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渗水、涌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x
地下连续墙渗水、涌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1)事故概况基坑开挖至第5道支撑附近土方时(开挖面离地面高度21.5m),地连墙靠近接缝位置开始发生漏水,用快速水泥封堵漏水处,未果,并出现涌砂,如图1;在涌砂处堆码砂袋堵漏,并在漏点处回填土方,回填1200m3土方,漏砂止住,只有小股水流流出。对地连墙位移和基坑支撑进行监控,均处于稳定状态。图2.3-1现场图片(2)事故原因1)工程所在区域均为全富水粉砂层、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位高;实测地面高程7.2米,设计坑外降水水位一LOm,坑内实际水位-18.Om,基坑内外水位压力差大。2)地下墙施工期间(舲浇注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槽壁坍塌导致地下连续墙包砂团或夹砂,局部有缺陷;在高水头水土压力下地连墙薄弱处彻底破坏导致漏水漏砂。(3)事故处理措施1)基坑内作业人员、设备撤离基坑,临近漏水点基坑周边设备、料具、材料撤离及转移,同时设置警戒区域,专人巡视警戒。2)对漏水漏砂点堆码砂袋并回填土方进行反压。3)加密基坑地连墙、内支撑及周围地面的监控测量。图2.3-2回填反压土4)在地连墙外侧涌砂点各延长1.5米范围共布置两排800400高压旋喷桩,距离地连墙35cm,深度30.Om范围(底标高为基底以下5m)。图2.3-3基坑1漏水点旋喷桩加固布置图5)坑外防突涌降水应急措施基坑外共布置22口降水井、单井深42.0米,底板施工期间临时降水至-6.Om,待底板施工完成后恢复至-1.Om;在底板施工期间若发生重大透水透砂并威胁基坑安全时,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Im左右,以策安全。确保周边安全措施:在基坑周围和邻近的高铁墩台旁设置水位观测井,按规范频次对邻近基坑已完成桥墩Y44#、Y47#进行位移监控。回灌措施:首先对已完Y44#、Y47#桥墩区域现状水位进行原始水位测量,并做好回灌措施,根据水位监测情况必要时进行回灌,确保已完成的Y44#、Y47#桥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