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ppt
一、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概况,我国小麦常见病虫有70多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病毒病(小麦梭条花叶病、黄矮病、丛矮病等)、黑穗病及全蚀病、根腐病、黑颖病、叶枯病等。其中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淮北及鄂北等麦区;白粉病除西南、长江麦区严重发生外,黄淮麦区、西北麦区近年为害也较重;纹枯病在江淮流域、黄淮平原的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小麦上最重要病害之一;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淮河以南麦区及东北三江平原发生为害普遍,黄淮灌区有些年份也严重为害。病毒病多分布于北方麦区,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多黏菌传小麦梭条花叶病等发生普遍。全蚀病等根腐型病害,以前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地区,近年来逐渐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黑穗病等种传为主的病害,近年来部分地区由于放松种子处理工作,病害有所回升。此外,各地区不断发现一些新的病害,如湖北省局部发生的小麦胞囊线虫病等。,对小麦生产为害严重的害虫有麦蚜、麦叶螨、吸浆虫、黏虫、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等,麦秆蝇、麦叶蜂等在局部地区为害也较重。麦蚜在全国麦区均有发生,以黄淮海平原、江淮、西北、华北等麦区发生频率高,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混合为害。麦红吸浆虫以北方沿黄河、淮河地区为害重,麦黄吸浆虫在青海、陕西、豫西等高寒山区时有发生。麦岩螨在北方发生数量大,麦叶爪螨多发生在黄淮南部水浇麦地或低洼潮湿阴凉麦地及长江流域麦区。黏虫是全国性的禾谷类作物重要害虫,在江淮一代多发区主要为害麦类作物,但80年代以来发生轻,近年有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在北方旱作地区发生普遍,为害后造成缺苗断垄。,(一)症状识别初在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粉状霉斑。严重时互相联合,霉层覆盖叶片的大部或全部,粉状霉层也由白色转变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其内散生许多黑色球状小颗粒(闭囊壳)。霉层下的寄主组织,初期通常无明显变化,后期出现褪绿黄斑,严重时叶片逐渐变褐枯死。叶鞘、茎秆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颖壳受害,往往引起小穗早枯,籽粒不充实或空瘪。,二、小麦白粉病识别,病原物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从菌丝上垂直长出,较短,不分枝、无色、梗基部球形,其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孢,自顶部向下逐渐成熟脱落。闭囊壳球形,褐色至黑色,外有丝状的附属丝,壳内有子囊930个。子囊长卵形或茄形,微弯,无色,基部有短柄,内含子囊孢子8个或4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孢,越夏后多数能成熟,(二)病原识别,(三)发病规律(1)越冬:病原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2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2)传播:越冬的病菌先在植株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依次向中部和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3)侵染: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后,在组织细胞间扩展蔓延,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1)环境: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较大,则有利于病菌越冬。雨日、雨量过多,可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从而减缓病害发生。(2)栽培: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易发病。,(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2.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03%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喷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大田喷雾,或40%氟硅唑EC 8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波美0.50.8度石硫合剂喷雾,或50%硫磺SC 1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为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苗期侵染,先在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渐蔓及全叶鞘,出现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典型椭圆形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失水枯黄,严重者全株枯死。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形成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斑纹,有时相互连成典型的花秆症状。茎秆受害,先出现浅褐色短条斑,并逐渐扩展成边缘褐色、中央灰色的梭形大斑,病部常纵裂。有些虽能抽穗,但常不结实,成为“枯白穗”,或结实粒减少、籽粒秕瘦。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附生白色蛛丝状稀疏菌丝和褐色小菌核。,二、小麦纹枯病识别,(一)症状识别,病原物的无性态主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rder Hoeven),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病菌只产生菌丝和菌核。菌丝初期无色,后变黄褐色,分枝处成锐角,分枝基部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一隔膜。菌核扁圆形,表面粗糙,无光泽,内外都为褐色。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Bourd.)Rogers,属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担子棒状,顶端生4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卵形无色透明的担孢子。,(二)病原识别,(三)发生规律(1)越冬:病原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越夏和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2)传播:未经腐熟的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3)侵染:小麦播种后即可受侵染。在整个小麦生长季节,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出现冬前和春天小麦拔节至孕穗期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小麦播种萌发后,幼苗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受病菌侵染与为害。随着气温变化,病害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四个阶段。,(1)寄主抗性:小麦品种间对纹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2)环境: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日均温度关系密切。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日均温度超过15,病情上升;2025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当气温达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发展。(3)栽培:冬麦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麦苗生长过旺,发病重。常年连作、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四)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策略,应以农业栽培防病措施为基础,重点抓好药剂种子处理,重病田早春辅以药剂喷雾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根据土地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避免播种量过大,苗过密,从而降低田间湿度。加强田间排灌水系统的建设,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适当增施钾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有病残株的粪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2)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0.1%的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0.1%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麦苗返青期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AS 500倍液,或50%甲基恶霉灵300倍液,向麦株下方病部喷雾。,3种锈病的共同特征是:前期产生铁锈色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其症状区别主要表现在孢子堆的分布、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上,为区别这3种锈病,可形象地描述夏孢子堆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三、小麦锈病,条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堆鲜黄色,最小,狭长至长椭圆形,成株期呈虚线状并与叶脉平行排列,幼苗期以入侵点为中心,呈同心轮状排列。,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和茎秆。夏孢子堆橘红色,大小中等,圆形至椭圆形,散生,排列不规则。,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深褐色,最大,长椭圆形至长方形,排列散乱,无规则。,(二)病原识别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锈病菌同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分别为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和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小麦锈菌是专化性很强的专性寄生菌,每种锈菌均可分化为若干个生理小种。(1)形态:夏孢子球形或卵形,单胞,淡黄色,表面有细刺,有612个散生芽孔。冬孢子。梭形或棍棒形,双胞,褐色,下端色浅,顶部扁截或圆,分隔处略缢缩,有短柄。,条锈病为活体营养型,在自然条件下只能利用活体营养存活。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目前尚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1)越夏: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条锈菌喜凉不耐热,其越夏的温度界限为2022。在有发病麦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热月(78月份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条锈病菌就能顺利越夏;2022的地区,越夏困难,超过23的地区,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病菌不能越夏。我国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地区包括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的东部,西川的西北部等。,(2)秋苗感染: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引起秋苗感染。秋苗发病后,如当地秋雨较多或经常结露,病菌尚可繁殖23代,病菌群体增大,病情有所发展,可由零星发病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发病中心,甚至成为病情较重较多的发病基地。(3)越冬: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麦叶组织内休止越冬。在大部分冬麦区,虽然冬季严寒使人侵的条锈病菌停止扩展,但只要受侵组织不被冻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条锈病菌越冬的低温界限为最冷月平均气温-6-7,低于这个温度,病菌就不能越冬。但若有积雪覆盖,则即使气温低于-10仍能安全越冬。(4)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平均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产抱,持续20多天。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引起多次再侵染,引起春季流行。,(四)防治方法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清除自生麦。2.坚持药剂拌种在条锈病常发区或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要大力推广三唑酮粉剂或立克秀药剂拌种,即每公顷用15%三唑酮粉剂300g或用2%立克秀150g拌种150kg。有条件的要大力推广包衣剂良种,更是简便易行好办法。,3.做到早查早治 早查:即从小麦返青后1520d,就要定期进行预测预报调查,为大面积及时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早治:凡条锈病田间病叶率达到2%3%时,就要立即喷药防治,切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早”字,封锁中心病团,防止锈病蔓延流行,暴发成灾。这是提高田间防治效果的关键所在。喷20%三唑酮EC 1 0002 000倍液,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EC 2 000倍液。,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形成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在扬花后610d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到糊熟期,黄熟后基本停止。最初在个别小穗的基部或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扩展使整个小穗枯黄,且在小穗间上下蔓延。田间湿度高时,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会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以出现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皱缩、变小,表面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四、小麦赤霉病识别(一)症状识别,病原物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主要为禾谷镰孢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子囊顶部略突起,有孔口,蓝紫色至紫黑色,壳内有子囊多个。子囊棍棒状,无色,基部稍尖,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呈稍弯曲的纺锤形,多数3个分隔,作扭旋状排列于子囊内。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单生的侧生瓶梗或繁复分枝的末端瓶梗上。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钝,基部向一侧突起,37个分隔、多数5个分隔,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呈粉红色,孢子间有黏胶性物质将其粘连一起,不易分散。通常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二)病原识别,(三)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可以在多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稻桩、西北和黄淮冬麦区的玉米秸秆及东北春麦区的麦秸秆和杂草残体等,病害初侵染来源主要是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通常在小麦抽穗前后形成子囊孢子的数量最大,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正在开花的麦穗上后,主要从花药侵入,也可直接从颖片内侧壁侵入。穗腐发生后,病部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再侵染。由于病菌的侵染多集中于扬花期,因此在生育期较一致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熟期早迟相差较大时,早发病麦穗上的分生孢子便可侵染迟成熟的小麦。,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而气候条件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等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赤霉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相对湿度为80%100%。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阴雨连绵,潮湿多雾,天气闷热,极易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施氮肥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田间郁蔽,种子混杂等也有利于发病。,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保穗为关健的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育和推广抗耐病性良好、优质的品种,提高种子纯度,避免混杂;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加强管理,开沟排水,合理施肥,促进麦株健壮生长。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重点是施药保穗,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通常首次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初期,即扬花率10%左右。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3750g/hm2、40%多菌灵胶悬剂1500g/hm2、12.5%治萎灵(水杨酸多菌灵)3000g/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01200g/hm2,或50%多菌灵、福美双合剂15001875g/hm2,对水750kg/hm2常量喷雾或对水150225kg/hm2低容量喷雾,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四)防治方法,(三)麦类黑穗病,麦类黑穗病主要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大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分为网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和大麦坚黑穗病,分别由小麦散黑穗病菌Ustilago tritici、大麦散黑穗病菌Ustilago nuda、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 及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foetida和大麦坚黑穗病菌Ustilago horder引起。黑穗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破坏花器,形成大量黑粉。大、小麦散黑穗病穗外包膜极易破裂,黑粉飞散后仅留穗轴。大麦坚黑穗病穗外包有1层青灰色坚韧薄膜,其内黑粉常黏胶于一起,不易散开。小麦腥黑穗病穗内外颖及芒均不受害,仅子房破坏变成菌瘿。当健穗成熟时,病穗一般尚保持灰绿色,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病粒(菌瘿),菌瘿内充满黑粉,具鱼腥臭味(三甲胺)。,病原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小麦播种后病菌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侵入小麦芽鞘,并进入生长点。病菌多在种子萌发后的几天内侵入麦苗,以幼芽鞘长12毫米时最易受侵染,芽鞘长度超过4毫米时,病菌即难于侵入。病菌随着小麦的发育而进入叶片、叶鞘和茎秆,在病组织表皮下形成孢子堆,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团,成熟后便散落在土壤中。在小麦1个生长季节内,只侵染1次,没有再侵染。,病原以菌丝体的形式潜伏在种子的胚部越冬。带菌种子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种子带菌率是发病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为单循环病害,在小麦的1个生长季中只侵染1次。带菌种子播种后潜伏在胚部的菌丝体也开始萌动,菌丝随着大麦的生长点伸长而向上蔓延。到大麦孕穗期间,菌丝体在整个穗部迅速发展增殖,破坏花器并耗尽其营养,形成厚垣孢子。成熟的厚垣孢子随风吹散,落到健穗花器上,24小时内即可萌发产生先菌丝,然后形成侵染菌丝。侵染菌丝由小麦雌蕊柱头侵入,经花柱进入子房,穿过珠被,到达胚珠。入侵的菌丝并不妨碍子房和胚的生长发育。当大麦种子形成时,菌丝已进入胚部和子叶盘,随着大麦种子的成熟,菌丝的胞膜略有加厚而进入休眠状态。,种子处理是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关键。(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种子田,选用无病种子。小麦抽穗前,加强种子田的检查,及早拔除残留的病穗,以保证种子不受病菌侵染。(2)物理防治:先将麦种放在冷水中浸46小时,然后将麦种放到49的热水中浸1分钟,最后放到54的热水中浸10分钟,取出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后捞出晾干。此法杀菌效果好,但要求严格掌握规定的浸种温度和时间,温度偏低效果不好,温度偏高或时间过长会损坏种子发芽。先将麦种放在冷水中浸4小时,随即投入55稳定的温水中浸24小时,取出晒干后播种。(3)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0.15%0.2%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0.3%的40%多福可湿性粉剂,或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的40%拌种双拌种,或0.3%的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小麦全蚀病由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引起。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侵染部位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第一、二节处,地上部的症状是根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秋季感病时病株稍矮,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初生根和根茎变成黑色,严重时次生根也局部变黑。病苗一般返青迟缓,至拔节时根部多变成黑色,并在基部12节的叶鞘内侧和茎基表面产生大量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根系腐烂,病株早枯,形成“白穗”,茎基叶鞘及内侧的菌丝层增厚呈“黑膏药”状,湿度大时其上可产生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壳。,(五)小麦全蚀病,(1)形态:厚垣孢子褐色,球形,表面布满细刺,直径59微米。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棕褐色,半边颜色较淡,表面有微刺。先菌丝产生分隔形成 4 个细胞,不产生担孢子。双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 5 年。病菌有 14 个生理小种。(2)特性: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 5 年。病菌有 14 个生理小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1)远距离传播:种子夹带病残组织是种子传病的唯一方式,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造成新区发病的主要来源。(2)近距离传播:除种子、秸秆可进行近距离传病外,土壤、粪肥是引起该病短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土壤传播的主要来源是土壤中的病残组织,麦收后,小麦的病根残茬大部分留于田间,使土壤中菌量逐年积累,造成连作麦区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同时,通过犁、耙、播种、中耕等农事操作活动,使发病区的面积逐年扩大。粪肥传病是病区发病面积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区的落场土和麦糠中,都混有大量的病组织残屑,采用一般的方法沤制肥料,不能使病菌死亡,所以使用这些原料沤积的土粪便会把大量的病菌带入土中,导致无病田块发病。在以麦秸做为牲畜料草的地方,牲畜的粪便也是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2)农业防治:种植耐病品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生态拮抗作用。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3)物理防治: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4)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湿拌种剂,或0.3%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小麦播种后2030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 2503 000克/hm2,加水900千克喷,第2年返青期再喷1次。,工作任务2 小麦害虫识别,材料及用具:麦蚜、吸浆虫、麦叶螨、麦秆蝇、麦叶蜂等小麦害虫的新鲜标本、干制或浸渍标本,为害状及生活史标本;体视显微镜、扩大镜、镊子、挑针、载玻片等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挂图等。内容及操作步骤:,一、麦蚜识别,(一)为害状识别 麦蚜属同翅目蚜科。在我国为害麦类的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ium(Rondani)、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3种。此外,麦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dirhodum(Walker)、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等在局部地区或某些年份为害也较重。麦蚜以成、若蚜群集刺吸麦株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麦叶被害处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麦穗被害后,籽粒不饱满,显著减产。麦蚜还可传播植物病毒,在黄淮地区麦二叉蚜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主要媒介昆虫。,表1-4-1 3种常见麦蚜形态特征的区别,(1)越冬及虫源:长江以南以无翅胎生成蚜和若蚜于麦株心叶或叶鞘内侧及早熟禾、看麦娘、狗尾草等杂草上越冬。(2)发生因素:成虫无明显休眠现象,气温高时,仍见蚜虫在叶面上取食。(1)农业防治:注意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尤其夏秋两季除草,对减轻晚稻蚜虫为害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稻田管理,使水稻及时抽穗、扬花、灌浆,提早成熟,可减轻蚜害。(2)药剂防治:晚稻有蚜株率达10%15%,每株有蚜虫5头以上时,及时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00倍液,或65%蚜螨虫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三、小麦害螨识别(一)为害状识别小麦害螨主要有麦岩螨(麦长腿蜘蛛)Petrobia latens(Muller)和麦叶爪螨(麦圆蜘蛛)Penthaleus major(Duges)两种,均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前者属叶螨科,后者属叶爪螨科。两种叶螨均以成、幼、若螨在麦苗期至抽穗期吸食叶片汁液,麦叶被害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斑点成片,使麦苗逐渐枯黄。,(二)形态识别 1麦岩螨 成螨卵圆形,前部较宽,后部较狭,大小0.610.23mm,红色。肛门在腹面。足4对,橘红色,第一对及第四对特别长。若螨共3龄。第一龄(称幼螨)体圆形,足3对,初为鲜红色,取食后呈黑褐色。二、三龄足4对,形似成螨。2麦叶爪螨 成螨椭圆形,大小0.650.43mm,深红色到黑褐色。肛门在背中央,为红色孔。足4对,红色,第一对最长,第四对次之,第二、三对基本等长。若螨共4龄。第一龄(称幼螨)足3对,初为淡红色,取食后呈草绿色,最后变深黑褐色。二龄以后足4对,体色、体形似成螨。,(三)发生规律 黄淮海地区34代。以成虫和卵在麦田越冬。发生因素:主要发生在旱地麦田里。对湿度敏感,遇露水较大或降小于,即躲于麦丛或土缝内。翌春23月成虫开始繁殖,越冬卵开始孵化。成、若虫亦群集和假死性,遇惊动即坠入土缝躲藏。一般818时都在麦株上活动为害,在冬季无风的晴天,仍可见少数成虫在麦叶上活动。成虫多行孤雌生殖,把卵产在麦田中硬土块或小石块及秸秆或粪块上。,(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23代,即春季繁殖1代,秋季12代,完成1个世代4680天。(2)越冬及虫源:以成虫或卵及若虫越冬。冬季几乎不休眠,耐寒力强,(3)发生因素:生长发育适温815,相对湿度高于70%,水浇地易发生。气温超过20成虫大量死亡。春2、3月越冬螨陆续孵化为害。每日早晚活动最盛。遇雨或大风则蛰伏在麦株下部或土面上不动。有群集性,遇震动即下坠爬行。成虫在麦茬或土块上产卵,10月越夏卵孵化,为害秋播麦苗。多行孤雌生殖,每雌产卵20多粒;春季多把卵产在小麦分蘖丛或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或土块上,多聚集成堆,每堆数十粒,卵期2090天,越夏卵期45个月。,(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冬春进行灌溉,可破坏其适生环境,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选用6.78%爱诺螨清300毫升/公顷加水750升,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0.3%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30%蚜青灵1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喷雾防治,可在防治麦蜘蛛的同时,兼治麦蚜等害虫。使用机动弥雾机喷雾防效更佳。,属膜翅目叶蜂科,常见的有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大麦叶蜂 D.hordei Rohuer和黄麦叶蜂Pachynematus sp.等,其中以小麦叶蜂为主。麦叶蜂以幼虫食害叶片,吃成刀切状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留中脉。小麦叶蜂成虫体长8.09.6 mm,黑色。前胸背板及中胸前盾板、翅基片、侧板为赤褐色,后胸背面两侧各有1白斑。幼虫共5龄,成长幼虫体长17.718.8mm。圆筒形,头深褐色。胸腹部灰绿色,背面带暗蓝色。各节多横皱,腹足8对,侧单眼1对。大麦叶蜂成虫似小麦叶蜂,雌蜂仅中胸前盾板后缘和盾板两叶为赤褐色,其他部分都是黑色;雄蜂全体黑色。,(二)麦叶蜂,(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8.69.8毫米,雄蜂88.8毫米,体大部黑色略带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片、翅基片锈红色,翅膜质透明略带黄色,头壳具网状刻纹。唇基有点刻,中央具1大缺口。触角线状9节。(2)卵:卵长1.8毫米,肾脏形,表面光滑,浅黄色。(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819毫米,圆筒状,胸部稍粗,腹末稍细,各节具横皱纹。头黄褐色,上唇不对称,左边较右边大。胸腹部灰绿色,背面暗蓝色,末节背面具暗色斑1对,腹足基部有1暗色斑纹。(4)蛹:蛹长9.3毫米,初黄白色,近羽化时棕黑色。,(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代,(2)越冬及虫源: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4月成虫羽化,交尾后用产卵器沿叶背主脉处锯1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成串,卵期10天左右,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幼虫为害期,幼虫老熟后入土做土茧越夏,10月份化蛹越冬。(3)发生因素:幼虫喜湿冷,忌干热。冬季气温高,土壤水分充足,翌春湿度大温度低,3月雨小,有利于该虫发生。(1)农业防治:老熟幼虫在土中时间长,麦收后及时深耕,能把土茧破坏,杀死幼虫。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在傍晚时分进行人工捕杀。(2)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于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磷胺乳油2000倍液。田间发生数量大的可喷撒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喷22.537.5千克/公顷,也可用上述杀虫剂加细土375千克,沿麦垄撒施。,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