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232390       资源大小:57.9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docx

    刘畅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方案课程祖国统一大业教案课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第六单元第22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承新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关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明确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搜集、运用史料,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2、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御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概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含义。2、学会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步骤及其意义。3、学会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相关史实,分析台湾回归祖国的阻力,探讨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法,提高学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获取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香港、澳门、台湾百年来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沧桑巨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担负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使命。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解决台湾问题、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3、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是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隙,香港、澳门的PI归,洗刷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开创了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学习目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事实以及“一国两制”提出的伟大构想,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学情分析高一的孩子,相对初中来说,理解力以及对教材的把握等都有一定的提高,要注意对高一学生的引导。重点、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及其成功实践。2、难点: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在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图片、视频、材料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课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导入新课余光中乡愁导入2讲授新课:以余光中的几次回大陆为主线进行讲授3课堂小结4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L统一之由活动目标知道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解决问题通过材料知道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技术资源图片,文字材料常规资源课本活动概述(一)统一之由香港问题,可谓是经历了近现代史的一个过程,而且香港问题也是近代遭受屈辱的一个缩影。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明确提出英国割占香港岛;在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出现了这样的条款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的瓜分狂潮中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国强行租借新界。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租期为99年,展拓专条生效日期为7月1日,因此香港要在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问题,葡萄牙人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来到了中国南部沿海,在1553年借口曝晒一些违禁的货物,强行进入澳门。到了1887年时,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借此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而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1895年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了台湾,从此开始了它50年的殖民地岁月。直到1943年开罗宣言中对战后世界重新进行安排,明确提出,到了1945年将台湾交还中国。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台湾问题,是从49年开始的。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维持所谓的中华民国造成台湾分离。师: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大家发现了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本质上区别了吗?生:台湾是解放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而港澳问题是殖民侵略问题。师:因此我们说港澳问题是国际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教与学的策略讲授法、演示法。反馈评价学生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活动目标教学活动2:统一之策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提出的过程及意义解决问题学生掌握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技术资源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视频常规资源教材、图片活动概述教师过度:师:通过乡愁这首诗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归家之情,那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令诗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写下乡愁22年后的他,终于得偿所愿。1992年余光中的双脚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这一天他阔别祖国己经43年了。这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回顾他第一次回家的旅程中说道,他之所以能够同家得益于一项伟大政策的实施。什么政策呢?生:一国两制。师:针对“一国两制”你有哪些问题想要关注呢?生:一国两制的含义、提出的过程、原因?生回答。教师总结:含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中一个国家是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过程:雏形: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迈出了和平统一的第一步。萌芽: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确立: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一国两制”收录,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运用: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解决。实行原因:因为港澳与大陆社会制度不同,倘若改变港澳现行制度会给改革带来阻力。一国两制既可以保证一个中国的前提,又充分尊重了港澳历史与现实情况,有助于维持港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同时也避免了战争的灾难。教与学的策略讲授法,创设情境,反馈评价通过视频、文字等资料,学生对一国两制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学活动3:统一之果活动目标知道香港、澳门的回归史实解决问题通过材料知道香港、澳门的回归之路技术资源图片,文字材料常规资源课本活动概述(三)统一之果对于一国两制大家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得益于一国两制回家的余光中老先生却不是很了解。2000年72岁的余老再次回到故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92那个时候回到大陆,要得益于一国两制,但当时对于一国两制原则不了解,而且持怀疑态度。接下来他又说但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我更明确和了解了这一政策余老说的两件事指的哪两件事?生:香港、澳门的回归。师:关于港澳的回归,你又知道哪些内容呢?哪一年回归的?生:香港1997、7、L澳门1999、12、20.师: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制度的可行。然而回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以香港为例,一同来感受收复之路的曲折与艰辛。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构想之后,就开始与英、葡进行了长期谈判,分别于1984、1987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明确阐明中国将在1997、1999收回港、澳。在一国两制提出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与英国进行了22次正式谈判,无数次的非正式接触,最终才达成共识。情景创设:学生根据图片结合所了解的史实进行情景模拟,感受谈判的曲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这是邓小平当年会见撒切尔夫人时的场景,请大家1 .结合国情,人物个性阐述理由,表明态度。2 .就对方观点提出反驳意见,史论结合。师:毛泽东曾经送给邓小平“钢铁公司”的称号,而撒切尔夫人在国际政坛上被誉为“铁娘子”,并且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这样的两个人坐在一起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教师总结:在这里给大家看一段当时谈判时的视频,这也是中英谈判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在观看中大家体会一下作为中国的钢铁公司,邓小平他的态度和你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插入视频。问题一: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法律依据:国际法规定,中英联合声明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发表。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香港胜利回归的历史意义:(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2)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3)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4)香港的回归,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或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和平的范例,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香港问题的解决对于澳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与学的策咯讲授法、演示法。反馈评价学生对香港、澳门、回归之路有一定的了解。活动目标教学活动4:统一之望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史实解决问题通过材料两岸关系的发展技术资源图片,文字材料常规资源课本活动概述(四)统一之望教师总结: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归了,余老先生的乡愁解决了吗?2008年80岁高龄的他回到故乡南京,度过了80岁的寿辰。接受采访时,在被问及作为两岸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时南京,度过了80岁的寿辰。接受采访时,在被问及作为两岸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对两岸关系发展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说道“交流与希望,我更希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J是什么让他看到了交流与希望的呢?(1)70和80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在70、80年代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学生阅读教材,由一学生导读,其他同学思考。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政策。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 90年代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气象和困境中国共产党一直希望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但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不过,民间交流取得很大进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主要表现在: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随后,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实现“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台湾当局却逆历史潮流而行,积极推行“台独”,使两岸直接“三通”不能实现。(3)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目前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台独无法阻止两岸的交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热烈欢迎。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连战一行。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习马会”坚持“九二共识”,2016年11月1日北京“习洪会”重申“九二共识”。(出示图片)合作探究: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哪些不利因素?1 .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2 .国际反华势力,美国、日本等。台湾问题解决的有利因素:1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3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4两岸民间团体、高层领导交流的发展。5国际对“一个中国”的公认。反馈评价学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评价量规其它参考书备注祖国统一大业教学反思关于本课,在备课之前,做了一定的备课资料,在视频、图片等资料的选取上等。在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以及课堂时间的掌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应该再丰富一下教学内容,多播放一些视频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