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4管理科学大纲.doc
一、课程的性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管理科学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战后新兴工业的大量涌现,同业竞争加剧,迫切需要对复杂的生产结构和管理关系进行科学研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周期的缩短,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从而客观上要求生产者要更加密切注意市场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管理科学之所以能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还同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的普与分不开,借助计算机手段,可以使大量的、复杂的计算过程变得相对容易,因而也为管理科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创造了现实的条件.目前管理科学已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企业管理为例,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源利用、厂址选定、产品开发与设计、设备维护与更新、人员安排、项目规划、组织设置、信息处理、投资组合、融资方案、生产进度、计划编排、市场营销、商情预测、竞争性定价等方面就要用到管理科学方法,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管理科学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学校、商店、消防、医院、银行等服务网点的布局、交通道路规划、服务窗口优化设置等.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也把管理科学规定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管理科学是一门知识广泛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并结合企业活动目标,采用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确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最优行动方案.从广义上说,所谓管理科学是指,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统称.如果这样来解释,那么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行为科学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在管理科学和运筹学之间划上等号,尽管管理科学范围和内容比单纯的运筹学要丰富得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管理科学发展的实质.据此,管理科学狭义上的解释是,运用科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解决在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最好地设计和运行一个系统的科学决策方法.学好管理科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管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管理总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遇到的管理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只有懂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和行动方案.把管理科学纳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企业和社会的未来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地学习管理科学方法,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管理问题.二、课程设置目的与要求设置管理科学课程,其目的是希望参加经济管理类高等自学考试的考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决策技术,提高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管理水平.为此,本课程的学习原则上要能达到以下各项要求:第一、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管理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管理科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涉与到的概念和范畴比较多,而概念和范畴又是进一步学习方法原理的基础,如果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透彻,势必会给方法的学习制造一定的障碍.第二、了解和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方法.方法的学习是本课程的核心,在学习管理科学方法的时候,首先要搞懂方法的数学原理和相关理论,然后再学习模型的求解办法.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要反复思考,加深理解,尽可能做到熟练自如.第三、了解和掌握管理科学建模的数学原理.模型是管理科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把一个实际中的管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这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首要步骤,为此考生在自学的时候,应注意思考管理科学建模的一般原理,对一些经典的建模问题要学会归类处理.第四、做到学以致用.学习方法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能把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学习管理科学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工商企业管理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核内容简介管理科学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助学单位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可以把讲解方法原理、应用条件与案例分析和计算机软件使用结合起来.在通常情况下,要求完成以下的自学内容其中,带*号的为重点章节:1*、线性规划基本原理与其应用.包括:线性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如基、可行解、基本可行解等;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法;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求解原理;线性规划数学建模,以与线性规划的应用等.2*、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的变换;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互补松弛性定理的应用;对偶问题的经济意义影子价格;灵敏度分析等.3、整数线性规划.内容包括: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的经典建模.4*、运输问题.内容包括:运输问题的一般模型;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5、非线性规划.内容包括:非线性规划的常用建模;基本概念,如:梯度、海塞阵、凸规划、牛顿法等;简单的无约束极值问题解法;简单的有约束极值问题解法.6*、图与网络技术.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且应用性比较强,可以考虑重点学习.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图问题的基本概念;图的分类;最小树问题与其解法;简单的最短路问题与其解法;简单的最大流问题与其解法.7、网络计划.内容包括:网络计算图的绘制;时间参数与关键线路的确定;网络计划图的调整与优化.8*、库存决策.内容包括:有关概念;确定型库存的基本模型与求解原理;简单的随机型库存模型与求解方法.9*、排队系统分析.内容包括:排队系统的有关概念,如队长、排队长、逗留时间等;顾客到达分布统计规律;排队系统服务规律;简单的排队系统分析模型等.10*、风险型决策分析.内容包括:决策问题分类;风险型决策的基本构成要素;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的解法;风险型决策的准则与应用.11*、对策分析技术.内容包括:基础概念;纯策略对策模型与解法;混合策略对策问题的解法;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问题.12、多阶段决策的一般原理.内容包括: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最优原理;简单的动态规划求解.13、多目标决策问题.内容包括:层次分析法原理;DEA分析的基本模型等.II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导 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管理科学的含义二管理科学发展与展望三管理科学基本特征四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二、考核要求一管理科学的含义1、识记:管理科学的概念.2、领会:1管理科学与决策的关系,2管理科学的地位,3管理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二管理科学发展与展望1、识记:1管理科学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管理科学的基本架构.2、领会:1管理科学发展,2管理科学的主要作用.三管理科学基本特征1、识记: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2、领会:1管理科学开展研究的特征,2科学研究的逻辑程序.四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1、识记:1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2管理科学模型的构成与结构.2、领会:1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2如何将一个实际的管理问题转化为管理科学模型,3管理科学模型的构成要素与模型的结构.第二章 线性规划一、考核知识点一线性规划建模问题二线性规划的一般型与标准型三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四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原理五线性规划求解单纯形方法二、考核要求一线性规划建模问题1、识记:线性规划的几个经典建模.2、领会:1线性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2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3、应用:1资源利用问题,2配料问题,3生产计划问题.二线性规划的一般型与标准型1、识记:1线性规划的标准型,3线性规划标准型的转换方法,3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特征.2、领会:1如何将一个一般型线性规划转换成它的标准型,2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特征.三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识记:1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法,2二维线性规划解的情况.2、领会:1二维线性规划图解原理,2二维线性规划图解步骤,3二维线性规划解的情况.3、应用:应用二维线性规划图解法求解实际问题.四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原理1、识记:1线性规划的解与可行解,2可行域,3线性规划的基与可行基,4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与基本可行解,5线性规划的最优解,6角点,7线性规划最优解的判定. 2、领会:1基本可行解与可行解、基本解的关系,2可行解与基本可行解的关系,3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凸集,4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与角点一一对应,5最优解的识别问题.3、应用:线性规划解的识别与其之间的关系.五线性规划求解单纯形方法1、识记:1单纯形表上作业法,2单纯形方法的矩阵描述,3判别数与检验数,4单纯形表的构造原理.2、领会:1单纯形方法的解题过程,2怎样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3单纯形方法的迭代过程.3、应用:线性规划单纯形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 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一、考核知识点一对偶模型二对偶性质三对偶解的经济解释四灵敏度分析二、考核要求一对偶模型1、识记:1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关系,2对偶问题的转换.2、领会:1研究对偶问题的原因,2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关系.二对偶性质1、识记:1对偶问题的对偶就是原问题,2弱对偶性,3对偶原问题无可行解则原对偶问题不可能有最优解,4对偶原问题有最优解则原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且它们的目标函数值相等,5互补松弛性定理.2、领会:1对称性,2弱对偶性,3无界性,4强对偶定理,5互补松弛性定理与其应用. 3、应用:运用互补松弛性定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三对偶解的经济解释1、识记:1对偶解与影子价格,2影子价格的特点.2、领会:影子价格的经济指导意义和管理决策价值.3、应用:怎样利用影子价格改善经营策略.四敏感性分析1、识记:1约束方程右边项变化的敏感分析,2增加新的决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3目标函数系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4投入或技术系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2、领会:1敏感性分析的意义与其必要性,2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第四章 运输问题一、考核知识点一运输问题模型二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三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二、考核要求一运输问题模型1、识记:1运输问题的一般模型,2运输问题的解的结构特征2、领会:1运输模型的建立,2运输模型的特征.二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1、识记:1几个概念:最小元素法、闭回路与闭回路法、位势法,2初始解的确定方法,3最优解的确定.2、领会:1怎样确定初始可行解,2运输问题最优解的判定.3、应用: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求解方法.三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1、识记:产销不平衡模型与其求解.2、领会:产销不平衡运输模型的解法.第五章 整数线性规划一、考核知识点一整数线性规划的一般问题二整数线性规划的经典模型二、考核要求一整数线性规划的一般问题1、识记:整数线性规划与一般线性规划的关系,2、领会:整数线性规划与一般线性规划的区别和联系.二整数线性规划的经典模型1、识记:10-1整数规划,2布点或选址,3背包问题,4投资项目选择问题,5固定费用问题.2、领会:整数线性规划建模的方法3、应用:1加工任务分配,2工厂选址,3服务布点,4运动员选拔问题,5宾馆服务人员安排.第六章 非线性规划一、考核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二无约束极值问题三有约束极值问题二、考核要求一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识记:1非线性规划,2可行解与最优解,3梯度,4海塞阵,5泰勒公式,6凸规划.2、领会:1非线性规划问题,2极值条件,3凸函数与凹函数.3、应用: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二无约束极值问题1、识记:1无约束极值,2斐波那契法,3黄金分割法,4最佳步长公式,5梯度法与共轭梯度法,6牛顿法与拟牛顿法.2、领会:1下降算法,2算法的收敛性,3一维搜索法,4梯度法与共轭梯度法,5牛顿法与拟牛顿法.3、应用:无约束极值问题的求解.三有约束极值问题1、识记:1有约束极值问题,2起作用约束,3可行下降方向,4K-T定理.2、领会:1最优性条件,2二次规划,3罚函数法.3、应用:1有约束问题的求解,2罚函数法的应用.第七章 图与网络技术一、考核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二最小树问题三最短路问题四最大流问题二、考核要求一基本概念1、识记:1图,2边与弧,3有向图与无向图,3链与路、圈与回路,4连通图与子图,5赋权图与网络.2、领会:1图与一般的几何图的区别,2边与弧的关系,3有向图与无向图与关系,4连通图与子图的关系.3、应用:1欧拉图,2中国邮路问题.二最小树问题1、识记:1树与其性质,2生成树,3最小树.2、领会:1树的性质,2树的生成方法.3、应用:1最小树求解的破圈法,2最小树求解的避圈法.三最短路问题1、识记:1最短路问题,DIJKSTRA算法原理,2标号的更改公式.2、领会:DIJKSTRA算法的求解过程.3、应用:1设备更新问题,2生产安排问题,3管道铺设,4线路排布,5厂区布局.四最大流问题1、识记:1流、可行流与最大流,2饱和弧与零流弧,3可扩充链,4截集与截量.2、领会:1最大流最小截定理,2最大流的标号算法.3、应用:1通讯系统中的信息流问题,2银行的现金流问题,3城市交通道路的人流问题.第八章 网络计划一、考核知识点一网络计划图的绘制二时间参数计算与关键路线确定三网络计划图的调整与优化二、考核要求一网络计划图的绘制1、识记:1网络计划图,2网络计划图的构成要素,3绘制网络计划图的规则,4工序完成时间的确定.2、领会:1网络计划图的绘制,2绘制网络计划图的注意事项,3如何确定每道工序完成的时间.3、应用:绘制网络计划图.二时间参数计算与关键路线确定1、识记:1事项最早时间,2事项最迟时间,3工序最迟开工时间,4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与最迟必须完成时间,5工序时差,6关键路线.2、领会:1时间参数的计算,2关键路线的确定.三网络计划图的调整与优化1、识记:缩短工程工期的基本做法.2、领会:1工程的时间费用分析,2工程的时间资源优化.3、应用:工程完工期的概率分析.第九章 库存决策一、考核知识点一库存决策的基本概念二确定型库存模型三随机型库存模型二、考核要求一库存决策的基本概念1、识记:1需求量,2补充存货,3订货周期,4储存系统的费用,5储存策略.2、领会:1储存系统,2储存策略,3订货周期的确定方式,4储存系统费用包括那些方面.二确定型库存模型1、识记:1经济批量,2最佳订货时间.2、领会:1确定型库存模型的特点,2确定库存的几个模型.3、应用:确定型库存的经济订货量与订货策略.三随机型库存模型1、识记:随机型库存的含义.2、领会:1单时期无准备成本的库存模型,2单时期有准备成本的库存模型,3随机需求与随机补充时间库存模型.3、应用:随机库存的经济订货量.第十章 排队系统分析一、考核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二到达与服务的规律三M/M/1排队模型四M/M/C排队模型五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模型六排队系统的优化二、考核要求一基本概念1、识记:1排队系统的组成,2排队系统的表示.2、领会:1排队系统的构成,2排队规则.二到达与服务的规律1、识记:1到达的规律,2服务的规律,3泊松流,4爱尔朗分布.2、领会:1泊松流,2负指数分布的性质,3分布律的检验问题.三M/M/1排队模型1、识记:1标准的M/M/1,2系统容量有限的M/M/1,3客源有限的M/M/1.2、领会:M/M/1系统的状态概率与运行指标.四M/M/C排队模型1、识记:1系统容量无限的M/M/C模型,2客源无限的M/M/C模型.2、领会:M/M/C系统的状态概率与其运行指标.五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模型1、识记:1M/G/1/,2M/D/1/,3M/Ek/1/.2、领会: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模型的运行指标.六排队系统的优化1、识记:1M/M/1系统的最优服务率,2M/M/C系统的最佳服务台数.2、领会:排队系统的优化方法与其应用.3、应用:怎样建立和优化一个排队系统.第十一章 风险型决策分析一、考核知识点一决策的基本问题二完全不确定型决策三风险型决策二、考核要求一决策的基本问题1、识记:1决策的基本因素,2风险型决策,3决策的准则.2、领会:决策的构成要素.二完全不确定型决策1、识记:确定型决策的准则,包括:小中取大准则,大中取大准则,折中主义准则,最小后悔准则.2、领会: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的做法.3、应用: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应用.三风险型决策1、识记:1风险型决策准则,包括:期望值准则,期望机会损失准则,效应决策准则,2贝叶斯决策.2、领会:1风险型决策的具体做法,2贝叶斯决策原理.3、应用: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第十二章 对策分析技术一、考核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二矩阵对策与其解三矩阵对策的线性规划解法四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五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二、考核要求一基本概念1、识记:1对策问题的组成要素,2策略型非合作对策,3扩展型非合作对策,4合作对策.2、领会:1对策问题的基本组成要素,2策略型非合作对策的特点.二矩阵对策与其解1、识记:1矩阵对策,2矩阵对策的解,3矩阵对策的解的存在性定理.2、领会:1矩阵对策在纯粹策略意义下的解,2矩阵对策在混合扩充意义下的解.三矩阵对策的线性规划解法1、识记:矩阵对策单纯形解法的原理.2、领会:矩阵对策的单纯形解法.四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1、识记:1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的含义,2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解的存在性,32×2双矩阵对策的解法.2、领会:非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解的存在性.五合作的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1、识记:1Pareto最优点,2纳什谈判解.2、领会:1纳什谈判解,2Pareto最优点.第十三章 多阶段决策一、考核知识点一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二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三动态规划的建模四动态规划的求解二、考核要求一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1、识记:1动态规划,2阶段与阶段变量,3状态与状态变量,4决策与策略,5状态转移,6指标函数与最优指标函数.2、领会:1状态的性质与状态转移,2策略,3指标函数与最优指标函数.二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1、识记:1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2动态规划的BELLMAN最优化原理.2、领会:1动态规划的思想,2最优化原理,3递推方程.三动态规划的建模1、识记:动态规划建模的基本要领.2、领会: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问题.3、应用:1背包问题,2生产与存贮问题,3设备更新问题.四动态规划的求解1、识记:1离散变量分段穷举算法,2连续变量的求解,3降维法,4疏密格子点法.2、 领会:动态规划求解方法的解题过程.3、应用:动态规划问题求解.第十四章 多目标决策问题一、考核知识点一层次分析法二数据包络分析二、考核要求一层次分析法1、识记:层次分析的含义.2、领会:1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2层次分析法的具体过程.3、应用: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二数据包络分析1、识记:1数据包络分析的含义,2DEA的基本模型.2、领会: DEA有效性的经济含义.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下面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要求.一、关于考核目标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从而更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教材,同时也使社会助学机构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和组织教学,掌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本大纲在考试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基本上递进的等级关系.各层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准确掌握有关术语和概念,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的科学原理,并要求能够清晰地认识和表达出来.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地把握概念和方法的性质和特征,能够将概念和方法正确地使用起来,了解概念和方法之间的异同点,能够做到根据问题的不同需要,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应用:学以致用,在这个层次上,本大纲要求广大自学考生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中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要能够正确地使用解题方法.二、关于自学教材本课程自学考试教材: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杜纲编,#大学,2009年.三、关于自学方法管理科学这门课程,相对而言比较难.本大纲希望广大考生在自学的时候,最好能够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首先要掌握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术语,特别要搞清楚概念的正确内涵,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和掌握各种方法的数学原理,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搞清楚方法的适用条件,注意利用相关的定理和结论,并结合书中的例题,掌握好具体的解题方法.3、管理科学的知识十分广泛,希望考生在自学的时候,能够把各种问题进行归类处理,知道什么样的问题该使用什么样的模型和解题方法.4、要把知识的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活学活用,以不断激起学习管理科学的兴趣.5、注意做些练习,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管理科学方法.四、关于社会助学的要求考虑到管理科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考生的实际情况,举办适当的社会助学很有必要.开展社会助学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社会助学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本大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系统地学习和钻研教材,理出难点和重点,既要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又要掌握好正确的社会助学方向,切忌猜题和押题.2、把基本概念、数学原理和解题方法讲清楚讲透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社会助学结构要把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起来,在正确引导学生在搞好识记、领会的同时,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4、要适当地布置一些练习题,并且要认真批阅,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辅导.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为了达到开放式办学的根本目标,另外也是考虑到经济管理类自学考生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原则上要求:1、凡是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内容,不要随意地加以扩大和缩小,以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可以突出对基础内容的考核要求,加大对考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检查.2、试题份量和难易程度做到适中,首先题量不宜过大,其次试题结构安排尽量做到由易到难,且容易解答的部分应占30%,比较容易的部分占35%,较难的部分占25%,困难的部分占10%.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计算题和应用题,共五大类型.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在管理科学的研究过程中, 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A、通过计算机进行求解 B、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C、遵守科学的指导思想 D、建立数学模型二、填空题1、对于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其基的个数为 .2、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 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3、在任何图中,顶点次数的总和等于边数的 .三、名词解释1、基本解 2、鞍点3、支撑图4、泊松流四、计算题1、运用图解法求解下列问题:五、应用题1、某企业生产500克重瓶装涂料,该种涂料由A和B两种原料混合而成.工艺规定A种原料最多不能超过350克,B种原料不能少于200克.已知A种原料每克50元,B种原料每克80元,问每瓶涂料中两种原料各用多少,才能使生产的成本达到最小.试就这个问题,写出它的数学模型.2、某单位招收懂俄语、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的翻译各1人,现有5人前来应聘.其中,乙懂俄语,甲、乙和丙都懂英语,甲、丙和丁懂日语,乙和戍懂德语,戍懂法语.问这5个人是否都能得到聘书,最多有几个能得到招聘,各从事哪一方面的翻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