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的质量,设计过程中的态度。同时检查设计创新性、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提出改进意见。重点:相关基本原理与设计的整体考核。难点:课程设计质量的检验。2天1、3合计15天(3周)五、教学方法及手段由于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应根据课程设计或电动汽车工程手册,以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会综合应用各种理论基础知识制定设计方案并选用恰当的仿真模拟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才干、团结合作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六、教材和参考书1 .推荐教材:(1)邓涛,尹燕莉.现代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 .参考书:(1)贺林.电动汽车设计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2)杨世春.电动汽车设计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3)孙逢春,林程.电动汽车工程手册纯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第一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七、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成绩由:学习态度、工作量完成情况、设计能力、设计产品和说明书质量、答辩成绩五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30表3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考核环节分值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123学习态度10(1)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纪律和答疑情况。(2)教师根据课堂整体表现情况评分。55工作完成情况10(1)主要考核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情况。(2)教师根据独立完成任务情况评分。334设计能力40(1)主要考核说明书数据计算正确合理性。(2)教师根据计算合理性与否评分。2020设计产品和说明书质量30(1)主要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2)教师根据设计说明书质量高低评分。101010答辩成绩10(1)主要考核学生答辩自述和回答问题情况。(2)教师根据答辩自述情况和回答问题正确性与否进行评分。442合计:100424216八、考核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即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总成绩分五部分:学习态度、工作量完成情况、设计能力、设计说明书(报告书)和图纸质量和答辩成绩。其中:(1)学习态度占10%,无故旷课达3次取消总成绩;(2)工作量完成情况占10%;(3)设计能力占40%;(4)设计说明书(报告书)和图纸质量占30%;(5)答辩成绩占10%o最后一周的周五进行验收、答辩,由2-3位教师组成答辩考核小组,对每位学生进行口试答辩,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规范性、设计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态度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2 .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所占比重见表4。表4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优秀)90>x80(良好)80>x70(中等)70>x60(及格)x<60(不及格)课堂表现10学习认真、态度端正,遵守纪律,表现优秀。学习认真、态度端正,遵守纪律,表现良好。遵守纪律,学习态度良好,表现中等。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一般,表现一般。学习纪律较差,表现较差。工作量完成情况10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90%以上。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80%以上。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70%以上。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60%以上。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60%以下。设计能力40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计算机技能较强,能够较好地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计算机技能较好,能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计算机技能一般,基本能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计算机技能一般,不能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计算机技能较差,不能处理工程实际问题。设计说明书30设计方案正确、表达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科学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设计方案正确、表达较为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科学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表达较为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基本合理;基本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表达欠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基本合理;基本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设计方案不正确;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不合理;不能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答辩成绩10答辩自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率大于等于90%。答辩自述较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率大于等于80%o答辩自述较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率大于等于70%o答辩自述基本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率大于等于60%o答辩自述不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率小于6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