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1蛮力法与分治法应用.doc
实验项目1:蛮力法与分治法应用1、 目的与要求:实验目的:了解蛮力法和分治法的根本思想,学会运用蛮力法和分治法解决实际系统设计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实验要求:用蛮力法实现选择、冒泡排序,或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等问题任选其中之一。用分治法实现合并排序或快速排序。要求写出算法的伪代码描述,并编写程序实现之,相关算法放在函数内实现,主程序给出测试用例,要设计足够多的相关测试用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注意观察程序执行结果和运行的时间。实验报告要求给出问题定义与算法的伪代码描述,程序设计的代码,算法的测试用例与结果,并分析算法的时间效率,回答指导书中的思考题。2、 实验内容:2 用分治法实现快速排序、合并排序算法。本实验主要是用分治法实现合并排序,快速排序程序等。 合并排序算法描述:MergeSort( A0.p-1) / input 待排序数组 A0.n-1 / output 非降序排列的数组 A0.n-1if ( n>1 ) /至少有2个元素Copy A0. n/2-1 to B0. n/2-1; Copy An/2.n-1 to C0. n/2-1; MergeSort( B0. n/2-1 );MergeSort(C0. n/2-1t);Merge (B, C, A); /复制回数组a 快速排序算法描述: QuickSort( A1. r ) if (l<r) s=Partition( Al,r ); / s 是分裂位置QuickSort ( Al.s-1 ); /对左半段排序QuickSort ( As+1,r); /对右半段排序 Partition ( Al.r ) p=Al ; i = l; j = r + 1;repeated repeated i=i+1; until Ai> p / 将>= x的元素交换到左边区域 repeated i=i+1; until Ai> p / <= x的元素交换到右边区域 Swap( Ai, Aj ) Until i>j Swap( Ai = aj );Swap( Al, Aj ) return j;要求先给出算法的伪代码,然后用C+或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之,并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测试用例要求达到30个数据以上,或程序生成100个以上的数据,验证并说明程序的正确性。上述实验项目是一般要求,的如学生水平较高,上述这些程序已经掌握,可以设计其他难度较高问题的算法和程序。如:hanoi 塔问题。最后要求结合实验体会,分析算法的时间效率。实验思考题:1、蛮力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适用什么情况? 2、分治法的根本思想是什么?适用什么情况?说明分治法的优点 和局限性。实验代码:#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line void Swap(int &x,int &y) /交换x,yint temp=x;x=y;y=temp;int Partition(int a,int p,int r)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局部/Partition 以确定一个基准元素aq 对子数组ap:r进展划分int i=p,j=r+1;int x=ap;/一局部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局部的所有数据都要小while(true)while(a+i<x&&i<r);/将<x的元素交换到左边区域while(a-j>x);/将>x得元素交换到右边区域if(i>=j) break;Swap(ai,aj); /交换ai,ajap=aj;aj=x;return j; /返回划分点void QuickSort(int a,int p,int r) /利用递归进展快速排序if(p<r)int q=Partition(a,p,r); /Partition返回划分点j,此处使q=j q为分裂点QuickSort(a,p,q-1);/对左半段排序QuickSort(a,q+1,r);/对右半段排序int main() int len;cout<<"请输入数组长度: "cin>>len;int *a=new intlen; /动态生成一个长度为len的数组cout<<"请输入一个数组: "for(int i=0;i<len;i+) /输入数组cin>>ai;QuickSort(a,0,len-1); /对数组进展快排cout<<"排序后的数组是:"for(int j=0;j<len;j+)cout<<aj<<" " /输出数组cout<<endl;delete a; return 0;测试结果图:图1:图2:图3:30组数据测试图:合并排序代码: /递归实现合并排序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 = 10,5,9,4,3,7,8; int b7;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Merge(Type c,Type d,int l,int m,int r);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MergeSort(Type a,int left,int right); int main() for(int i=0; i<7; i+) cout<<ai<<" " cout<<endl; MergeSort(a,0,6); for(int i=0; i<7; i+) cout<<ai<<" " cout<<endl;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Merge(Type c,Type d,int l,int m,int r) int i = l,j = m + 1,k = l; while(i<=m)&&(j<=r) if(ci<=cj) dk+ = ci+; else dk+ = cj+; if(i>m) for(int q=j; q<=r; q+) dk+ = cq; else for(int q=i; q<=m; q+) dk+ = cq;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MergeSort(Type a,int left,int right) if(left<right) int i = (left + right)/2; MergeSort(a,left,i); MergeSort(a,i+1,right); Merge(a,b,left,i,right);/合并到数组b /复制回数组a for(int g=left; g<=right; g+) ag = bg; 测试结果图:图1:图2:图3:30组数据测试图:分治法的根本思想:任何一个可以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都与其规模N有关。问题的规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题所需的计算时间也越少。例如,对于n个元素的问题,当n=1时,不需任何计算;当n=2时,只要作一次比拟即可排序好;当n=3时只要做3次比拟即可,。而当n较大时,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处理了。要想直接解决一个规模较大的问题,有时是相当困难的。适用什么情况?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2)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假如干个规模较小的一样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3)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4)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上述的第一条特征是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满足的,因为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一般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条特征是 应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数问题可以满足的,此特征反映了递归思想的应用;第三条特征是关键,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决于问题是否具有第三条特征,如果具 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特征,而不具备第三条特征,如此可以考虑用贪心法或动态规划法。第四条特征涉与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如此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法较好。说明分治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将待求解的问题分解成假如干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分治法中子问题相互独立。局限性:分治法中对于每次出现的子问题均求解,导致同样的子问题被反复求解,故产生指数增长的时间复杂度,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