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1873210
资源大小:10.21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石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1-5FFFFF6-10FTTFF二、11-15CCBAD16-20BACBB三、21.ACDE22.ACD23.BC24.BE25.ABC26.CD27.CDE28.ABC29.ABCDE30.ABCD四、1.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2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只有实践才能判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真理的本性就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即检验人们的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实践不可能由主观认识单独进行,而必须有客观依据:检验也不可能由客观对象单方面完成,要客观地对认识的正确与否做出裁决,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相对照。从实践的特性上看,实践是联结主观与客观的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对照,而且实践有一个根本特性,就是它的直接现实性,即它可以按照理论的要求创造出理论的现实来。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如果达到理论的预期目的,创造了理论所要求的实践结果,这种客观结果就表明了认识的真理性。3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4 .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特征: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反映认是一切唯物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是一切唯心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先于实践、先于事物或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是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五、L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和重要思想保证。2.(1)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一方面,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另一方面,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矛盾,真理原则从客体出发,价值原则从主体出发,客体自身的存在对主体而言,既有可能是正价值,也有可能是负价值。(3)因此,遵循真理意味着不以主体为转移,创造价值却意味着对客体的某种否定。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的道德中立与人们的道德要求的矛盾。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R.S.科恩说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科学发现并不总是能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和道德准则保持一致,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有时会带来负价值,危害人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