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象山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201174       资源大小:70.6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象山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实施方案.docx

    象山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9)60号)和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甬党发2020)40号)文件精神,打通象山“两山”转化新通道,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将宁波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金名片。特制定本方案。一、计划任务到2022年,全县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50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4条,新培育美丽乡村示范乡镇8个;组织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培育小集镇式中心村3个、历史文化(传统)保护重点村1个,实施梳理式改造村庄160个,创建垃圾分类示范镇6个、示范村21个。二、创建标准(一)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要求镇域内进行整体打造,行政村村村美丽,达标村100%,示范村(精品村)达到五分之一以上,梳理式改造村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认定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1)。1 .全域统筹建设规划。编制完善镇域总体规划,细化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衔接和统筹。明确各类村庄的定点定位,实现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镇(乡)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不断完善。2 .全面开展分类创建。根据镇域内布点村庄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创建基础,提出分类创建要求,围绕村村美丽目标,使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全覆盖,示范村(精品村)达到五分之一以上,全域提高创建水平。3 .全面实现环境洁美。镇域内村庄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实现“四无一机制二村庄实行垃圾源头分类,落实公厕“三有四无”标准,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4 .全力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新型业态,把农村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商业、休闲娱乐、风味美食、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充分挖掘养生、养老、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5 .全面提升村民素质。镇域内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及农资、金融、商贸、邮政等各类服务网点布局合理。镇一级建有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群体活动丰富多彩。注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群、干群关系融洽。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无群体信访及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二)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有“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链产业、一批美村”要求,突出主题策划、特色营造、节点建设、景观提升等,注重结合乡村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旅文等融合发展,丰富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内涵,全面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串点成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认定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2)。1.主题鲜明。按照“一带一主题”的要求,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提炼特色鲜明、体现乡村韵味的主题,编制示范带规划和实施方案,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带,避免同质化。示范带内行政村不少于5个,起点至终点不少于10公里,有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亮点项目3个以上,其中产业类亮点项目占比不少于30%o2,产业优。按照“业态新、主体活、产品优”要求,发展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融合产业等新业态,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建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后符合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3 .环境美。梯度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山林生态景观优美,河道沿线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主要交通道路、村入口、房前屋后有绿化景观带,美丽田园品牌响亮,路况良好、干净整洁,农房整齐、有序、美观。示范带区域内美丽乡村不范村(精品村)占25%以上,美丽乡村达标村占100%,美丽庭院占50%以上,森林村庄覆盖率30%以上,垃圾分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4 .乡风好。县级以上文明村创成率85%以上,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覆盖率100%,创成善治示范村1个以上。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将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写入村规民约,全年没有出现移风易俗违例现象,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信访和无重大矛盾纠纷。5 .百姓富。各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高于当年所在区县(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平均增速,农村居民收人高于所在区县(市)当年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速,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年增收10%以上。(三)小集镇式中心村以小集镇式中心村建设为载体,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集聚类村庄和集中居住区建设。小集镇式中心村认定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3)。1.人口集中。根据不同特点和发展基础,编制完善村庄发展规划,明确村庄发展类型及功能定位,采用土地置换、农地流转、村庄撤并等办法,引导人口向村庄中心区集聚。常住人口一般在3000人以上,村内最大居住点人口应占村总人数的30%以上。2产业集聚。突出村庄发展功能,引导符合发展导向的产业在村内集聚,推动以主导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培育集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链、产业群,实现周边村庄带动发展。大力发展村域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3.要素集约。高起点全域规划、高标准全域设计、高效率全域整治,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和综合集成创新。4,功能集成。村内道路通达,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搭架整齐有序,污水、公厕、垃圾治理设施配套完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建有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社区服务。区域党建联盟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网格+党建”模式、“四个平台”与“最多跑一次”联动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四)梳理式改造村以拆、改、建、保相结合,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稳步推进梳理式村庄改造。梳理式改造村认定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4)。1 .拆。大力开展农村拆危房,拆违规、废弃构筑物,拆去村庄破败、破旧、零乱的面貌,拆出村庄建设新空间、拆出绿化彩化用地、拆出村内道路通畅、拆出村内停车泊位。2 .改。深入实施改路、改水、改厕、改绿等工程,村内道路通达、主要道路硬化,道路两边停车港湾设置合理美观。饮用水达标提标改造率达100%,雨污水分流。无露天粪缸(池)、旱厕和简易棚厕,无害化户厕全面普及,落实公厕“三有四无”标准和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开展村道旁、河岸、房前屋后绿化美化。3 .建。因村制宜,引导农户选择单户改建、连片联户改建翻建或整村整拆整建等模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能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污水、公厕、垃圾治理设施配备合理,运维管理正常。4,保。重视传统特色的村庄肌理与乡土建筑,保护、延续村庄特色风貌。利用陈破旧瓦、竹子、山石等就地就势取材,物尽其用,建设农村特色景观。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功能,保持乡村自然景观。(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辖区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省级1个(含)以上、市级3个(含)以上。年度省级垃圾分类提升村任务原则上向示范乡镇(街道)集中,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以“六有”和“四分四定”为评价标准。创建认定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5)o1 .落实“六有”要求。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要有组织机构、有保洁队伍、有处理设施、有经费保障、有工作制度、有治理实绩,做到因地制宜、源头减量、综合利用、科学治理。2 .建立“四分四定”体系。建立分类投放定时、分类收集定人、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理定位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应收尽收、应分尽分、日产日清、长效管理。3 .完成“四率”指标。镇域内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100%,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4 .坚持创新发展。深度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探索垃圾智能分类模式,实施智能投放、定点定时投放等试点。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新技术新机制新业态,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和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确保农民可接受、操作较容易、环境效益好。(六)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主要围绕“底色清、特色明、成色足”要求开展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评价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6)。1 .底色清: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成效显著,河房路田等公共区域、私人区域的长效保洁机制均有效落实,村庄整体面貌保持整洁有序;较好完成梳理式改造和立面改造等工作,村内基本无残墙破壁、破旧房屋,开展空中管线整治,无私拉乱接电线、电缆现象;农村公厕、生活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情况在测评打分中稳定处于全县前列;村庄路网结构清晰合理,停车设施、休闲公园、文化活动等设施配套齐全。2 .特色明:结合村庄自然肌理和发展实际,落实规划设计引领,高质量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体打造能体现乡土味、设计感、辨识度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村庄绿化美化彩化工作较好落实,成功创建县级美丽庭院精品村,以进村道路、环村道路、河道两侧等重点部位都开展了景观化改造;按照特色发展思路,打造乡村产业、历史文化、文化创意等多种特色主题村庄。3成色足: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于同类地区平均水平,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同类地区平均水平;乡村治理成效显著,乡村“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特色显现,列为省级善治示范村庄;农村公共服务健全,纳入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或建有村级卫生室,村民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文化、体育、娱乐健身设施完善;班子团结和谐,小微权力运行规范,无群体信访及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七)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创建首要展现村庄良好的人居环境,其次要充分挖掘村庄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的产业优势等方面,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特色鲜明、基层基础扎实开展创建。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评价实行百分制,85分以上为合格。(评价指标见附件7)1 .村容村貌整洁。深入开展“三清三整四提升”,整治村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涂乱画及乱扔垃圾等脏乱差问题,全面实现房前屋后无堆放物、村庄道路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农田无废弃物,高质量提升垃圾分类、厕所服务、庭院美化、文明生活水平,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和长效管护机制;消除村庄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彩化,实现干净整洁有序。2 .基础设施完善。全面推进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接户率达80%以上,终端处置设施运维规范;无露天粪缸(池)、旱厕和简易棚厕,规范化公厕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常态化运维管护达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面落实,农户知晓率、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村庄管线合理布局,无私拉乱挂,能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3 .村庄特色鲜明。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条件,明确一个及以上展现村庄特色亮点主题。打造一个地质地貌、水域气候、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成规模的参观点,或历史遗存、民俗风情、民族艺术等人文资源具有原真性的参观点,或特色农业规模集聚发展且观赏性较强的参观点等明显彰显村庄特色主题亮点。4 .基层基础扎实。村级党组织被评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分工合理,团结协作,战斗力强。村务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运作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完善。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同类地区平均水平的。三、项目实施要求美丽乡村各项创建必须做到有“一个创建方案、有一次集中评审、有一批建设项目”,要建立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要组织专家组强化服务指导,加强对各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投资规模。美丽乡村示范镇(街道)、小集镇式中心村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要求在IOOO万元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要求在700万元以上;村庄梳理式改造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要求在300万元以上;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要求在100万元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要求在100万元以上。所有项目均不含农民住房建设投资。(二)创建时限。美丽乡村示范镇(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小集镇式中心村、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创建项目时间均为两年;梳理式改造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项目创建时间为一年。(三)竣工决算。项目完工后,镇(乡)、街道要协助实施村做好工程及财务资料整理,并将工程结算书等相关资料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收到上报的相关工程结算与财务决算相关资料后,可委托有资质的造价中介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对该项目的工程结算与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查。四、补助政策对列入建设计划的美丽乡村示范镇(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小集镇式中心村、村庄梳理式改造、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创建乡镇(街道)、村对照分类创建评价指标,完成既定建设项目并经市县两级验收合格的,美丽乡村示范镇(街道)补助IOOO万元,乡村振兴示范带补助500万元,小集镇式中心村补助7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补助100万元,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补助300万元,县级美丽乡村特色村补助100万元。各乡镇(街道)应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鼓励乡镇(街道)、村建立集体和农村居民自筹、政府补助、社会资本投入、各方力量支持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合力共建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农村品质。五、申报、审核及考核程序(一)市级示范乡镇(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小集镇式中心村创建。实施周年为2年,上一年底,有创建意愿的单位自行对照标准自主申报,经县乡村振兴办公室筛选审核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公室备案,下达建设任务。示范乡镇(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小集镇式中心村、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在组织实施中,要求有一个创建方案、有一次集中评审、有一批建设项目、有一名领导具体联系。创建任务在第二年10月底前完成,经初验合格后,由各镇乡(街道)向县乡村振兴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县乡村振兴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创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向社会公示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公室备案;验收不合格的,给予3个月整改期限,逾期仍不合格的,取消创建资格,并视具体情况追回预拨建设资金。市乡村振兴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创建验收工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县对各乡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和下年指标安排的重要依据。(二)市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由乡镇(街道)提出申请,由县乡村振兴办公室向市“乡村振兴”办备案审核确定。当年11月中旬完成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初评,并将评估材料报送市乡村振兴办公室审核,市乡村振兴办公室于当年11月底组织检查小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和垃圾分类考核重要依据。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实施周期为1年,评估未通过的可延期1年。延期创建的示范乡镇(街道)第二年度将不再安排美丽乡村创建名额和各类专项奖补资金。(三)市级梳理式改造村认定。市级梳理式改造村由申报村自评,经乡镇(街道)组织评估认定后报县乡村振兴办公室最终评审认定,评定表格经各级评定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公室备案。实施周期为1年,一般每年11月底前完成。(四)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特色村。实施周年为2年。以行政村自主申报,乡镇(街道)审核后,报县乡村振兴办公室筛选确定创建村名单,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自主创建。创建村根据建设要求,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具体项目内容、项目筹资渠道、项目设计和施工方案,经乡镇(街道)审查调整确定后,报县乡村振兴办审核,并下达具体建设任务。建设项目需在第二年10月底完成,经所在乡镇(街道)初验同意后,向县乡村振兴办提出验收申请。由县乡村振兴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创建村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作为县对各乡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和下年指标安排的重要依据。六、组织保障(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镇乡(街道)要切实承担起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的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和使用上级补助资金和本级相关专项资金。(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年度创建目标任务,认真谋划建设项目及工程量,制定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具有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三)严格执行、安全实施。经批准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奖补项目,采取招投标的办法确定施工单位。不宜采取招投标的项目,在乡镇(街道)统一管理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由村两委负责组织专业队或农户实施。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建设任务,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加大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到申报、立项、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资金使用等方面公开、公平、公正。(四)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示范引导、培训、外出参观、政策引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主动参与。(五)严明纪律、规范操作。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发挥财政奖补的引导作用,规范管理和及时调拨财政奖补资金,确保农民群众直接受益。不得平调、挪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要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对违反政策规定,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附件:1.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评价指标2 .宁波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评价指标3 .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小集镇式中心村评价指标4 .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梳理式改造村评价指标5 .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评价指标6 .象山县美丽乡村精品村评价指标7 .象山县美丽乡村特色村评价指标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得分全域统筹建设规划(14分)1规划编制编制完成镇域总体规划,明确各类村庄定点、定位,实现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全覆盖。82规划质量做到“多规合一”,规划具有前瞻性、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实施步骤,群众对规划的知晓度与参与度较高。6全面开展3达标村达标村全覆盖。5分类创建(18分)4示范村示范村(精品村)达到五分之一以上。85梳理式改造村梳理式改造村达到三分之二。5全面实现环境洁美(28分)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镇域规划保留村治理全覆盖,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77农村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村1个(含)以上、市级示范村3个(含)以上。88农村公厕管护镇域内行政村“三有四无”规范化公厕全覆盖,建立公厕“所长制”责任体系。69长效保洁机制建立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落实管理人员、落实资金、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公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设施长效运维机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资金、完善机制。7全力做强特色产业(16分)10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811现代农业发展充分挖掘产业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8全面提升村民素质(24分)12公共服务设施与活动建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农资、金融、商贸、邮政等服务网点布局合理,服务高效。建有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服务设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813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突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814农村社区化管理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无群体信访及重大刑事案件发生。8宁波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得分主题明(15分)1规划引领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提炼特色鲜明、体现乡村韵味的主题,编制示范带规划和实施方案。42规模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行政村不少于5个,起点至终点不少于10公里。43内涵丰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各类特色项目,有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亮点项目3个以上,其中产业类亮点项目占比不少于30%。34标识明显不范带的起点和终点有明显标不标牌,展现出不范带的主题、项目、乡村旅游点等。4产业优(15分)4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内有1个以上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1个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1个农科教推广流动工作站。55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队伍,有1个以上乡村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56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示范带形成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的能力,基本符合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能力。5环境美(50分)山7山林保护山林生态景观优美。7水8三大革命确保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化公厕设施全覆盖,河道沿线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12林9村庄绿化交通主要道路、村入口、房前屋后有绿化景观带,森林村庄覆盖率30%以上。6田10田园建设美丽田园品牌响亮,农田环境整洁,沿线无大面积抛荒地。6路11道路设施路况良好、干净整洁,合理配置道路驿站、港湾式停靠站,同步配套建设公交停靠站等配套设施。6房12整齐美观危旧房、违规房拆除,农房整齐、有序、美观。613示范带动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占25%以上,美丽乡村达村占100%,美丽庭院占50%以上。7乡风美(12分)14文明村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创成率85%以上。315文化礼堂建设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覆盖率100%,且活动丰富,有序开展的。416善治示范村创成1个以上善治示范村,行政村无重大案件、无非法信访和无重大矛盾纠纷的。317移风移俗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将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写入村规民约,全年未出现移风易俗违例。2百姓富(8分)18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高于当年所在区县(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平均增速,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419农户增收农村居民收人高于所在区县(市)当年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速,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年增收10%以上。4合计100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小集镇式中心村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得分编制规划(8分)1村庄布局按村庄空间分布、人口规模、产业特点进行全面布局。22规划质量做到“多规合一”,具有前瞻性、特色性、操作性,具体项目、实施步骤明确,群众的知晓度与参与度高。6人口集聚(10分)3集中居住区最大集中居住区农户占村农户数30%以上。54常住人口常住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5基础设施(20分)5村庄绿化进村道路、环村道路、主要河道、房前屋后等空地实现绿化美化。56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57农村公厕实现“三有四无”规范化公厕全覆盖,建立公厕”所长制''责任体系,落实长效管护机制。58管线整理各类管线做到搭架整齐有序,有条件的筹划管线下地。5公共服务(10分)9医疗机构建有村级卫生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能正常开展服务。410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医保一体,新农合覆盖率超过99%。211养老保险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享有一项以上养老保障人口比重达到90%以上。4发展经济(20分)12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特色产业、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813村级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514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同类地区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以上。7资金投入(15分)15金融网点金融机构设置网点,开展多种业务。516部门配套资金整合部门配套资金,按照“中心村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项目和资金就配套到哪里417各乡镇(街道)财政配套资金在资金补助上有安排,在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做到资金整合、项目集成,重点扶持中心村建设。6社会管理(7分)18社区化管理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各类社区服务,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社区服务。419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村务财务公开、项目招投标等制度健全。3组织领导(10分)20班子团结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在群众中的威信高。521运行规范建立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制定村规民约,乡风文明,无群体信访及重大刑事案件。5建设用地(附加5分)22用地指标中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整合中心村周边散落居住点的农民建房指标落实。223经济用地落实村集体留用地政策,保障中心村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用地需要。224复垦用地建设用地“先复垦后使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1改革创新(附加5分分)25宅用地调整推动宅基地退出、置换机制,开展跨村建房。126宅基地流转探索宅基地村集体收回经济补偿机制。227改革重点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通过资产量化,明晰产权,促进农村人口跨村自由流动,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2合计IOO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梳理式改造村评价指标评估内容序号评估指标评估标准分值县级评估得分市级复评得分拆(20分)1拆危拆旧村内无危房,建筑美观,风貌好。42拆违拆废门前屋后无违规搭建,村内无废弃构筑物,杆线序化,村庄治理整治有序。43拆破拆乱无破败、破旧、零乱现象,环境治理有效,村容村貌好。44拆出空间村内公共空间、道路、停车泊位等明显改善,村庄绿化彩化明显提升。4改(30分)5改路村内道路通达、主要道路硬化,道路两边停车港湾设置合理美观。86改水饮用水达标提标改造率达100%,雨污水分流。67改厕无露天粪缸(池)、旱厕和简易棚厕,无害化户厕全面普及,落实公厕“三有四无”标准。108改绿开展村道旁、河岸、房前屋后绿化美化。6建(30分)9建房引导农户选择单户改建、连片联户改建翻建或整村整拆整建等模式,推进村庄住房改造建设。1510建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能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511建机制污水、公厕、垃圾治理设施配备合理,运行正常,并形成长效运维管理机制。10保(20分)12保风貌重视传统特色的村庄肌理与乡土建筑,保护、延续村庄特色风貌。813保特色利用陈砖旧瓦、竹子、山石等就地就势取材,物尽其用,建设农村特色景观。614保生态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功能,保持乡村自然景观。6合计100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得分落实“六有”要求(66分)1组织机构镇、村领导体系完善,有明确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有专职人员指导垃圾治理工作。82保洁队伍保洁人员数量满足要求,队伍较为稳定,按规范做好日常保洁工作。103设施设备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完备,数量符合要求,运行正常。154经费保障建有垃圾分类处理长效运维经费保障机制。65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计、建设、运维以及宣传、评比、考核等制度。76治理实绩乡风文明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含)以上、市级示范村3个(含)以上。20建立“四分四定”体系(12分)7分类投放定时明确不同类别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38分类收集定人有专门单位或专业机构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收集频率合理。39分类运输定车垃圾收运车辆和垃圾收集容器满足分类清运要求,无重新混合收运。310分类处理定位垃圾处理终端与垃圾分类相衔接,分类处理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3完成“四率”指标(16分)11镇域内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垃圾回收利用率5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册16创新发展12垃圾分类新技术新机制新业态推广运用较好。6(6分)合计IOO象山县美丽乡村精品村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安居宜居美居1集中居住区建设开展集中居住区建设,安置农户占村农户数30%以上的得5分、20%以上的得4分、10%以上的得3分、5%以上的得2分、不足5%的得1分,耒开展的不得分。52村庄改造完成村庄主要道路改造提升、“一户多宅”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建筑物外立面改造的得8分;未完成箕中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83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有一定规模、保存完好,能修旧如旧,反映历史风貌的得3分;规模较小,出现破败现象,修缮不及时或不能反映历史风貌的得1分;无历史建筑或历史建筑垮塌、磨损难以修复的不得分。3绿化美化彩化4村庄绿化进村道路、环村道路、主要河道、房前屋后等空地实现绿化美化的得5分;绿化水平不高、出现空挡、缺漏、缺乏层次,或绿化植物品种单一,美感不足的得3分;绿化面积较少,零星、散乱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5垃圾源头分美5生活垃圾处理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或者进行集中焚烧发电等有效利用的得5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施范围不广,只涉及部分自然村,或对厨余垃圾没有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得3分;没有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但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农户全覆盖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5空中管线整理6管线整理实现各类管线下地的得5分;开展空中管线整理、整治,管线有序的得3分;空中管线较多、较凌乱,但无私拉乱接现象的得1分;5其余不得分。面源污染治理7废弃物回收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与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的得5分;已建立回收处理体系,但回收处理尚不彻底的得3分;没有建立回收处理体系,由农户自发回收的得1分;其奈不得分。58畜年粪便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的得5分;达到98%以上的得3分;95%以上的得1分;不足95%的不得分。没有规模化养殖场的得2分。59秸秆利用农作物桔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的得5分;达到85%以上的得3分;达到80%以上的得1分;不足80%的不得分。5产业转型提升10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特色鲜明,有宁波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或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得5分;有一定产业特色,形成农业块状经济的得3分;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无严重土地抛荒现象的得1分;箕余木得分。511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且发展态势良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得4分;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农户适度参与,并有一定程度受益的得2分;乡村旅游发展势头一般,农户参与与受益不足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4集体经济发展12村级经济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同类地区平均水平的得3分,每提高(降低)5个百分点加0.5分,最高5分,最低0分。513农民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同类地区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得3分,每提高(降低)5个百分点加0.5分,最高5分,最低0分。5公共服务供给14医疗机构与人员纳入中心卫生院服务范围,或建有村级卫生室,卫生室面积大于60f,配有专职医务人员的得6分;有卫生室,面积不足60f,能正常开展服务的得4分;有卫生服务人员定期开展服务的得2分;其余不得分。615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得2分;新农合覆盖率超过99%得2分,超过98%得1分。416养老保险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享有一项以上养老保障人口比重达到90%以上,得3分,每增加(降低)5个百分点得(扣)1分,最5高5分,最低0分。精神文明建设17文明村创建获得国家级文明村称号得5分;省级文明村称号得4分;宁波市级文明村称号得3分。518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礼堂面积500平方以上,且活动丰富,有序开展的得5分;面积200-500平方,每年能组织若干次活动的得3分;面积小于200平方,由相关内容展示的得1分。5基层治理机制19班子团结班子团结和谐,在群众中的威信高,高标准达到“五个好”要求的得5分;班子团结,能带领群众奋斗,起到表率作用的得3分;班子成员之间无明显矛盾,日常工作能有序开展的得1分。520运行规范建立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村级事业蓬勃发展的得5分;能对村级权力进行有效规范,社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的得3分;制定村规民约,无群体信访及重大刑事案件的得1分。5合计100象山县美丽乡村特色村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村容村貌整洁(35)1村庄规划建设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能较好体现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并

    注意事项

    本文(象山县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