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艺术艺术课堂 论文.docx
掌控艺术艺术课堂摘要: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掌控课堂是一门艺术,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课堂管理的艺术、课堂激”疑艺术、课堂启发引导艺术和课堂激励艺术。关键词:掌控、艺术、课堂管理、激疑、启发引导、激励。引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何能在短暂的四十分钟达到良好的效果,如何能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想这些都与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关。掌控课堂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注意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和学生的心理波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略谈一点感触。一、课堂管理的艺术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课堂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能力。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课堂上,有些学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如做与课堂学习无关事情、违反课堂纪律、干扰课堂秩序等,这些问题行为显然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掌控。如何处理课堂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平和心态以点促学刚接手一个新班,一次课堂教学中,我正在讲解课文内容时,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平静。”老师我的同桌他上课不听课,在抽屉里折飞机。他这么一叫所有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的同桌。这名学生平时不爱学习,比较顽皮,爱作弄人,属于班级中的典型人物。”又是他!我放下了课本走了过去,只见他的抽屉里已经折了好几架纸飞机了。再看他那嬉皮笑脸的样子,我真恨不得狠狠地给他两挂栗子!我拿起他折好的一架纸飞机,折得很不好看,我的理智很快战胜了冲动。于是心平气和下来,对着全班学生说道:某某是一个爱动手的孩子,喜欢做手工,动手能力强。不过这是堂语文课,而不是“手工课!全班学生补充说道。此时他收起了笑脸,有点不好意思,接着我又对他说道:你这折得是普通飞机,而且没折好,老师不仅会折你这种的飞机,还会折几款战斗机,如果你能认真听课,等你有进步了,老师教你!此时的他已是一脸羞愧和惊讶!还没等他缓过神来,我又和颜地对着他说道:“想不想学?他望着我半会儿,惊讶的脸庞逐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不住地点头!课后我进一步了解到这名学生虽然调皮,爱作弄人,但本质不坏,喜欢手工。由于没有朋友,折飞机也是为了讨好别人。从哪以后课余我经常找他聊聊天,慢慢地他能主动学习,成绩进步了不少,爱作弄人的现象也明显改了许多。学期快结束时我兑现承诺,教他折了一架双翼战斗机,他如获至宝,那兴奋、自豪、满足的劲儿写满了脸庞。因此,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课堂掌控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控制课堂纪律,不能妥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纪律涣散、局面失控。有时,教师过激的行为,滥用惩罚手段,会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怨恨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正确合适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受学生信任和尊敬的教师,让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精彩。二、教师的课堂激疑艺术华罗庚说: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质疑是人类发现问题的起点,是新事物、新发现的根源。教育也由于学生的质疑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听到学生的一些出乎意料的质疑、疑问和疑惑等,而此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时机。正视疑惑以疑化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因为这是一篇长课文,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在家提前预习,并结合自己的预习理解谈谈雨来是一位什么样的孩子。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都能结合文中具体的句段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有的说雨来很调皮,有的说雨来机智勇敢,有的说雨来沉着冷静等。对于这些孩子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正当我准备将学生的问答概括总结时,突然一个声音闯进了我的耳朵。”老师,我有疑问,我觉得这篇课文很假,就像现在播放的抗日神剧一样,太不真实了!在掩护李大叔时,十几个鬼子朝他开枪,都没有打到他。最后枪毙他时还让他跑了。他这么一说,顿时课堂炸开了锅,有附和的,有嬉笑的原本安静的课堂顿时显得很乱。这是一篇爱国主义课文,如果引导的不好会起到负面效应。转念一想,问题是来自学生的,不如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吧!于是,我顿了顿嗓门,大声说道:“这位同学看书很仔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且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真的很了不起,老师给你点个赞。不过这篇课文不假。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河北省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十几个鬼子开枪都没有打到雨来?你们能不能从文中继续找找或者相互讨论一下?"我这么一反问,学生立马来了兴致,包括刚才质疑的那位学生,他们又一次翻开了课本,同桌之间也交流了起来。没过一会就有学生举起了手。”我觉得是因为雨来很灵巧,你看他跑的时候脚下像踩着风,所以不容易被打到。”我认为鬼子不是真的想打死雨来,他们想活捉雨来,因为雨来对他们来说还有利用价值,后文中就写到了鬼子软硬兼施地逼问他李大叔的下落。很快第一个问题就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了解决。同学们说得真好!"我又说道,“那你们谁能帮刚才那位同学解开第二个疑问?”我认为与雨来机智勇敢分不开。从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沿上响了几枪我就知道雨来跑了,枪毙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小孩子不可能要开好几枪。从这可以进一步看出雨来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雨来是一个小孩子,鬼子对他没有戒备,我想这也是他成功逃跑的原因之一。”其实第一部分的描写就已经为后文作了铺垫,从第一部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雨来对地形的熟悉,以及水性非常好,还有很多芦苇这些都是他能顺利逃跑的关键。”总之,这堂课在学生的质疑和答疑过程中超出了我的预设,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致较高,效果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就可以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和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三、教师的课堂启发引导艺术启发引导即开导指点,阐明实例,使对方引起联想并有所领悟。教师要善于启发激趣,适时引导,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顿悟。触类旁通激趣引导审题不够仔细是许多学生常犯的毛病,特别是在考试中,因为时间问题,最容易出现因审题不细致而导致不必要的丢分。如小学语文中的选择题,有时要求是打钩,有的要求是画圈,有的要求是划横线等,如果审题不仔细就会出现与答题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情况,这种丢分十分可惜。一次考试,班上几名学生因审题问题丢分严重。为了让他们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在讲解试卷前,我特地跟学生做了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我伸出一根手指让学生说是几个,接着伸出两根手指让学生说是几,紧接着我快速伸出三根手指,并说到一加一等于几,结果班上大部分学生回答错误,说成了三。于是我顺势引导,犯这种错误是因为受思维定式或其它因素干扰而导致的。第二个游戏是在第一个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是让学生听题,并回答最后的问题。班上学生吸取了第一个游戏的教训,这次表现得非常投入和认真,于是我说道一辆公交车原来车上有20人,经过一站下去5人,上来8人,又经过一站下去9人,上来13人如此经过多站后到达终点,我的问题还没有抛出时,就有一部分同学很是自豪地报出了到达终点时公交车上有多少人。我对他们笑了笑,说道:你们这次听得很仔细,计算能力也很了不起,但我的问题是这辆公共汽车一共经过了几站?这几名正得意的学生顿时收起了笑容。见机我说道,这就是审题只审一半的结果,甚至有的同学题目都不看就按自己的意愿完成答题,结果可想而知。经过这次后,班上大部分学生审题能力得到了提升,因审题而犯的低级错误基本上没有了。因此,启发引导,触类旁通,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师课堂激励艺术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多激励,好的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课堂上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励引导,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帮他们树立自信,唤起心灵潜智。激励引导战胜自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不得不跟祖辈生活,这一类学生大部分表现得都很自卑,缺乏自信,在班上不敢,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课堂上更是默默无闻。一次,新课刚结束,为了检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我用提问方式进行,问题是由易到难,刚开始班上学生抢着回答。到后面回答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时我注意到班上一个从来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小姑娘(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成绩一般)几次想举手又不想举手的样子。于是我就点了她。不知是我声音小了点,还是她没有听到,只见她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提高了嗓门再叫了她一遍,没想到这次她居然直接把头埋向了抽屉。此时我知道如果硬让她回答的话,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也会导致我的课堂僵在那里。于是我说道:“某某,今天上课听得非常认真,如果胆子能够大一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更棒了!“大伙儿能不能送点掌声给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下,她抬起了头,但仍不愿意回答。我知道她胆子小,缺乏自信,于是将问题降低了难度,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行了。这时她站了起来,我感到很欣慰。但她憋了半天,脸也红了,就是不动口。我想:这是帮助她战胜自卑的好时机,要慢慢引导。于是我走到她身边,挥挥手示意她坐下去,站着可能压力太大,说道:你今天的表现已很了不起了,老师知道你心中答案。”“这样吧,你认为'是'就点点头,认为不是'就摇摇头。好吗?”这次她已没有之前那样表现得害羞,胆怯了。望着我她点了点头。恭喜某某回答正确!”边说我便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见状也都不由地为她鼓起了掌。事后得知她不是不知道,而是生怕回答错了,同学们会笑话她。”后来,课堂上我总抛一些容易的问题给她,渐渐地她敢开口了,声音也渐渐地大了起来,人也变得自信了,没想到第二学期她竟然主动竞选班干部。所以激励引导能帮助胆小、自卑的孩子找到自信,让他们敢于面对,了解自我,战胜自我。激励的方式有许多,教师可以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激发心灵潜智,成功乃是人生的必然。学生在激励的氛围中,会变得更加自信,会更愿意把内在的兴趣、想法表现出来,从而超越自我。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苏霍姆里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堂课。”由此可见,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掌控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掌控方面要不断摸索和思考,让课堂掌控成为艺术,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参考文献张旭豆海湛:教师必备的课堂掌控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第15页。第182页第184页第199页第200页慕艳萍:教师骨干业务讲座材料,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