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2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ppt
1,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要点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3、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4、西蒙的决策理论,2,1 早期的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管理学章2,三.西方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1、群众认可;2、内聚力;3、领导能力;4、危机意识。,四.管理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 国富论 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查尔斯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 利润分享制度 罗伯特欧文 生产中要重视人,3,2 近代管理发展与管理学的确立,管理学章2,一.企业成长与管理运动,1.美国铁路企业的迅速成长.产生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提供了管理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2.亨利普尔发表的有关论文奠定了管理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3.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直接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学的形成.,4,管理学章2,三次高潮:第一次:1911年美国东方铁路公司涨价的意见听证会和1912年美国国会为泰罗举行的听证会;“科学管理”被首次公开宣传;第二次: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改组,采用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靠管理而不是靠技术使公司转危为安并发展壮大起来;第三次:霍桑试验,开辟了管理研究新思路。,5,2 近代管理发展与管理学的确立,管理学章2,二.近代主流管理理论及其贡献,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4、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5、管理科学理论,6,管理学章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简介:尊称:“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2),2.科学管理理论:研究重点: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著名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泰罗制的核心)“铲掘实验”“金属切削实验”,7,管理学章2,2.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合理的薪酬;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计划部门:1.进行调查研究;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操作方法和工具;3.拟定计划,发布命令,并依据标准进行有效控制。,8,管理学章2,2.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评价:贡献: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局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基础。局限:“经济人”假说;局限于作业管理。,9,管理学章2,卡尔.乔治.巴思:数学家,泰罗亲密合作者,为其时间研究、动作研究提供许多数学方法和公式。亨利.甘特: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亲密合作者.1.创建了“甘特图”;2.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3.重视人,强调“工业民主”。吉尔布雷斯夫妇:工程师和心理学博士,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注意人的因素,毕生致力于研究通过减少劳动中的动作浪费来提高效率,称为“动作专家”。,3.泰罗追随者的贡献:,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0,管理学章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1.法约尔简介:尊称:“管理过程之父”主要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2.管理过程理论:企业的基本活动:,11,管理学章2,2.管理过程理论:管理活动的五种职能:,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管理的14项原则: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法约尔跳板.,12,管理学章2,小结:,泰罗研究:“车床前的工人”,重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法约尔研究:“办公桌前的总经理”,重点:管理过程,一般管理理论。,13,管理学章2,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1.韦伯简介:尊称:“组织理论之父”主要著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2.韦伯的主要观点: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组织的本质在于存在一套支配人行为的特殊规则;理想的组织模式:官僚制.,3.评价:该组织体系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14,管理学章2,古典管理理论小结,泰罗:以新教徒的执着和认真,把企业管理导向科学;法约尔:以高瞻远瞩的睿智,构建了管理学的宏观大厦;韦伯:以哲学家的冷峻和严密,创立了组织理论.,15,管理学章2,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1.霍桑实验:实验背景:,霍桑工厂是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的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什么待遇很好却效率很低?,1929年,Mayo率领哈佛研究小组到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管理试验。,16,管理学章2,1.霍桑实验:实验内容照明试验,背景:认为工人的疲劳和单调感导致生产率下降。目的:照明度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实验组VS对照组 实验组:照明增加,产量增加;照明下降,产量也增加,甚至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对照组:照明不变,产量也在增加。,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17,管理学章2,1.霍桑实验:实验内容:-继电器装配试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目的:研究工作条件的变动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挑选了六名女工,改变各种工作条件,休息条件和奖励 办法。产量不断地增加。,原因:(举办者)改善了材料供应情况和工作方法;减少了工作天数,减轻了工人的疲劳;改变了休息时间从而缓和了单调性;改善了监督方法,使工人改变了工作态度。,(女工)我们有一种实验的紧张感;实验中没有人监视我们,说闲话没有人叱责;你们对我们的健康很关心,我们有一种满足感;什么事都同我们商量,我们感到被尊重、被认同。,18,管理学章2,1.霍桑实验:实验内容:-访谈试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目的:了解如何获取职工内心真正的感受,以帮助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结果: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事。访谈者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19,管理学章2,1.霍桑实验:实验内容:-群体试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目的:以集体计件工资制进行刺激,企图形成快手对慢手的压力来提高生产效率。结果: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原因:深入调查发现为维护群体利益,他们自发形成一些规范。如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也不能干的太少;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20,管理学章2,2.梅奥见解: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外,存在“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提高工人的满意度。,著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思考:什么是“霍桑效应”?,21,管理学章2,3.行为科学的发展:马斯洛,1954年激励与个性:需求层次论 麦格雷戈,1960年企业的人的方面:X和Y理论 赫茨伯格,1959年,双因素论 佛鲁姆,1964年工作与激励:期望理论 麦克莱兰,成就需要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22,管理学章2,管理科学理论,1.含义:(教材),2.特征:,、以决策为着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依靠计算机运算。,3.贡献:,、科学技术的引入和运用;、决策理论的萌芽;、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23,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章2,一.决策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和詹姆士马奇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科学化;决策以“令人满意”为准则。,24,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章2,一.决策理论学派,3、为什么要选“令人满意”为决策准则?,“最优化”准则的前提:1、决策者能了解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决策者能制定出所有的全面的行动方案;3、决策者能准确计算每个方案未来的执行结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1、人们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2、资源和时间的有限性;3、未来的不确定性。,25,管理学章2,小结:,26,本章重点和难点:,1.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4.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5.管理科学理论;6.决策理论.,管理学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