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领导权力的异化.docx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纸质考试资料试题:领导权力的异化一、领导权力的异化权力异化现象伴随人类私有制度与私有观念的产生而产生。时至今日,它不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覆盖广泛,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社会综合顽症,更是一个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要对权力异化及其有效制衡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首先需要对权力异化有一个客观而系统的认识。(一)权力异化的含义中外学者对权力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都认为,权力就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权力具有强制性、单向性、相互依赖性、工具性、自我扩张性和侵犯性等基本特征。权力的运行对于运行人来说,特别容易产生致瘾作用,尤其是当权力的使用能够带来物质利益时更是如此。权力的运行,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有使权力进一步扩张的潜在意识,希望在运行权力的过程中带来更大的利益,并且更加自由地运行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根本手段。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是公而非私,权力的运用和使用一旦背离了其公共本质,必将由异化而导致腐败。异化一词,德语原文是entfremdungzz,英文翻译为“alienation”,创始于黑格尔,完成于马克思,后经卢卡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当代全球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种核心观念,一个重要范畴。权力异化特指权力的蜕变,即公共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或群体的非公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二)权力异化的特征从严格意义上讲,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都是权力异化的表现形式。现阶段,对权力的公共本质破坏最大的异化是公权私用,即我们常说的腐败现象。它对公共部门的公信力塑造、公共利益的实现都会产生严重的侵蚀。本节着重分析这一权力异化现象。概括而言,权力异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权力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无论发生在哪个层次、哪个领域,以哪种手段进行的权力异化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以权谋私的异化形式,这是权力异化的突出特征之一。视手中的权力为资本,以公权牟取私利,或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以权承包、以权入股;或安插重用亲信、任人唯亲。毋庸讳言,以权谋私是一种典型的交易行为。2 .权力异化的主要内容为寻租与设租寻租是目前权力异化行为的现实特征之一,它是主体为了获取稀缺资源而向权力主体寻求庇护、支持,目的是保证寻租者能达成自己的意愿、获得利益。所谓设租,就是权力所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再造出一定的权力,使再造的权力可以直接投入到市场交易,以获取更多的租金。例如,为了部门和私人利益,人为地规定某种检查、审批权,其危害性很大。3 .权力异化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公贿现象,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异化现象。所谓公贿,就是用公款、公物集体行贿。其最大魅力在于权力异化双方都是公,双方或是上下级关系,或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异化行为具有行为的集体性、目的的为公性、财物的公有性和法人犯罪等特点。由于公贿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企业行为,甚至是政府行为,因此,许多人对其不以为然。但恰恰是在这种不以为然中,行业特权普遍化,法人犯罪现象猛增,靠权吃权现象愈演愈烈,政府官员的整体形象受到了威胁。4 .权力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日渐加深公共权力的存在是权力异化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有公共权力存在的组织和领域,就可能产生权力异化。异化行为从个人行为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意识、社会心理,不仅对权力公共价值的维护产生了冲击,也严重地侵蚀了公共利益。5、权力异化的新形式不断出现权力异化的新形式主要表现为:由以往的隐蔽,向半公开、公开发展,并往往穿上合法的外衣,异化分子巧妙地利用现行制度,如利用人事制度、公安司法制度、贸易制度、银行制度中的弊端或漏洞,为其权力异化服务。作案手段从简单化向智能化发展,即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权力异化,因而涉案金额经常是天文数字。异化类型从单一的权钱交易发展到复合的权钱、权色、权权交易。异化主体的官阶越来越高,高级干部的异化行为不断涌现,巨案连连。金额越来越大,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的小巫已经让位于几十亿上百亿的大巫。异化官员年轻化,从59岁现象发展到39岁现象。作案手段专业化,人员网络化。有的甚至形成异化集团,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等。他们之间订立攻守同盟,集体分赃,同损共荣,使主体的反调查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增大了反异化的难度。(三)权力异化的危害权力异化行为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力异化直接损害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并可能造成动摇根本的合法性危机。这是因为权力异化总是极其严重地损害政府的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支持度的降低,并因此而引发暴力行为甚至是军事、政治的巨大动荡。第二,权力异化直接消解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面发展的积极力量。权力异化的盛行意味着一部分特权阶层或拥有大量政治资源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有利地位通过法律和制度之外的、非法的途径来得到超额利润。非法方式盛行总是与政治体制的倒退有一种互为因果、互相加强的关系。因为,既得利益阶层总是会阻碍对他们不利的民主化改革的进行。第三,权力异化破坏了行政效能。权力异化不利于行政管理机构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权力异化还会加剧行政管理不善的状况并加大行政改革的难度。第四,权力异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权力异化的盛行不仅会导致公共权力主体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对经济规律的破坏,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孕育出既得利益阶层,形成经济体制变革的阻力。第五,权力异化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异化行为扩大了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激化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并且还会打击各阶层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正当合法收人的积极性。第六,权力异化完全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外流和埋没。在一个异化本位'的社会里,畸形的竞争和扭曲的社会流动方式具有巨大的消极性,导致人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才华和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七,权力异化会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这是因为权力异化的传染性和示范性,会一步步地降低公众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的凝聚力,进而把整个社会推向异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