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大作业北科.doc

    • 资源ID:18955       资源大小:2.30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大作业北科.doc

    word1.建模悬架是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局部之间具有弹性的连接装置的总称,具有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与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作用。传统汽车悬驾系统是被动悬驾,其参数不能改变,无法控制其对不同路面激励的响应,因此对不同路面的适应性较差。为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等性能,人们开始用主动悬架系统来代替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能根据路面的情况通过一个动力装置改变悬挂架的参数,改善汽车的各方面性能。对悬驾系统进展仿真计算首先要建立悬驾系统动力学模型,随后对所建立的模型进展仿真分析。为了简化模型,取汽车的一个车轮的悬驾系统进展研究,该模型可简化为一维二自由度的弹簧阻尼质量系统,图1所示为该模型的模拟图。图1 悬架系统模型的模拟图其中u为动力装置的作用力,w为路面位移,x1为车身位移,x2为悬驾位移,用车身位移来度量车身的振动情况,并视为系统的输出。路面状况以w为尺度,并视为系统的一个干扰输入。当汽车从平面落入坑时,w可用一个阶跃信号来模拟。u为主动悬架的作用力,它是系统的控制量。进展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规律可得车身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设系统状态变量为:如此上面系统动力学方程可改写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其中:Matlab系统模型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b=0 0;0 0;1/m1 0;-1/m2 kt/m2;c=1 0 0 0;d=0 0; G=ss(a,b,c,d) num,den=ss2tf(a,b,c,d,1);tfsys=tf(num,den)eig(a)figure(1)impulse(G)figure(2)step(G)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系统传递函数:系统矩阵特征值:系统矩阵特征值都在左半平面,故系统稳定。系统脉冲响应:系统阶跃响应:14 / 142.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Matlab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b=0 0;0 0;1/m1 0;-1/m2 kt/m2;c=1 0 0 0;d=0 0;N=size(a); n=N(1)ud=ctrb(a,b);%能控矩阵%ob=obsv(a,c);%能观矩阵%if rank(ud)=n%判断能控性% disp('系统能控')elseif rank(ud)<n disp('系统不能控')endif rank(ob)=n %判断能观性% disp('系统能观')elseif rank(ob)<n disp('系统不能观') end运行结果:3.系统稳定性分析Matlab系统稳定性分析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Q=eye(4,4);P=lyap(a,Q);%求解矩阵Pflag=0;n=length(a);for i=1:n det(P(1:i,1:i)if(det(P(1:i,1:i)<=0) flag=1;endendif flag=1 disp('系统不稳定');else disp('系统稳定');end运行结果:4.系统状态反响控制器设计假设系统期望性能指标为超调量小于5%,峰值时间小于秒,即:如此:为计算方便取如此主导极点为:另两个极点应选择成使其和原点距离远大于主导极点和原点的距离,取:如此如此期望特征多项式为:Matlab系统状态反响控制器设计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b=0 0;0 0;1/m1 0;-1/m2 kt/m2;c=1 0 0 0;d=0 0; OG=ss(a,b,c,d);%原系统状态空间模型HPole=-200 -100 -7.07+sqrt(-50) -7.07-sqrt(-50);%期望极点K=acker(a,b*1 0',HPole)a0=a-b*1 0'*K;%极点配置后系统矩阵eig(a0)%显示极点配置后特征根NG=ss(a0,b,c,d)%状态反响控制后系统状态空间模型figure(1)impulse(NG)hold onimpulse(OG)axis(0,10,-4,4);gridfigure(2)step(NG)hold onstep(OG)axis(0,10,0,2);grid状态反响控制器增益矩阵:状态反响控制后系统矩阵特征值:状态反响控制后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系统脉冲响应比照:绿色线为原系统脉冲响应,蓝色线为状态反响控制后系统脉冲响应。系统阶跃响应比照:绿色线为原系统脉冲响应,蓝色线为状态反响控制后系统脉冲响应。5.系统状态观测器设计Matlab系统状态观测器设计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b=0 0;0 0;1/m1 0;-1/m2 kt/m2;c=1 0 0 0;d=0 0; HPole=-200 -100 -7.07+sqrt(-50) -7.07-sqrt(-50);K=acker(a,b*1 0',HPole);op=-50 -50 -50 -50;L=(acker(a',c',op)'a1=a -b*1 0'*K; L*c a-L*c-b*1 0'*Ke0=1 2 0.1 -0.1 0 0 0 0;t=0:0.01:4;sys=ss(a1,eye(8),eye(8),eye(8);y,t,e=initial(sys,e0,t);subplot(2,2,1)plot(t,e(:,1)gridxlabel('time')ylabel('e1')subplot(2,2,2)plot(t,e(:,2)gridxlabel('time')ylabel('e2')subplot(2,2,3)plot(t,e(:,3)gridxlabel('time')ylabel('e3')subplot(2,2,4)plot(t,e(:,4)gridxlabel('time')ylabel('e4')状态观测器增益矩阵:状态估计误差曲线:6.系统最优控制Matlab系统最优控制程序代码:m1=800;m2=320;ks=10000;b=30000;kt=10*ks;a=0 0 1 0;0 0 0 1;-ks/m1 ks/m1 -b/m1 b/m1;ks/m2 -(ks+kt)/m2 b/m2 -b/m2;b=0 0;0 0;1/m1 0;-1/m2 kt/m2;c=1 0 0 0;d=0 0; Q=eye(4,4);R=1;Kc,P=lqr(a,b*1,0',Q,R)Ac=(a-b*1,0'*Kc)程序运行结果:7.体会和建议现代控制理论是许多新兴控制算法的根底,通过学习现代控制理论,对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展系统分析和设计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对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进展判断分析方法和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状态反响控制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逐步熟悉了应用MATLAB进展系统分析设计。不过在后续的研究学习中,接触较多的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且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分析以与其控制器、观测器的设计更加复杂难懂,希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多涉与一些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容。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大作业北科.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