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商贸业的若干意见.docx
-
资源ID:188930
资源大小:22.6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加快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商贸业的若干意见.docx
关于加快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商贸业的若干意见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做大做强商贸行业,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相关精神。坚持基础消费与重点消费同步推进,坚持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协同促进,坚持模式创新与品牌打造双向发力。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为手段,以做大做强全市商贸业为目标,进一步夯实消费基础,激发消费活力,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稳固本地消费,倾心营造“人在消费”氛围,努力打造消费“虹吸”效应,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总体目标全面做大做强商贸业,优化城乡商业布局,健全城乡高效流通体系,发展壮大商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聚力打造影响宽泛的商贸品牌,创新方式开展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推进消费提质升级,促进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三、重点任务(一)完善城乡商业基础,打造优质消费环境L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全面抢抓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契机,科学编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专项规划,细化明确提升内容,推行以点带面模式,逐步优化全市商业网点布局,打造商居和谐的消费环境。立足居民需求,丰富商业业态,优先配齐配优便利店、菜店(生鲜超市)、早餐店、药店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发展社区食堂、老年康护、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借助城市更新,整合便利店、菜市场、早餐店、维修点等服务功能,完善快递收发站、自提点(柜)等设施,发展社区养老托育和到家生活服务,构建高品质、便利化、智慧化、标准化的社区商业新场景。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2 .完善城市消费设施。突出国际化时尚、差异化定位和城市生活共同体打造,支持唐百商圈主打奢侈品及高端百货特色;爱琴海、万达、远洋城商圈主打餐饮、娱乐购物等休闲消费、特色体验消费。鼓励遵化、迁安、滦州等县(市、区)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打造综合性区域商圈。加快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提升便利店服务能力,支持便利店自建物流供应链,开发自有品牌商品,扩大鲜食产品销售,搭载各类便民服务项目,鼓励24小时营业。推动商超企业农产品直采直销,加快改造提升一批产地型、销地型和集散型市场。实施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培育消费力集中、文化底蕴浓厚的商业步行街、数字商业综合体(数字街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3 .建强县域商业设施。着力培育建设县域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对县城购物中心、综合商贸中心、连锁商超等现有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丰富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健身、教育、亲子等业态,推动商旅文体业态聚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向乡镇和村庄延伸服务,带动乡村商业发展。发挥乡镇承上启下、紧靠农村居民生活圈、农村区域商业中心优势,鼓励连锁商贸企业通过自建、改造、合作等方式,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改善乡镇消费环境。重点支持25家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园区)和40家骨干企业快速发展,推广应用城乡一体化智慧配送平台、智能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城乡配送网络高效衔接,实现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配送网络双向畅通。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形成农商联系更为紧密、产销衔接更为畅通的县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4 .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推动示范县扩点拓面,完善农村消费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村级电商站点服务覆盖率,活跃农村线上线下消费市场。会同本地电商企业和直播基地举办资源对接会和村播活动,推动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引导乡镇商贸中心向周边村拓展服务,打造农村便民生活圈。鼓励电商、物流、连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特许加盟、联营联销、供应链赋能等方式,改造提升现有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为农民提供日用生活必需品、基本农资等商品购买以及电商、快递收发、生活缴费、农产品上行、涉农信息等服务,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二)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消费提质升级5 .谋划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借鉴成熟经验,围绕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工业历史遗产,将特色景观、玩乐设施、休闲空间、下沉商业等要素融为一体,打造休闲娱乐一应俱全的商业公园。依托市中心区以及各县(市、区)楼宇资源,将商业、办公、餐饮、文化、休闲等城市生活功能互动组合,创新推动多功能、高效率为一体的“写字楼+商业”模式,以新业态引领新消费,繁荣城市经济,激发城市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6 .培育发展夜经济模式。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紧密结合文化、旅游、休闲消费特点,延长营业时间,打造夜经济特色街区。加大夜间消费保障力度,优化活动审批流程,完善夜间交通路线,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支持各县(市、区)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公共设施、优化社会服务、培育示范街区、规范便民夜市,进一步繁荣夜间餐饮、发展文化娱乐、促进休闲旅游、活跃体育健身、丰富消费体验、创新监管模式,培育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三)聚焦重点环节,拉动消费规模增长7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依托国庆节、中秋节、双一”等消费时机,组织引导汽车销售企业开展购车节、团购会等线上线下汽车促销活动,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落实省、市汽车促销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提升汽车消费的引导带动作用,根据汽车销售额等因素实施汽车消费促进奖补,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治理活动,适时启动市成品油在线监测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8 .丰富消费供给结构。做好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采购商组织工作,组织我市各行业领域采购商报名注册、开展对接,与境外参展商和国际国内采购商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扩大参会溢出效应,力争形成一批深度合作项目。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海南)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进口更多优质消费品,为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布局一批进口商品营销中心、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政策措施,搭建线上线下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合作,举办出口产品转内销展销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9 .引进壮大供给主体。围绕扩增量,积极开展唐人回唐、唐企返唐、唐资归唐,促进平台企业、区域总部发展。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承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强力吸引国内外优质、特色商贸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丰富、优化我市商业业态和消费层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控股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公共服务,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化、品牌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壮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主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四)坚持多点发力,营造繁荣商业氛围10 .打造地方商贸品牌。大力宣传“吠商”文化,深入挖掘和保护老字号品牌资源,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我市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通过自建平台或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等形式实现“触网”发展、开展直播销售。鼓励入选“老字号”企业与知名IP跨界合作,推出蕴含冀东文化的联名系列、文创系列和伴手礼系列产品。积极宣传老字号文化,鼓励老字号企业参展参会,推动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IL发展壮大特色餐饮。鼓励餐饮业创新发展,加大“冀东沿海菜”推广力度,宣传推广鸿宴饭庄、凤凰园、厨兴源入选冬奥会“崇礼菜单”的38道菜品。引导餐饮企业在品牌定位、选址装修、菜品特色、制作工艺等方面注重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深耕细作“冀东沿海菜”,提升餐饮消费的文化艺术体验。科技赋能餐饮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美食直播、智慧餐厅、云厨房等“餐饮+互联网”新模式发展。围绕各国各地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特色美食、餐饮文化、餐酒搭配、风尚茶饮、品质咖啡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餐饮美食街、美食聚集区、特色市集等。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12 .培育高端消费品牌。发展品牌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新品首发。参照先进地区经验,出台支持奖补政策,鼓励引导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在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在开设直营门店,引入品牌工厂,构建品牌汇集、品质高端、品位独特的优质商品供给体系,提高中高端品牌的投放首位度。支持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13 .广泛搭建促销平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组织策划“消费促进月”“夏日消费季”等系列促销活动;支持引导大型商贸企业依托“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特色商品展、餐饮美食节、周末赶大集、家电节等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实现“周周有让利、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最大限度激发群众消费热情,激发市场活力。支持电商企业参加“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第四届“双品网购节”及“618”“双11”“双12”网购促销活动,全面发展网络消费。鼓励各县(市、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促进商品、餐饮、服务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五)突出线上赋能,着力发展新型消费14 .发展零售新业态。推动百货店、大型超市由传统销售场所向家庭、时尚、文化、体育等消费中心转变,引导在营、拟建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体验项目、拓宽营销渠道,实现商旅文娱体融合发展。引导企业通过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运用,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打造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等消费新模式。支持建设直播基地,加强直播人才培养培训I,拓展消费渠道。推进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降低中小电商企业数字化创新运行成本。大力发展“网红经济”,适时评定一批影响广泛的“网红打卡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15 .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推动城市商圈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批集社交化、情景化和智能化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商圈。推广商超领域智慧支付试点,打造“便捷支付”商圈。持续拓展无接触消费体验,鼓励在办公楼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布局建设一批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形成多元文化消费场景。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人行市中心支行、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16 .加快推动信息消费。组织各类电商服务平台企业,开展“畅购、畅吃、畅游、畅享”系列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消费互动。鼓励促进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信息产品升级消费,扩大网络视听、数字音频、网络文学、互联网游戏等信息服务。开展信息消费商圈行、社区行、校园行、企业行等体验升级活动,谋划建设一批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主导,商务、发展改革委、文化旅游、体育、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消费提质升级联席会议协商推进机制,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各责任部门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行业指导,细化工作安排,切实抓好本行业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各项工作。各县(市、区)要根据实施意见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二)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体系,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快捷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完善综合咨询、智力支持等服务机制。加强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和治理,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完善商业服务标准化体系,提升商业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及时研判发展动态,精准发现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创新性措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三)加强政策支持。用足用好中央省市现有扶持政策,根据实际研究出台我市新的消费促进政策、商贸业支持措施。对于特色街区、特色小镇、服务业聚集区、便民生活圈、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商贸服务网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的给予奖励。对新零售新业态发展、新品引进、老字号、步行街、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等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四)强化策划宣传。积极宣传重大政策,通过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邀请专家解读等形式,结合消费升级特点,宣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倡导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社会消费预期。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健全完善良好的消费宣传引导推介机制,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促进供需有效对接。支持第三方国际机构在发布全国商业相关报告,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重点节日组织策划体现特色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