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199956
资源大小:20.7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增效,实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各项举措,努力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城乡居民更好参与文化活动,培育文艺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提供文化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更加均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社会参与更加活跃,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有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二、主要任务(一)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制定完善我市标准和服务目录,明确市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二)推动图书馆、文化馆达标提质。积极推进“省第七届O园林博览会主展馆新世纪园项目”建设,其中文体中心项目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剧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力争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对照最新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2025年底前,评估定级达到二级馆以上标准。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提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质量。以建设文化站分站和扩大文化活动空间的方式,推动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二级文化站标准,全部建立基层文艺辅导基地,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有力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各乡镇(街道)(四)加强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校舍、文化活动室、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2025年底前各乡镇(街道)实现提升乡镇(街道)文化站、3-5个村(社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为文化示范场所。围绕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各城区做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规划,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口袋公园15处,投放20台自助借书柜,不断丰富群众日常文化需求。各乡镇(街道)在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基础上,按照五个一(一个不少于200平米的文体广场、一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间图书阅览室、一套简易音箱设备等文艺器材、一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标准更新提升,建筑面积和建设质量达到省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导则要求。(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委组织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各乡镇(街道)(五)不断优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型空间。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在银行、商超、公园、车站和景区景点等场所植入阅读、文化演出、休闲运动、快闪等元素,提升空间文化内涵,截止2025年底,全市建成“乡村书吧”“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新型空间10个。推动与各类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开展阅读分享、艺术普及、非遗展示系列活动,打造优秀阅读品牌、群文艺术普及品牌及主题图书馆、特色图书馆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服务水平。1 .制定我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每年发布目录清单。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错时开放,延时开放,严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每周开放时间文化馆不少于42小时、图书馆不少于56小时、乡镇文化站不少于42小时;全年开展活动图书馆不少于24次、文化馆不少于36次、文化站不少于12次),不断提高文化惠民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2 .以农家书屋为基础,建设“社区书吧、乡村书吧”,推进优质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家门口延伸。引导中学、职教中心、技师学院等有条件的学校将校园文化设施、学校图书馆纸质、电子书籍面向社会开放,与公共图书馆建立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民政局,各乡镇(街道)(七)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时代主题和国家大事,积极创作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反映文化历史的文艺作品。创新举办“彩色周末”“优秀群众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打造品牌,发挥引领作用。对秧歌小戏骆驼湾、舞蹈类定瓷、朗诵视频中山松醪赋进行打磨提升。支持各乡镇(街道)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月、举办乡镇艺术节,组织群众大合唱、百姓大舞台、群众唱主角等文化活动,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当主角、唱大戏。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培训,以文化馆为主导,社会艺术机构、专业剧团等共同搭建培训、辅导平台,提升全市文艺爱好者的整体专业水平。(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八)完善升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图书馆、文化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智慧化建设,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大力拓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拓宽数字服务应用场景和渠道,丰富数字服务内涵和外延,探索数字群艺表演、数字阅读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所的应用。2025年底,市图书馆、文化馆建立数字文化资源产品库,对接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实现智慧化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发改局)(九)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规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办法、评估标准。鼓励利用多种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支持实体书店拓展常态阅读服务,开展公益性讲座、读书会、文化沙龙等阅读活动与文化惠民活动。鼓励镇村充分发掘本地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组建文艺团队,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十)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发展。建设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信息化系统,完善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学习培训、供需对接和激励保障机制。每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不少于1名文化志愿者。文化馆、图书馆建有不少于20人的文化志愿服务队,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有不少于10人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1支。发挥“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等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队伍。2025年底前,全市注册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人数达到2000人。(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十一)更好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加强面向残疾人的文化服务,在公共图书馆提供盲文和有声读物等阅读服务,设立儿童阅读专区、盲人阅览区域,举办“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文化馆、图书馆开展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军民融合工作,试点建设图书馆分馆和文化馆辅导基地。开展未成年人文化培训,利用寒暑假举办书法、美术、声乐、朗诵、器乐等各类培训30期。(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残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十二)大力繁荣乡村文化。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七进”演出、农村文艺汇演、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各类文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春节、元宵节、五一、十一、中秋等节庆活动。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结对子种文化”、新时代乡村阅读等送文化进乡村活动,推进“彩色周末、广场舞大赛、文化走亲”等品牌文化活动走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每个乡镇(街道)每年开展戏剧戏曲演出不少于5场。组织“与经典同行”“新时代新思想”“书香飘万家”“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开展书画展、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为乡村文化队伍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国家和省公共文化服务“十四五”规划等法律、法规,依法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作用,结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下定决心、竭尽全力,推动任务落地落实。市文旅局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落实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纳入政府预算,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经费,建立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支持乡镇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手段,积极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三)建强人才队伍。完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激励和评价体系,落实公共文化机构岗位人员和工作经费,保持人才队伍相对稳定。以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和村干部兼职等形式配置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广泛开展人员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培养一批长期扎根基层,有责任心、有能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型人才和实干型专家。(四)加强督导检查。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城市建设等各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增效工作开展常态化检查、督导、通报。对不达标公共文化设施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实行挂账督办、动态跟进,确保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