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docx
-
资源ID:188636
资源大小:16.0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切实保证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研结合、共同提高”的校本培训策略,结合我校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用心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潜力,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贴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二、主要任务与目标(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三)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四)进一步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五)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六)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三、培训内容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师德培训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S)信息技术培训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四、培训形式(一)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二)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三)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四)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五)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六)专项培训1: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I;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教研室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五、保障措施(一)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二)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S)落实校本培训经费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外出培训,应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