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方块码头预制、安装施工方案.docx
重力式方块码头预制、安装施工方案4.3.1 简述4.3.1.1 结构简述重力式方块码头结构形式分有实心方块重力式码头和空心方块重力式码头,其中实心方块码头可分为阶梯式、衡重式和卸荷板式,空心式又可分为单层或多层空心方块。按照有无马鞍(凸出式剪力键)可分为马鞍式和平面式。码头方块一般采用预制场预制形式,然后通过平板车、运输船等设备运至现场进行安装。4.3.1.2 工艺简述方块码头基础处理同重力式码头,包含基槽炸礁、抛石、夯实整平等。方块在预制场预制完成,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以后,然后通过平板车、运输驳船将方块运至指定位置,再通过浮吊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后方棱体同时进行抛填,最后在出水的方块顶面进行预压,然后进行会方回填及面层施工方块码头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4.3-14.3.13工艺流程图4311方块码头施工工艺流程图4.3.2施工准备4.3.2.1方块预制施工准备1、预制场施工预制场布置应考虑出运方便,预制场地地基条件良好,场地面积满足生产工期要求,施工用水电便利等因素综合考虑。预制场建设时需根据方块类型和数量,模板套数,方块的周转天数等因素,计算出所需台座数量,根据台座数量的要求确定预制场的平面尺寸,龙门吊基础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其承载能力进行检测,满足设备安全使用要求。预制场建设时,要考虑养护用水、临时用电等地下管线的布设,将管线提前进行预埋。2、模板制作方块预制模板周转次数多,使用时间长,一般采用钢模,模板分为底模和侧模的形式,底模一般采用预制台座,上面铺设钢板,增加底表面的平整度,侧模一般采用钢模,模板需要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模板安装及拆卸方便。方块施工时,需同时考虑起吊的要求,吊具一般采用T型吊具或者钩型吊具,吊具及吊架要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计算,满足设计要求。吊孔需要提前在混凝土中预埋制作好的吊孔盒而成孔,吊孔盒要有足够的刚度,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吊孔盒变形而影响吊装。4.3.2.2方块出运及安装施工准备1. 出运方式确定方块出运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综合评估分析,采取合适的出运方式。可采用方驳、汽车出运,根据方块的重量和运输方式,首先要确定出运的运输路线,加固沿线的道路及结构物,避免对现有道路及结构的破坏,满足方块运输的通行要求。2. 方块准备方块预制好后,应将方块转运至堆存区,并对方块进行编号。编号可按照方块类型、浇筑日期及序号进行编排,方便日后出运。方块一般需要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出运,且养护天数不少于14天。4. 3.3施工方法5. 3.3.1方块预制方块预制为一般预制构件预制,方法同沉箱底板预制,不详述。图43.3-1头方块预制6. 3.3.2方块出运安装7. 施工方法方块可通过平板车运至出运码头,通过出运码头将方块倒运至驳船上。有条件时,起重船可直接将方块从预制场前沿吊运至安装现场安装,方驳底面应铺一层柔软土工布或者沙垫层,方块与方块之间应留不少于80cm的间距,防止方块起吊时边角被相邻方块碰损。装船时,应根据现场的安装顺序,合理安排方块的出运顺序,然后通过驳船将方块运至安装现场。8. 方块安装基槽精平完成后,应立刻进行底层方块的安装,防止基槽回淤。方块安装施工流程图见图4.3.3-3定位锚块安装底层方块安装不合格位宜及线性检皆图4332方块安装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说明表4.3.3-1方块安装施工步骤工艺说明步骤工艺说明步骤一:定位锚块安装1、在预制方块时,需预制一批定位锚块,尺寸为0.8m×0.8m×0.8m,锚块的相邻两面预埋两根1.5m的10槽钢,槽钢与混凝土表面垂直。2、锚块下放至海底后,通过绳索吊垂球,岸侧通过全站仪确定锚块的位置;锤球应来回多放置几次,取多个点的中心位置作为方块的实际位置。3、锚块应横向、纵向分别安放,呈垂直状态,锚块之间距离不大于30mo用钢丝线连接两锚块伸出来的槽钢,钢丝线应平行于设计前沿线或侧边线,距离控制在40cmo步骤二:底层方块安装1、方块安装前应对基槽进行检查,没有回淤或其它异常情况方可安装。2、采用潜水员配合浮吊进行安装。3、方块应缓慢下放,当方块距离底面还有20cm左右时,应停止下放,潜水员应初步检查方块位置,若位置有偏差,应立即进行调节。4、方块落放至基床后,测量人员应对方块的标高和位置进行测量,做好记录。5、第一个方块安装完成后,根据第二个方块的设计位置和第一个方块的实际位置,计算出第二个方块与第一个方块位置的相对偏差,根据第一块方块实际位置和前沿的钢丝线,精确第二个方块,再根据第二个方块的精确位置调节第一个方块。6、方块之间的缝宽可以通过钢板或硬材质的塑料板进行调节,根据需要,可选择5mm>Icm和2cm等几种型号。步骤三:上层方块安装1、待底层方块安装出一定距离后,方可进行上层方块的安装2、上层方块安装前,应对底层方块表面进行测量检查,顶面有附着物需及时清理。3、安装时以大概30m一个节段,在节段首尾两个方块前沿植入长1.5m、直径18mm的钢筋,先安装首尾两个方块,再距前沿线40cm带钢丝线,钢丝线与前沿平行,再采用内插方式安装中间方块步骤四:最后一层方块安装1、按照相应的方法完成最后一层方块的安装。2、安装时,精确测量方块的位置,并预留位移量,设置倒坡。施工要点方块安装施工要点见表4.3.3-2表4.3.3-2方块安装施工要点项目施工要点定位锚块安装1、锚块安装的位置应经过锤球多次测量确定。2、锚块定位完成后,应对锚块做好保护工作3、支撑系统的支撑杆需要打磨处理,并上好油漆。4、底模完成后,应对底模的长、宽及对角线进行量测,尺寸比设计尺寸减少Imm,容许误差满足要求底层方块安装1、基槽夯实及整平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以免发生方块不均匀沉降,导致方块发生断裂。基槽整平完成后,及时进行底层方块安装,避免回淤。2、在工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优先安装首层方块。3、一个结构段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的对结构端的长度位置进行测量,避免出现大的偏差。4、底层安装时要注意天气情况,严禁在涌浪大的条件下安装。5、方块的缝宽、相邻面的高差满足容许规范要求。上层方块安装1、上层方块安装前,应及时对下层方块进行验收,下层方块表面若有覆盖物,应及时的进行清理。2、用钢板控制方块安装的缝宽,以此调节结构段的长度,使其满足设计要求。3、方块安装应用纵向应阶梯状进行,严禁一列方块完成后才进行下一列方块安装。4、方块之间的缝宽和高差满足规范要求。最后一层方块安装1、倒坡设置在没有设计要求下,一般按照1%预留。2、最后一层方块安装时,可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其位置。图433-2方块安装过程图片4.4现浇胸墙4.4.1 简述4.4.1.1 结构简述胸墙应具有良好整体性、足够强度和刚度,一般采用现浇形式,胸墙是重力式码头上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其结构截面呈“L”形,根据系船柱、电缆井、轨道梁等码头上部构造物布置不同,分段截面略有不同。4.4.1.2工艺简述1、现浇胸墙施工前应对下部结构沉箱或方块进行沉降位移观测,待沉降位移趋于稳定后方可进行现浇胸墙施工;2、根据现场潮位、混凝土厚度及码头上部构造物布置等情况对胸墙进行结构分层,同时进行分层模板的设计和加工。3、提前布置好钢筋加工场,便于现浇胸墙钢筋加工及转运;4、分层进行胸墙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碎浇筑。4.4.1.3工艺流程F图4.4.1,现浇胸墙施工工艺流程4.4.2 施工准备4.4.2.1 现浇胸墙施工准备1、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的主要用于现场转运钢筋、模板及硅运输车辆通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地基处理;由于码头后方为抛石棱体,施工便道应铺垫一层碎石,便于车辆行驶。2、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布置在码头作业带后方空地,场地进行硬化,四周进行围护,加工机具处设置钢筋加工棚便于工人遮阳避雨,同时合理布置钢筋加工区、钢筋原材堆存区、钢筋半成品堆存区,常备防水油布;3、模板处理场模板制作通常根据模板设计委托专业厂家进行加工制作;现场设置模板处理场,便于模板进行打磨涂刷脱模剂等处理;现场布置的模板处理区域需局部填高,并平整,防止高潮水淹。4、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主要为养护用水,从业主提供的自来水接口布置管道至施工现场。5、施工用电供电由业主指定地点接入,埋设主电缆到施工现场配电箱,然后再通过分配箱分配到各个施工位置。胸墙现场用电缆需用钢管架高,并沿码头前沿线布置,高潮位前收起,防止海水浸泡。4.4.3 施工方法根据胸土韶构形式,一般采取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前,在沂箱上预先埋设预留孑减预埋件,作为第一层底模的支撑系统,第一层浇筑至计划标高,并预埋胎型螺母,作为第二层模板安装支撑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完成浇筑。1、施工步骤胸墙施工步骤见表441-1表443-1胸墙施工步骤步骤工艺说明步骤一:支撑安装1、利用沉箱上预留的空洞或埋件,焊接或安装好底模的支撑系统。2、沉箱上预留的孔洞宜采用棉絮、润滑油填塞,并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带密封,防止海水渗入,腐蚀螺母。步骤二:底模铺设1、在支撑系统上铺设方木及模板。步骤三:钢筋绑扎1、按照设计图纸绑扎或焊接好钢筋,形成钢筋骨架2、需分层浇筑的,要预留好搭接长度,并按要求错开。3、宜在模板顶设置钢筋绑扎定位骨架,确保钢筋绑扎整齐美观。步骤四:侧模安装1、利用起重设备起吊侧模板,并安装稳固。步骤五:混凝土浇筑1、在潮位低于底模标高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施工必须连续并快速完成。步骤六:施工缝处理1、利用空压机等设备进行凿毛处理,然后洗净验收,以露出新鲜骨料为准;2、胸墙碎大面积凿毛,可采用专用手推式凿毛机进行,速度快效果好;步骤七:混凝土养护1、利用自来水进行养护。2、在潮水退却后及时清理混凝土及钢筋表面的海水。2、施工要点胸墙浇筑施工要点见表4.4.4-24.4.3-2胸墙浇筑施工要点项目施工要点支撑安装1、根据胸墙浇筑方案事先计算出底模支撑系统所需的预留孔及埋件大小规格。2、预埋件需进行防腐蚀处理,预留孔洞周边需进行加强。底模铺设1、因底模需待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底模数量应足量。混凝土浇筑1、根据潮位选择浇筑时间,如涨落潮时间不满足下部混凝土初凝则不能浇筑混凝土。2、做好准备及施工连续性工作,避免施工中断。1、分层浇筑位置施工缝必须处理到位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避免海水侵蚀,影响耐久度。施工缝处理图4.4-2码头胸墙施工4.5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2、抛填的块石规格及间距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4.5.1简述4.5.1.1结构简述码头后方回填是指防止工料流失,并减少土压力的块石棱体。重力式码头倒滤层是指码头后方沿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层。倒滤层是由2-4层颗粒大小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做成的,顺着水流的方向颗粒逐渐增大,任一层的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一层的孔隙。同一层的颗粒也不能产生相对移动。1.1.1.2 工艺简述通过船舶或陆域运输的方式进行码头后方回填施工,形成一定的断面及施工场地后,然后进行倒滤层的施工。1.1.1.3 工艺流程倒源层修工.土工布的设防城轲中施工图4.5.1-1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流程图4.5.2 施工准备4.5.2.1 码头后方回填施工准备1、石料按照设计要求准备足量的石料或料场,石料的质量须先经过取样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2、船舶若码头远离岸线,则需采用船舶运输石料至码头后方进行施工。3、施工方案及顺序因后方回填与胸墙浇筑紧密相关,必须制定好两者的施工进度及方案。4.5.3 施工方法当码头远离岸线时,回填必须采用船舶装石料抛填,当码头为紧靠岸线时,回填还可选择采用汽车卸料、推土机平整的方式进行回填。码头倒滤层一般待棱体回填至设计标高后,采用长臂挖机陆上理坡,人工陆上铺设土工布,水下部分由潜水员配合。1、施工步骤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施工步骤见表4.5.3-1表4531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步骤步骤工艺说明步骤一:船舶定位1、根据施工方案将石料船定位于开始抛填位置,并事先设置好地锚。步骤二:块石抛填1、打开船舶舱体或利用船舶上的挖掘机卸落石料。2、棱体出水后(高于当地最低潮位)可直接采用自卸汽车趁潮位陆上卸料,推土机配合推填。步骤三:二片石回填1、利用已形成的场地进行二片石的回填,回填厚度依照设计图纸进行。2、设置好标高尺及抛填位置。步骤四:倒滤层施工1、二片石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现场,长臂挖机抛填理坡,确保抛填厚度满足设计要求。2、碎石抛填验收合格后,进行双层土工布铺设,铺设时水下部分由潜水员配合施工。步骤五:土工布铺设1、采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长丝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或缝合方法。缝合的宽度一般为0.1m以上,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小于1.0m。2、施工要点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要点见表453-2表4.532码头后方回填及倒滤层施工要点项目施工要点块石抛填1、在沉箱上做好标记,防止抛石船砌S沉箱。2、注意块石的直径不要超过设计要求,块石过大可能导致二片石等进入其间缝隙,从而撕裂土工布,使码头发生漏砂现象。二片石回填1、二片石抛填前,需经监理验收抛石棱体断面,合格后方可进行二片石抛填。2、注意二片石的级配,其粒径满足设计要求。倒滤层施工1、二片石抛填验收合格后,进行碎石抛填。2、倒滤层的配合比依照设计图纸进行配置。土工布铺设1、土工布卷在展开前要避免受到损坏。土工布卷应该堆放于经平整不积水的地方,堆高不超过四卷的高度。2、土工布铺设前必须进行缝合,每块布重叠最少150mm,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3、土工布水上或陆上的搭接宽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土工布铺设3、土工布水上或陆上的搭接宽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图454”码头回填施工I图4.5.4-2码头土工布施工图4.5.4-3码头倒滤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