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函数 教学反思.docx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一段话:茫茫题海,苦苦寻觅,用尽浑身力气,到头来只不过心发慌,泪成行,无处话凄凉,怪只怪题海无边何处是岸?的引导下开始的,这段话道出了无数高中生面临的一种困境:在学习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题后,仍然觉得知识是散乱的。部分学生在考试时经常会头脑中一片空白,无法联想到曾经做过的类似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思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解题(尤其是高考题)时能联想到教科书中已经学习过的数学模型(代数的和几何的),将所要求解的新问题看作是曾经解决过的旧问题的拓展,克服面对新题、难题时的恐慌心理。第一道例题(教科书第104页习题5改编)2x+y-20,1.已知T-2y+40,3xy30.(1)求2x+3y的最大值、最小值;(2)求V+y2的最大值、最小值;(3)求上的最大值、最小值。x+1设计第一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能够迅速用Tl-NSPireCAS图形计算器画出可行域,作出线性目标函数,平行移动目标函数观察Z的取值变化,寻找最优解,求出最优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自己归纳出利用图形计算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1.画、2.移、3.求、4.答);设计第二问的目的在于,将线性目标函数换成了二次的,这个时候又该如何去移动目标函数呢,通过TI-NSPireCAS图形计算器画出目标函数这个时候显示的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J的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看成是以原点(0,0)为圆心,互为半径的圆与可行域有公共点时半径平方的最值问题;(或者看成是可行域中的点(x,y)到原点(0,0)连线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实质就是半径的最值问题);设计第三问的目的在于目标函数再次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个分式,通过变形Z=)'一"-让学生联想到-(-D之前学过的斜率的计算公式,让他们明确此时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看成是可行域中的点(x,y)到点(-1,0)连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或者将目标函数变形成"-y=-z,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看成直线与可行域有公共点时,斜率的最值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行去探索目标函数代表的几何意义,通过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更加准确找出最优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随后的练习题:(教科书第91页第1题(2)改编)5x+3j15,若x,y满足约束条件,yx+l,x-5y3.(1)求f+(y-2f的最大值、最小值;(2)求上取值范围;X通过练习(1),学生们会发现目标函数V+(y-2)2=(7)2过点(_2,T)和(3,0)时,Z有最大值;此时最优解就有两个,也就是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并不一定唯一,引发争论;通过练习(2),学生们发现目标函数次-产2的斜率从2增大到+oo,然后从YO增大到-L此时zj-oo,-LD2,+OO).斜率的变化32k2J_3对应的是直线的旋转,需要考虑直线转到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寻求最优解时要认真分析。不难发现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给出的可行域都是固定,只是目标函数在动,如果目标函数的最值给定,而在可行域不固定,这样的题目又该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我们看拓展一:2x+y20,若x,y满足约束条件x-2y+40,且z=2x+3y的最小值是2,求k的值。3x-y-k0.当题目拓展时,学生是很难快速找到突破口的,这时要求老师要给予及时的、合理的引导,这道题目是目标函数最小值给定,而在第三个约束条件中含有参数%,我们先利用TI-NSPireCAS图形计算器画出由不2,x+y20,等式组x-2y+40,确定的可行域,取z=2作出直线:2x+3y=2,如下图所示:3x-y-k0.在移动直线3x-y-k=0时发现:当且仅当直线3x-y-k=0经过点(LO)时,Z有最小值2,满足题意,此时女的值为3;而接下来给出的练习题:2,x+y20,若x,y满足约束条件卜一2y+40,且z=2x+3y的最大值是13,求m的值。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刚刚3x-my-30.的拓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两条直线的移动是有区别的(前者平移后者旋转),希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一区别,同时能够认清导致这种区别的本质原因(前者截距变,或者斜率变)。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的小结(线性规划常常用来解决三类问题: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距离和斜率问题);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求参数问题;)是由我直接讲出来的,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没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总结本节课自身学到了什么知识,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如何看清问题的本质,达到做几道题通一类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