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实验报告_RLC电路特性的设计研究.doc

    • 资源ID:23298       资源大小:14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报告_RLC电路特性的设计研究.doc

    实 验 报 告RLC 电路特性的研究实验目的1. 通过研究RC、RL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加深对电容充、放电规律,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及震荡回路特点的认识。2. 掌握RC、RL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 用实验的方法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利用幅频曲线求出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实验原理1 RC、RL、RLC暂态过程<1> RC串联电路在由R、C组成的电路中,暂态过程是电容的充放电的过程其中信号源用方波信号在上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E,其对电容充电;在下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为零,电容对地放电充放电过程中的回路方程分别为通过以上二式可分别得到、的解。半衰期<2> RL串联电路与RC串联电路进行类似分析可得,RL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t及半衰期分别为<3> RLC串联电路在理想化的情况下,L、C都没有电阻,可实际上L、C本身都存在电阻,电阻是一种耗损元件,将电能单向转化成热能。所以电阻在RLC电路中主要起阻尼作用。所以根据阻尼震荡方程可以三种不同状态的解,分别为欠阻尼、过阻尼和临界阻尼。2 RC,RL电路串联稳态当把正弦信号输入串联回路时,其电容和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的幅度随输入电压的频率是等幅变化。而电压幅度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幅频曲线,相位随频率的曲线称相频曲线。3 RLC谐振在 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由于三个元件之间存在相位超前和滞后的特性,所以当电压一定并满足一定的频率时,使得电路中的阻抗达到最小时电流将达到最大值,此时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计算1、RC暂态测量频率电阻电容半衰期1.012kHz1000.00.102F76.00理论值: = 70.70相对误差: 6.97%2、RL暂态测量频率电阻电感半衰期1.012kHz1000.028.0mH24.00理论值: = 19.40相对误差: 19.13%3、RLC暂态测量测量得: L = 28.0mH C = 1.060 R = 6984.0理论值: 10279.1相对误差: 47.18%该误差将在后面讨论4、RLC谐振电路测量 峰值时,f = 27.42kHZ,U=3.80V,UL=0.96V,Uc=1.28V R=1000,L = 28.0mH,C=1.060nF由UR和R计算可得电流。编号f / kHz编号f / kHz116.600.7760.7761127.483.803.80217.150.8320.8321228.453.683.68318.210.9280.9281329.223.443.44420.001.161.161429.793.323.32521.251.361.361530.313.123.12622.181.551.551631.452.882.88723.142.002.001732.022.642.64824.962.762.761832.602.402.40925.973.323.321933.052.322.321026.723.643.642033.852.082.08作电路电流峰峰值与电源信号频率的关系图:测量得谐振频率为 27.42kHz左右理论值 = 29.21kHz相对误差: 6.5%由 可得下表编号f / kHz编号f / kHz116.600.204-1.3651127.481.0000.000217.150.219-1.3501228.450.9680.252318.210.244-1.3241329.220.9050.439420.000.305-1.2611429.790.8740.508521.250.358-1.2051530.310.8210.608622.180.408-1.1511631.450.7580.711723.140.526-1.0171732.020.6950.803824.960.726-0.7581832.600.6320.887925.970.874-0.5081933.050.6110.9141026.720.958-0.2912033.850.5470.992作电流与信号电压相位差与电源信号频率的关系图:实际上应该在10kHz到300kHz的范围内在测量几组数据,这样会使图像更加平滑漂亮。对实验结果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很明显,从本实验的多个步骤中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的大小可以看出这个实验实际要测准是很难的,下面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1. 在RC和RL电路用示波器测量半衰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示波器的示数的最小变化量较大,例如示数现在是76.00,稍微受一点干扰就会变成74.2,并且不会变到这两个值的中间去,也即是示数的跳跃比较大;2. RLC暂态测量的步骤得到了最大的相对误差,这主要是由于电路中C和L的内阻所造成的,所以应该加大电阻箱的阻值使得C和L的内阻影响达到最小。3. 在RLC的谐振测量中,读C和L的电压峰峰值时可看出,示波器的示数总是变换不断,并且这变化的差值还不小,这使得电压峰峰值的测量有较大的误差;思考题解答1、在RC暂态过程中,固定方波的频率,而改变电阻的阻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而改变方波的频率,会得到类似的波形吗?答:根据RC电路的特性可得公式, 因此当R发生改变时,会产生不同的波形,而当改变方波的频率时,会影响的电容充电或放电的时间长短,可能导致C未饱和就开始放电或者放电未完就又开始充电,波形会变化,但与改变R时有不同。2、在RLC暂态过程中,若方波的频率很高或很低,能观察到阻尼振荡的波形吗?如何由阻尼振荡的波形来测量RLC电路的时间常数?答:当频率很高时,方波的周期就会很短,如果其小于RLC电路的时间常数,就无法观察到阻尼振荡的波形了。反之,频率很低时,其周期就会很长,可以观测到振荡波形。要测量时间常数,在幅值最大的第一周期测量,然后计算。3、在RC、RL电路中,当C或L的损耗电阻不能忽略不计时,能否用本实验测量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答:不能,因为C或L中的内阻会改变电路中R的值,所以测出的结果就会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4、根据RLC串联谐振的特点,在实验中如何判断电路达到了谐振?答:RLC串联电路当达到谐振时,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之和应为0,所以在电阻两端加一电压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当其电压与电路总电压相等时,电路就达到谐振了。5、串联谐振时,电路和电感上的瞬时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若将电容和电感接到示波器的X和Y轴上,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当时,整个电路产生谐振,此时,而电感与电容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将电容和电感接入示波器则图形为。总结与感想我们现在正是大二上学期的电院学生,正在学习电路分析,所以当我看到有这个物理实验是就毫不犹豫地选了它,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对电路分析中的一些结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我也碰到了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助教老师也对我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最后,感谢助教老师在实验中对我的帮助!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报告_RLC电路特性的设计研究.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