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docx
-
资源ID:227903
资源大小:17.7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时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docx
新时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推动市自治区级开发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特制订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经开区创新提升工程的工作部署,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要求,有机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等相关工作安排,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的新引擎,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二、工作目标推动市工业园区按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通过创新管理机制、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对标国家、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考核标准,2023年推动阳和工业新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市1家工业园区申报认定为自治区级经开区;2024年、2025年分别争取推动1家工业园区申报认定为自治区级经开区;2025年前争取1家工业园区列入国家级经开区两年培育期。三、主要工作任务(-)全面摸底调查根据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对照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办法关于设立自治区级经开区的基本条件要求,对全市工业园区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园区的产值、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对外开放、行政管理机制等各项指标数据,挖掘具有申报自治区级经开区潜力的重点园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二)制定工作计划市商务局按照统领“一盘棋”思路,总体谋划布局,制定总体工作计划,做好上下联系,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各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分别制定本辖区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好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实施进度,抓紧组织推进,将园区建设与申报工作有机结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三)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要以申报认定经开区为契机,坚持把“对外开放、创新引领”作为经开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园区对外开放能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工贸易,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外向型经济比重;二是各园区完善产业规划,做精做深1-3个特色产业,通过精准招商,推动园区做大做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行业领先、优质企业入驻。四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创新引领”作为经开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聚焦力度,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科技局、投资促进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5<TaZ(四)组织申报认定阳和工业新区申报认定国家级经开区,由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组织申报材料,市人民政府审核后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申请。在申报认定过程中,相关部门加强与自治区对应部门的对接沟通,实时跟进申报进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了解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申报自治区级经开区,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于每年7月份前完成组织申报材料收集编制,市商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于每年8月份前正式行文将申报材料上报市政府,市人民政府审核后向自治区政府提交申请。(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统计局、财政局,市税务局,海关等)(五)做好年度考核评价年度考核评价工作于每年7-9月举行。对于已经获批自治区级经开区的园区,按照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对标各项考核指标数据开展自评并接受自治区考核评价。做好园区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找差距,补短板,争取综合考核排名全区前5名,获得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的资格。对于拟申报成为自治区级经开区的园区,所在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要认真组织自评。市商务局牵头对当年拟申报自治区级经开区的园区进行考核评价。(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统计局、财政局,市税务局,海关等)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重点办、科技局、统计局、投资促进局,市税务局,海关,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及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为成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各项工作,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市有关经开区创新提升工作指示精神及决策部署,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相关县(区)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商务局局长兼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二)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政策统筹协调,用好各类政策,提高对经开区创新提升工程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加大已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在园区建设、财税支持、用地保障、项目谋划、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对外合作等方面向园区进一步倾斜,各级专项资金优先扶持申报经开区的园区。学习先进地区经开区发展经验,探索制定经开区创新提升的专项政策措施。(牵头单位:市商务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市税务局等)(三)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将经开区的建设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和行业特点,综合考虑生产、生活需要,确定园区总体布局、建设规模、产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要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互相衔接,坚持从长远出发,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四)抓好精准招商及项目建设做好项目筹划,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先进生产要素,立足本地资源,紧盯行业领军企业、外向型企业,主动吸引和承接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入园投资,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聚。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强化项目准入机制和要素保障,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审批、土地、环境、资金等重点难点问题,做到新引进项目加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进一步做好本辖区内开发区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对已经签约但长期不开工的项目定期清理,提高土地利用与产出率。(牵头单位: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投资促进局、重点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等)(五)开展督导检查将经开区创新提升行动列入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建立“市领导挂帅、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为责任主体、市商务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检查。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落实,跟踪了解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做到责任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工作推进到位,确保完成经开区创新提升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相关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统计局、财政局,市税务局,海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