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docx
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摘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的保障。但是,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父母言传身教相矛盾,缺乏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孩子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健康成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现代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不注重家庭教育,极少与老师联系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家庭教育,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然而,较为普遍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不能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特征进行教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 .父母言传身教相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单亲家庭;有些家庭虽然完整却不和睦;有些家庭打牌声不断,根本没有一点学习的气氛;有些家庭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有些家庭每个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过多的是空泛、重复的说教,无休止的争吵如此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烦恼,孩子极容易产生心理逆反,感到没劲、失望、自我放弃,其教育效果不难想像。也有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得很有道理,告诉孩子要这样、要那样,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和人格。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以实际行动做出了相反的榜样示范,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可是他们带着孩子外出碰到长辈的时候自己却不打招呼。这种言传与身教相矛盾的教育轻则让孩子感到迷惑,重则让孩子学了身教,忘了言传。2 .缺乏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小学生中也不乏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充分地享受人生。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的家长占据孩子的支配权,任何事情都要干涉,导致孩子消极、被动、缺乏自主性;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导致孩子任性、放肆、自私;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专横、拒绝、不关心的态度,导致孩子情绪不安、态度冷淡、反抗,甚至产生了攻击心理。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现在的许多小学生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耍性子、闹别扭,并且很多孩子都有任性、虚荣、爱说谎的坏毛病,而且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这些都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二、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以上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 .过分溺爱与放任不管可能产生恶习在我对本班级46名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大约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有些父母对子女由喜爱到宠爱,最后发展为溺爱。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发展的洪流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自主发展就是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以及社会交流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辅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从而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随他去了。这种管而不教,只管吃管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将来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放任成性,不服从任何管教,可能酿成一定的悲剧。2 .严他宽己会产生模仿效应,使孩子荒废了学业从班级调查中显示,有80%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从来做不到。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某些家长给扭曲了。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教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从不摸书本,经常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模仿效应,学习、生活懒散,多半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甚至有些孩子上了网吧,出入于游戏厅,不能自拔,不但荒废了学业,还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3 .重智轻能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懂得知识,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益。从调查中得知,至少有70%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少得可怜,直接影响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找准对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以上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极易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改善。小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要的加强与改进。1 .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的孟母三迁,说明了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温馨和睦、民主宽松的家庭人文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1)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很多家庭可以做到温馨,但很难做到民主,缺少民主的家庭在某种程度上会压抑孩子的个性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那么,家长该怎样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呢?首先家长要做到让孩子有发言权。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锻炼他自己做主,他才能学会思考和判断,长大后真正需要他做决定时,他才不容易犯错。其次是当家长做错事情的时候,就该向孩子道歉,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家长的威信,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家人对待自己是真诚的,孩子就会更加尊重、信赖他们,那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也会懂得反思自己的过失。我们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家庭内部的群体凝聚力,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发展,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2)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班杜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小学阶段的儿童道德感还比较模糊,喜欢模仿大人的语言和行为,所以,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很多时候,如果希望孩子养成某些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父母只要以身作则就够了,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要重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榜样作用,凡是要孩子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矩,父母首先要做到。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校就是家长和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孩子学好,育孩子成人。每个家长都是孩子观察和学习的榜样,不管家长是否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孩子,孩子都在跟家长学习,听家长的教导。2 .重视孩子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待孩子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家长要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去探讨孩子的成长,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1)潜心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学习上的合理要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各个孩子爱好不同,家长应仔细了解孩子的兴趣,不要硬叫孩子学这学那。事实证明,小时候培养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基础,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自身学习兴趣的发展,促使孩子健康成长。(2)用心促使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一半。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能力有所认识。所以,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进孩子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当孩子体验成功时,让他知道“我真棒”;在孩子渴望尝试时,对他说你能行!;当孩子失败时,要对他说没关系。马鞍山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李小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在体育方式,动作的协调性却很差。一次学校跳绳测验,规定每分钟100次为优秀。李小虎上场了,只见他手忙脚乱,不是脚被绊倒,便是绳子不过头顶,最后索性是每次把绳子铺在地上走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仅为每分钟18次,全班倒数第一。笨拙的动作招来同学们哈哈大笑,李小虎也得个笨鸭子的绰号。儿子向父亲讲出了实况时,父亲心里很着急,但脸上却挂着微笑,对儿子说:“你多方面成绩都好,你真棒,就这一样不好,还不好办吗?咱们来个笨鸟先飞,说不定还能成为跳绳能手呢?孩子也觉得自己只要像学功课那样努力,肯定能学好跳绳。接下来是每天放学后苦练,父母也跟着不断地鼓励,“好,有进步!、好,动作协调了!在赞扬声中,小虎的跳绳成绩上去了,一个月后的第二次测验,他竟跳出了每分钟130次的好成绩,获得了优秀,父母很欣慰:“瞧,笨鸭子真的飞上了天。小虎也十分高兴,脸上写满自豪。3 .家长要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小学生素质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卫生体育及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保障。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成才,必须要成人,成人才能走向成功。徐世昌说过,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都是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家长应该教孩子善良、诚实、勤劳、节俭,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家长更要在这些方面对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德行,这将使孩子受用一生。(2)教育孩子使其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孩子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重要条件。父母要加强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应努力做到:与同学友好、坦率地交谈;“忘我”地去干一件事情,转移消极的思想感情,将苦闷、烦恼、愤怒、悲哀等感情抛开;对别人要谦让,要宽宏大量,减少烦恼、愤怒、焦虑等紧张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助人为乐,使自己心满意足;做事善始善终,以保持充足的信心;制定一份愉快而又切实的修养身心的计划,保持心情愉快。(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读书以后,做父母的大多对孩子的成绩非常敏感。成绩固然是考察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看重分数,成绩只是评价孩子的一个方面,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而不是重视数字本身,更不可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封杀孩子其他的兴趣。每个孩子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很多孩子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不够用功,而是方法出现了问题。家长应该仔细观察,细心指导,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成绩,孩子才会学得更好。孩子是船,家教是帆,家庭是孩子的成功的港湾。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因此家长应该不断加强与我们老师的联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便陪着孩子快乐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