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技推广工作情况汇报.docx

    • 资源ID:231206       资源大小:18.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技推广工作情况汇报.docx

    农技推广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整合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思路,以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集成推广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为打赢粮食丰产丰收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主要做法是:一、提升农技力量,创新宣传推广手段方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通道,更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整合工作力量。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整合现代种业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站、土壤肥料、环保能源、农药检定、农机技术等9个单位,组建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展“农技升维开新局大讲堂”活动,邀请专家教授开展授课,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极大缓解了布局分散、力量薄弱、人员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问题;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得到充分体现,精准指导服务主体,超额完成复合种植任务,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二是精准服务指导。面对2021年严重秋汛,在全省率先启动“夺夏粮丰收百日攻坚行动、层层建立帮包制度,形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网格体系,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及时研判分析苗情,分阶段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带动农户将镇压、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落实到地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召开各类推进会、现场会、培训会、观摩会2198场次,培训人员142179人次。三是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充分挖掘田间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在省级媒体上宣传报道52次,营造了田间管理的浓厚氛围。创新实施“互联网+培训”模式,举办“空中课堂”云授课,围绕稳粮保供等重点内容,结合农民作息时间,多平台同步开展直播授课15期,解决群众问题500余条,服务群众累计14万人次,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及时的技术指导。二、强化技术指导,全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这一底线任务,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力军作用,提升支撑服务能力,高质量完成稳粮保供履职要求。一是做好品种选育。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紧紧依托“鲁西种苗屋“孵化基地,做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子研发,仅山东鑫丰、莘州种业两家种业企业就拥有通过国审、省审玉米自主产权品种29个、小麦品种4个,四年来,累计筛选推广小麦新品种20个,玉米新品种40个,推广面积达170万亩。其中,农大761品质指标达中强筋标准,农大753各项品质指标达超强筋标准。在今年全省优质小麦高产创建实打测产中,“农大761”平均亩产达到811.06公斤。二是做好技术指导。全方位推广镇压中耕划锄技术,在适宜地块应镇尽镇,全市共推广面积300万亩,是平常年份镇压面积的20倍左右,极大促进了小麦植株次生根喷发和春季分窠生长;创新推广“晚茬麦地膜覆盖技术模式,利用地膜增温效应、弥补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推广面积20余万亩。据高唐清平镇晚播覆膜小麦实打实收亩产759.12公斤,刷新了晚播覆膜小麦历史记录,比临近地块未覆膜的地块增产200斤。三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全省率先创新性提出小麦“一喷早三防”措施,采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措施,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科学进行指导;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市县两级专项财政资金346万元,采取应急或绿色通道等采购程序,加快采购进度,全市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1621.83万亩次,平均每亩防治达2.6次,见病麦田面积1045亩,仅占全省见病面积的0.2%,其中高唐全县没有发生条锈病,为全省打赢小麦条锈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三、转变工作思路,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实现“特色种植型”增收。一是推广“三种三收”模式。总结推广“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促进农民增加种植效益方面成效明显,目前在全市部分乡镇推广面积5000余亩,采用此类种植,小麦、玉米产量基本不受影响,香菜亩产可达1300公斤。由于香菜销售价格较高约3.5元/公斤,每亩可至少增加种植效益3500元,年景比较好的年份,收益可翻倍。二是推广大垄套种辣椒技术。在试验研究、反复比较、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确定四行小麦垄宽依次为85-25-85公分的技术要点,其中3月份将辣椒直播在85公分宽垄内,形成小麦宽垄双行套种辣椒复合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推广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该种植模式可保证小麦基本不减产,亩产干辣椒超千斤,仅辣椒一季亩效益即可超万元。三是推广特早熟黄花菜。利用现有大拱棚进行筛选试种试验,选育适合大中多层膜拱棚和日光温室栽培的“特早熟”黄花菜品种2个,利用温室栽培可实现每年3至6月、8至10月两次采摘。该品种采摘期有效避开了全国黄花菜市场采摘高峰期,并且和当地露地栽培黄花菜品种可错期上市。通过7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种植,逐步形成了现阶段可大面积推广的保护地“特早熟”黄花菜种植模式。四、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机收减损等技术。一是开展绿色防控。在全省首次成功示范推广利用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综合利用灯诱、食诱和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天敌等措施,实施面积共16000亩。使用该方式每天可释放3000亩,相比人工释放,效率提高30倍;与化学防治相比,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亩均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30ml,而且可有效降低30-50%玉米霉变率,大大提升玉米品质。二是做好机收减损。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提高机手的节粮减损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强化了新机手田间操作实训和规范作业能力,累计培训农机手1万余人次;引导农机手在小麦蜡熟期或完熟前期进行收获,改变了以往成熟期达到95%甚至100%成熟才进行收获的习惯,大大降氐了落粒损耗,据全市109个涉农乡镇采样数据分析,全市小麦平均损失率为1.11%,初步估算,损失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市就能挽回粮食6万余吨。宣传玉米迟收增产技术,引导农民在玉米完熟期收获,充分延长灌浆时间,在玉米成熟后推迟8-10天收获,每亩可增产50公斤左右。

    注意事项

    本文(农技推广工作情况汇报.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