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巡检系统的设计.doc

    • 资源ID:22984       资源大小:4.38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巡检系统的设计.doc

    目 录摘 要·······························································································3ABSTRACT····························································································4第一章 概述·······················································································51.1课题的提出···············································································51.2温度概况 ················································································51.2.1 温度检测仪表的现状61.3.1 课题背景61.3.2选题意义7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82.1 系统性能要求 82.2 方案的比较分析 82.2.1测量部分82.2.2多机远程通信部分···································································8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9 3.1框图 ··········································································93.1.1总体框图··············································································93.1.2从机系统框图11 3.2从机部分················································································113.2.1温度信号的获取与放大·····························································11 3.3.模数转换单元123.3.1信号处理和显示143.3.2声光报警部分20 3.4通讯部分················································································213.4.1电路设计213.4.2多机系统213.4.3主从式多机系统设计要点213.4.4 RS-485方式构成的多机通信原理23 3.5主控机部分263.5.1 电路设计263.5.2 所用器件介绍26 3.6 电源部分29 3.7多路开关的选择····································································29第四章 软件部分··········································································31 4.1软件流程图31 4.2程序34第五章结论···················································································36 辞···························································································37参考文献·······················································································38摘 要从机进行温度采集,收集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果包括历史数据进行整理,显示和打印。主控机与各从机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了系统整体统一,和谐的控制效多路温度检测系统以80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能对多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巡检。各检测单元从机能独立完成各自功能,根据主控机的指令对温度进行实时或定时采集,测量结果不仅能在本地储存,显示,而且可以利用单片机串行口,通过RS-485总线及通信协议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主控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存档,处理和研究。主控机负责控制指令发送,控制各个果。系统检测温度围为0-400,检测分辨率±0.1,使用RS-485串行总线进行传输,MAX485驱动芯片进行电平转换,传送距离大于1200m,抗干扰能力强,各检测器单元可显示检测的温度,设计并制造了各检测器及主控器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由单相220V交流电压供电。关键词:Pt100,多机远程通信,8051单片机,仪器放大器620,模数转换器,AbstractThe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examination system take 8,051 microcomputer systems as a core.It can inspect and controll the temperature of many spots. Each examination unit <the litter machine> can complete respective function independently. It can collect the temperature in a tim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of the major controlling machine. The measurement result can be stored and demonstrated in local place. Moreover,it can use the mouth of the microcomputer to transfer the data gathered to the major controlling machine through the RS-485 main line and the correspondence agreement .Then we can have the further analysis and the archive and processing and the research. The major controlling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transmissing the command,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gathering of the other machines.It can collect the surveying data.It can also reorganize and demonstration and then print the measurement result<including historical data>.The major controlling machine can relate with other machine and coordinate with other machine. Thus it has achieved the harmonious effect of the whole system。This system has realized: 1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xamination range from 0 to 400 . 2 examination resolution ±0.1 . 3 using the RS-485 serial main line to transfer.The MAX485 make chip transform and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ongger than 1200m, the antijamming ability is strong.4 Each detecting unit can demonstrat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xamination. 5 design and make the detectors and the current direct voltage-stabilized source that the major controlling machine uses。It comes from the single alternating voltage power of 220vKeywords:Pt100, microcomupter8051, AD620,MAX187第一章 概述1.1 课题的提出测量是运用专门的工具,根据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通过试验和计算找到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准确的及时收集被测对象的状态信息,以便对生产过程进行正确的控制。测量是人类人士和改造世界的一种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手段。历史事实也已证明:科学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测量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反应。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与测量水平并行进步,相互匹配的。事实上,可以说,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动态,最简单快速的办法就是评价这个国家的测量技术以及测量数据是如何被利用的 。在暖通空调专业中,供暖、空调、制冷效果检验;建筑热工特性的测量;新型建筑材料的特性检验;建筑节能的研究;空暖热网,通风、空调系统、燃气配管网、给排水网等系统的运行和特性研究中,都需要对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 这些领域的测量具有本身独特的特点,例如在供暖网的系统中,它存在如下特点:1作用半径大,测点分散。对于一个城市的集中供暖网的系统,它的覆盖面广,系统大,。这样测量供暖网不通点的运行参数时,测点就相当分散。2管网运行参数需要分时记录。要对管网的运行进行分析研究,管网的分时运行参数的测量和记录非常重要。一般要求在管网运行的期间,按一定的顺序检测和记录运行参数。此外还有节能建筑的效果检验,它需要对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的功耗进行比较,这同样需要对建筑物的房间进行分时的测量和记录。但它也存在如同供暖效果检验的一些困难。另外一些别的专业的科学试验中,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测量参数。综上所述,由于温度的测量存在上述的问题,就需要由一种方便使用的测量仪表,能进行时时的检测,能进行数据的记录,长期自动运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设计了一种方便使用的数码显示温度数据采集器以下简称温度数据采集器分别采用Pt100铂电阻和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并运用三线制接法和冷端补偿的方法用来分别消除热电阻和热电偶的测量误差。 本温度数据采集器在设计时,为了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采用16路传感器轮流检测,从而实现温度巡检的实时数据采集。微处理器采用稳压电源进行供电,这样可以省去电池供电所带来的如工作时间有限电压不稳定以及电压的下降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1.2温度概况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自然界中任何物理。化学过程都紧密地与温度相联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检测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都受到普遍重视。温度检测仪表作为温度计量工具,因此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类仪表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单片机为主的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形成了智能化的测量控制仪器,从而引起了仪器仪表结构的根本性变革。1.2.1 温度检测仪表的现状传统的机械式检测仪表在工矿企业之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般均具有指示温度的功能。由于测温原理的不同,不同的仪表在记录、远传等方面的性能差别很大。例如热电阻温度计,他的测温围是200650,测量准确,可用于低温或温差测量,能够指示报警、远传、控制变送,但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不能记录;光学温度计测量围是3003200,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是他只能目测,也就是说必须熟练才能测准,而且不能远传、控制变送等。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学的进步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国的单片机开发应用始于80年代,在这20 年中单片机应用纵向发展,技术日益成熟。以单片机为主体取代传统仪器仪表的常规电子线路,可以轻易的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智能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已经功能的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在研制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测量控制仪表时,几乎没有不考虑采用单片机使之成为智能仪表的。从技术的背景来说,硬件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各种集成电路芯片都在朝超大规模、全CMOS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用户具有了更大的选围,这类仪器能够解决许多传统仪器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能简化仪表电路,提高仪表的可靠性,降低仪表的成本以及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智能化控制仪表的整个工作过程都是在软件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的。装在仪表部的EPROM中的监控程序由许多程序模块组成,每易各模块完成一种特定的功能,例如实现算法、接受并分析键盘输入命令等。编制完善的监控程序的某些模块,能够取代某些硬件电路的功能。这就为设计者扩展或改变仪表集体功能提供了方便。 智能控制仪表在引入单片机之后,已经降低了对某些硬件电路的要求,但是测试电路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直接获取被测信号额传感器部分仍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有时提高整台仪器性能的关键仍然是在于测试电路尤其是传感器额改进。现在传感器也正在受着微电子技术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传感器正朝着小型、固态、多功能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由许多的国家正致力于将微处理器与传感器集成于一体,以构成超小型、廉价的测量仪器的主体。 与国已经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相比,国际上更是品种繁多。国的开发规模也相对较小,开发费用相对较高,与国际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1.3.1 课题背景温度的精确测量是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经典课题,在温度检测系统中,特别是智能仪表中,测量变换电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测量变换电路时,我们是从分析传感器性能入手,通过适当的补偿,综合出一个较满足期望指标的测量变换电路来。目前,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有4类:热电阻,热电偶,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本文介绍的检测系统,采用的是热电阻元件测温。热电阻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互换性好,耐腐蚀及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一直是工业测控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测温元件,缺点是不能在高温环境中使用1。使用热电阻时,必须把它放在测温现场,因此从测温点到测量变换电路之间引线较长,即使不计热噪电阻,导线自身电阻r也相当可观<50100m时r410>。与热电阻变化率相比,显然,连线电阻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当采用模拟开关作多点间的切换测温时,由于模拟开关导通电阻有几十欧姆几百欧姆,并且通道间导通电阻相互差有几欧姆几十欧姆,这也给测量电路引入不可忽视的测量误差,热电阻数学模型中的二次非线性项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2。因此,只有消除上述误差,或是控制在期望指标的允许误差才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完好实用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1.3.2选题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温度检测和显示系统已经应用于诸多领域。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敏感元件,热敏电阻成本低,但需要后续信号处理电路,而且热敏电阻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测量温度的准确度低,检测系统的精度差。系统采用是热电阻元件测温,热电阻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互换性好,耐腐蚀及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一直是工业测控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测温元件。能对多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巡检,各检测单元能独立完成各自功能,根据主控机的指令对温度进行实时或定时采集。能广泛用也各种工业领域,如:自行车烤漆,粮食的储存等,所以具有实用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2.1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一个多路温度监测系统,要求检测围为:0-400,检测分辨率为:±0.1,各检测器与主控器之间的距离100米,各显示器单元可显示检测的温度值,设计并制作个检测器以及主控器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由单相220V交流电压供电。经过改进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型与较小的超调,以及数码管显示及测量精度提高等。2.2方案的分析比较2.2.1 测量部分方案一 采用热敏电阻,可满足4090的测量围,但热敏电阻精度,重复性,可靠性都比较差,对于检测小于1的温度信号是不适用的。方案二 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相比于热敏电阻精度有所提高,但非线性误差为±0.3,且检测温度围为:-55+155,不满足题目要求。方案三 采用Pt100。它的国际测温标准为:-40+450,可选环境温度为:-4070,精度为:±0.1,完全符合要求。且安装尺寸小,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可焊SIP封装3。方案四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至+1600均可连续测量。但需采用电路或软件设计等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使用不便。综上比较分析,选择方案三,以便于更好的提高测量精度。2.2.2多机远程通信部分方案一 一般微机提供的标准接口为RS232,它的接口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最大3060米>、慢速度、点对点通讯的通讯协议,在RS232中一个信号只用到一条信号线,采取与地电压参考的方式,因而在长距离传输后,发送端和接收端地电压有出入,容易造成通讯出错或速度降低。方案二RS485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每个信号都采用双绞线<两根信号线>传送,两条线间的电压差用于表示数字信号。例如把双绞线中的一根标为A<正>,另一根标为B<负>,当A为正电压<通常为+5V>,B为负电压时<通常为0>,表示信号"1";反之,A为负电压,B为正电压时表示信号"0"。RS485/422允许通讯距离可达到1200米,采用合适的电路可达到2.5MB/s的传输速率4。综上比较分析,方案二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测量距离远的优势,选择方案二。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3.1 框图3.1.1 总体框图图3.1 系统框图系统硬件电路图图3.1为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整体框图,主要由主机和从机两部分构成,主机和从机由RS-485总线连接,主机外接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和声光报警装置。3.1.2从机系统框图图3.2 从机系统框图图3.2是从机系统框图,温度检测点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送到传感器,经放大后送入A/D转换芯片转化为数字量,然后送入单片机。3.2 从机部分3.2.1温度信号的获取与放大<1> 电路的设计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所以通常将其放在电桥桥臂上,温度变化时,热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被送到仪器放大器AD620的输入端,经过仪器放大器放大后的电压输出送给A/D转换芯片,从而把热电阻的阻值转换成数字量。电路原理图如图3.3所示。对信号放大,我们使用了低价格、高精度的仪器放大器AD620,它运用方便,可以通过外接电阻方便的进行各种增益1-1000的调整。其增益计算公式为:图3.3 热电阻测温电路原理图2温度值计算过程:由于A/D检测到的模拟电压值,计算可到的RT值,然后利用如下公式求出温度值:其中,5实际测量中,为提高测量精度,我们分两挡进行测量,当温度处于0210时,继电器J2所在桥臂电阻为,继电器J1选择AD620的反馈电阻R5,温度处于195400时,控制继电器J2将电阻R31串接上,并相应控制继电器J1选择R6做为AD620的反馈电阻,在切换桥臂电阻时同步改变放大倍数,从而达到自动改变量程6,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3 所用器件的介绍Pt100: Pt100的国际测温标准为:-40+450,可选环境温度为:-4070,精度为:±0.1,完全符合要求。且安装尺寸小,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可焊SIP封装。3.3模数转换单元<1> 电路的设计A/D转换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确度,题目要求分辨率达到0.1,由于本系统测量的是温度信号,响应时间长,滞后大,不要求快速转换,因此选用12位串行ADMAX186。MAX186是美国MAXIM公司设计的12位串行A/D转换器,其部集成了大带宽跟踪/保持电路和串行接口,转换速率高且功耗低,特别适合对体积,功耗和精度有较高要求的便携式智能化仪器仪表产品。MAX186具有12位的分辨力,其基准电压为4.096V,故最小分辨电压为,能分辨的最小温度变化为,能达到题目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精度,可以直接采用16位AD转换器,也可以采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来提高测量分辨率7。系统采用了后一种方法。所谓过采样技术是指以高于奈奎斯特频率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也就是说当ADC以高于系统所需采样频率fs的速率对信号采样时,能增加有效位数。每增加一位分辨率,信号必须被以4倍的速率过采样,即其中w希望增加的分辨率位数;fs初始采样频率要求;fos过采样频率。图3.4 模数转换电路原理图假设每秒钟输出一个温度值1Hz。为了将测量分辨率增加到16位,按下式计算过采样频率,即:因此,如果以fs=256Hz的采样频率对温度信号进行采样,则将在所要求的采样周期采集到足够的样本,对这些样本求均值便可得到16位的输出数据。为此,先累加将256个连续样本加在一起,然后将总和除以16。这样得到的结果便是16位的有效数据,增加了4位有效数据。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后,新的AD分辨率计算如下:最小分辨电压=这样,可以测量的最小温度变化为,在采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的情况下,用同一个12位ADC可以测量的最小温度变化为0.0061,就允许了以高于8的精度对温度进行测量。另外,为了减小工频信号引起的误差,我们设计了在40ms20ms的两倍时间采样,然后再取平均值,将工频信号误差滤除。2 所用器件的介绍MAX186:MAX186是美信公司推出的12位AD转换芯片,部含有采样保持电路,单5 V操作电源,转换速度为85s,具有片上4096 V参考电压,模拟量输入围为0VBEF。三线串行接口,兼容SPI,QSPI,MicroWire总线,设计精巧,工作速度快。小巧的封装体积适合在传感器中使用。MAX186有8个引脚,引脚1:+5V电源。引脚2:模拟量输入,围0VBEF。引脚3:操作模式选择,低电平为休眠模式。正常操作模式为高电平或悬空。高电平时使用部参考,悬空时禁止部参考。引脚4:参考电压,部参考为4.096V,使用部参考时此引脚对地接一个4.7F,电容,使用外部参考时,接2.5VVDD的基准电压。引脚5:接地。引脚6:数据输出。引脚7:片选。引脚8:时钟,最高为5MHz.MAX186用采样保持电路和逐位比较寄存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12位的数字信号,其采样保持电路不需要外接电容。MAX186有2种操作模式: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将置为低电平进入休眠模式,这时的电流消耗降到10A以下。置为高电平或悬空进入正常操作模式。使用参考时,在电源开启后,经过20 ms后参考引脚的47F电容充电完成,可进行正常的转换操作。A/D转换的工作过程是:当为低电平时,在下降沿MAX186的TH电路进入保持状态,并开始转换,8.5s后DOUT输出为高电平作为转换完成标志。这时可在SCLK端输入一串脉冲将结果从DOUT端移出,读入单片机中处理。数据读取完成后将置为高电平。要注意的是:在置为低电平启动A/D转换后,检测到DOUT有效或者延时8.5s以上,才能发SCLK移位脉冲读数据,SCLK至少为13个9。发完脉冲后应将置为高电平。3.3.1信号处理和显示单元(1) 电路的设计图3.5 从机单片机部分原理图信号处理及显示单元采用8051单片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它是从机的核心器件,对传感器采集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温度信号,送液晶进行显示。而且从机能够通过通讯电路将测量数据上传,接收主机数据包括系统时间信息、修正值和报警上下限进行自身信息设置。 该系统用动态扫描的方式进行显示。在硬件设计中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位选线控制是哪一位数码管有效。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动态扫描显示的原理是轮流向各位数码管送出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觉好像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动态显示的亮度比静态显示要差一些,所以在选择限流电阻时应略小于静态显示电路中的。该方案与静态显示相比,硬件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动态显示模块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在该电路中选用限流电阻为330,但一定要加上它,因为每一个段码的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为10mA-20mA。在电源电压为5V时,如果不加限流电阻,则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会有几百毫安,这样很快会烧坏发光二极管。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该系统选用共阳极数码管,这样在段码控制端口P0口为低电平时数码管导通点亮。为什么选用共阳极数码管呢?因为51单片机中或者是其它的一些集成电路中,它的灌电流要大于其输出电流,所以要选用共阳极数码管,让P0口以灌电流的方式提供驱动电流,以提高驱动能力。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用端口不能直接去驱动每个数码管的位选端口,因为51单片机的每个端口只能提供20mA的电流,如果去驱动的话,会很快烧坏单片机的端口。2 器件的介绍MCS-51: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与MCS-48单片机相比,它的结构更先进,功能更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电路单元和指令,指令数达111条,MCS-51单片机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产品10,一直到现在,MCS-51系列或其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MCS-51系列单片机主要包括8031、8051和8751等通用产品,其主要功能如下:8位CPU4kbytes 程序存储器<ROM>128bytes的数据存储器<RAM>32条I/O口线111条指令,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21个专用寄存器2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逻辑操作位寻址功能双列直插40PinDIP封装11单一+5V电源供电MCS-51以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名机",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和完善的结构,导致后来的许多厂商多沿用或参考了其体系结构,有许多世界大的电气商丰富和发展了MCS-51单片机,像PHILIPS,Dallas,ATMEL等著名的半导体公司都推出了兼容MCS-51的单片机产品,就连我国的WINBOND公司也发展了兼容C51<人们习惯将MCS-51简称C51,如果没有特别声明,二者同指MCS-51系列单片机>的单片品种。近年来C51获得了飞速的发展,C51的发源公司INTEL由于忙于开发PC及高端微处理器而无精力继续发展自己的单片机,而由其它厂商将其发展,最典型的是PHILIPS和ATML公司,PHILIPS公司主要是改善其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高速I/O口,A/D转换器,PWM<脉宽调制>,WDT等增强功能,并在低电压微功耗,扩展串行总线<I2C>和控制网络总线<CAN>等功能加以完善12。a 输入输出口8051有4组8位I/O口:P0、P1、P2和P3口,P1、P2和P3为准双向口,P0口则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口,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几个口线:P0口和P2口:电路中包含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这两组口线用来作为CPU与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和I/O扩展口,而不能象P1、P3直接用作输出口。它们一起可以作为外部地址总线,P0口身兼两职,既可作为地址总线,也可作为数据总线。P2口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口AB8-AB15,P0口由ALE选通作为地址总线的低8位输出口AB0-AB7。外部的程序存储器由PSEN信号选通,数据存储器则由WR和RD读写信号选通,因为216=64k,所以8051最大可外接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P1口: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当作为输入口时,1写入锁存器,Q<非>=0,T2截止,上拉电阻将电位拉至"1",此时该口输出为1,当0写入锁存器,Q<非>=1,T2导通,输出则为0。作为输入口时,锁存器置1,Q<非>=0,T2截止,此时该位既可以把外部电路拉成低电平,也可由部上拉电阻拉成高电平,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P1口常称为准双向口。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输入口使用时,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首先是读锁存器的容,进行处理后再写到锁存器中,这种操作即读修改写操作,象C<逻辑判断>、CPL<取反>、INC<递增>、DEC<递减>、ANL<与逻辑>和ORL<逻辑或>指令均属于这类操作。其二是:读P1口线状态时,打开三态门G2,将外部状态读入CPU。b Mcs-51的串行通信口8051单片机引脚图MCS-51单片机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口,即串行接收和发送缓冲器SBUF,这两个在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器,既可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但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发送缓冲器则只能写入不能读出,它们的地址为99H。这个通信口既可以用于网络通信,亦可实现串行异步通信,还可以构成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如果在传行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就可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接口13。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多工方式。单工方式: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因而这种传输方式的用途有限,常用于串行口的打印数据传输与简单系统间的数据采集。半双工方式: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实际的应用采用某种协议实现收/发开关转换。全双工方式:允许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但一般全双工传输方式的线路和设备较复杂。多工方式:以上三种传输方式都是用同一线路传输一种频率信号,为了充分地利用线路资源,可通过使用多路复用器或多路集线器,采用频分,时分或码分复用技术,即可实现在同一线路上资源共享功能,我们盛之为多工传输方式。串行数据通信两种形式。异步通信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它们的工作是非同步的,异步通信用一帧来表示一个字符,其容如下:一个起始位,仅接着是若干个数据位。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格式中,发送器和接收器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为了克服在异步通信中,每传输一帧字符都必须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占用了传输时间,在要求传送数据量较大的场合,速度就慢得多。同步传输方式去掉了这些起始位和停止位,只在传输数据块时先送出一个同步头字符标志即可14。 同步传输方式比异步传输方式速度快,这是它的优势。但同步传输方式也有其缺点,即它必须要用一个时钟来协调收发器的工作,所以它的设备也较复杂。串行数据通信的传输速率。串行数据传输速率有两个概念,即每秒转送的位数bpsBit per second和每秒符号数波特率Band rate,在具有调制解调器的通信中,波特率与调制速率有关。 MCS-51的串行口和控制寄存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MCS-51单片机串行口寄存器结构如图3.6所示。SBUF为串行口的收发缓冲器,它是一个可寻址的专用寄存器,其中包含了接收器和发送器寄存器,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但这两个寄存器具有同一地址99H。MCS-51的串行数据传输很简单,只要向发送缓冲器写入数据即可发送数据。而从接收缓冲器读出数据即可接收数据15。此外,接收缓冲器前还加上一级输入移位寄存器,MCS-51这种结构目的在于接收数据时避免发生数据帧重叠现象,以免出错,部分文献称这种结构为双缓冲器结构。而发送数据时就不需要这样设置,因为发送时,CPU是主动的,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图3.6 Mcs-51串行口寄存器结构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寄存器是一个可寻址的专用寄存器,用于串行数据的通信控制,单元地址是98H,其结构格式如表3.1:表3.1  SCON寄存器结构SCOND7D6D5D4D3D2D1D0SM0SM1SM2RENTB8RB8TIRI位地址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巡检系统的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