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浅谈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的路径.docx

    • 资源ID:240719       资源大小:18.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的路径.docx

    浅谈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的路径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学校亟须社会各方对教育资源的支持。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明确指出“学校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实践性课程,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场域、劳动活动、劳动工具等支撑,因此,劳动教育资源除来自校园内的课程内容资源、活动场馆、专职教师外,更多来自校园外的家庭、社会、社区、企业等适合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景、场馆、课程、兼职教师等。统筹各类社会资源,科学合理地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积极探讨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资源建设路径,是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要务。一.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分类按照资源的空间分布和使用权限划分,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可分为校园、“家园”“社园”三个维度。校园是劳动教育资源的主阵地。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校园是开展劳动教育最便捷的地方,也是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主阵地。校园内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挖掘。1 .学科资源。学科资源是劳动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包括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等纸质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及教师资源,以及各学科教材中渗透的劳动教育内容。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除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外,还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2 .场地资源。利用校园空地开发的种植类场她,如校园农场、空中农场、智慧农场、一米菜园等。相较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或郊区学校校园内可开辟种植劳动场地的资源优势更突出。3 .场馆资源。校园内的创客教室、科技馆、博物馆、耕读馆、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等各种场馆,都是劳动教育可利用的资源。4装备资源。根据劳动教育教学需要而建设的专业化劳动教育装备教室,如电工室、木工室、金工室、陶艺室、烹饪室、缝纫室、创意制作室等。“家园”是劳动教育资源的重要支撑。家庭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主要指家长支持、指导孩子开展持续性的家务劳动,既包括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劳动,也包括孩子为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主动提供的力所能及的生活服务劳动。“家园”劳动教育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挖掘。01.家长资源。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和日常生活劳动技能指导,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劳动教育资源。同时,家长还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科技精英、商界人士等,这都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02.自理劳动资源。一般指对家中书柜、书桌、衣橱、鞋柜等定期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的劳动活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理劳动内容也会随之增加。03.服务他人劳动资源。孩子主动为家庭成员或亲友提供烹饪与营养、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端茶倒水的服务劳动。“社园”是劳动教育资源的重要拓展。“社园”包括经省市级教育部门评审认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及学校周边的农场、企业、社区等,是开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手工劳动、现代制作等生产劳动的主要场所。其中,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她是中小学开展生产劳动的专业化场地。校园、“家园”“社园”三个维度的劳动教育资源,基本上满足了中小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教育内容的需求。二.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建设路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学校是主导者,家庭和社会是重要的参与者。学校作为主导者,首先必须站在“五育”并举的高度,把劳动教育资源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进行系统性布局。搭建资源开发的平台与机制。学校积极主动与家庭、所在社区、校园周边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等广泛联系,寻求劳动教育资源支持。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前提下,学校组建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组,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形成家校社协同的资源建设平台。学校也可以根据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分别成立劳动教育资源研发组。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津洋口小学,分别成立了劳动教育教师组、家长组、非遗组。教师组负责设计学生的家庭劳动清单,组织开展劳动课程教学;家长组在学生家长中征集特色劳动技能能手,开展班本劳动课程;非遗组根据学校文化特色优先选择剪纸、土家刺绣、清江奇石贴画、竹箓编制等非遗传承人作为劳动教育特聘教师,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每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一些劳动教育资源,如家长资源、学科资源、小菜园、小农场、各种功能室等,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劳动教育资源。津洋口小学在校内开发了两个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叮咚生活”劳动实践区,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各开出详细的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开辟“东篱田园”农耕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负责一块区域,由各班自主种植,不同季节时呈现出不同的劳动景象。统筹整合相关资源。在学校开发组统一协调下,从学科资源、场域资源、活动资源、师资资源等几个方面,统筹整合相关资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所用。1 .学科资源整合除劳动教育教材外,其他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劳动项目整合学科资源。2 .场域资源整合根据学校开展生产劳动、劳动周活动的主题课程需要,学校主动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共同开发劳动课程,共同完成劳动教学活动,将成为生产类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常态。3 .活动资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科技节、劳动节等活动都是劳动教育资源,可以围绕劳动教育主题,从内容、课时、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活动资源。4 .师资资源整合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除安排专职劳动课教师外,还可以邀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如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以及社会贤达、能工巧匠、非遗大师、志愿者、高校优秀大学生、文体工作者等。高站位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因校制宜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是凸显学校劳动教育特色的有效举措。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应该从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高度出发,进行顶层设计,整合相关资源,为学校形成“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新生态服务。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的“两个注重”。新时代劳动教育资源既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又要注重体现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体验。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非遗资源等引进劳动教育资源中,拓宽劳动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劳动精神。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提高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创新应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学校高度重视和积极主导下,形成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通过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统筹规划相关资源、高质量开发校本资源等流程,建设劳动教育资源体系。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的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