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口夺粮促丰收两增两减行动计划.docx
虫口夺粮促丰收两增两减行动计划夺取粮食丰收,关键在防灾减灾,重点是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2022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麦蛎、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穗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实现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制定本计划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虫口夺粮促丰收为目标,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水稻和玉米一、二类重大病虫害防控为重点,早谋划早部署,加密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及时应急处置,坚决遏制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切实增加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尽量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和化学农药使用量。二、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根据冬前病虫基数调查,结合作物布局、农业生态条件、品种抗性、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2023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小麦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纹枯病、茎基腐、麦田杂草等在中南部部分地块偏重发生,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偏重流行趋势,对夏粮生产构成一定威胁。预计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将达1亿亩左右,其中:麦蛇2000万亩、红蜘蛛2000万亩、吸浆虫2000万亩、纹枯病1000万亩、茎基腐1000万亩、白粉病IOOo万亩、小麦其它病虫害IOoO万亩。玉米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以虫害为主。其中草地贪夜蛾迁入的时间将提前,虫量增加,范围扩大,二代粘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玉米螟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玉米穗腐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蓟马在晚播春玉米及早播夏玉米田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块大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左右。二点委夜蛾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左右。水稻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其中,稻瘟病、纹枯病中等发生,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稻蝗、稻水象甲等病虫偏轻发生,水稻胡麻斑病、白叶枯病、苗期病害(青枯、立枯)、水稻条纹叶枯病等轻发生。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中等发生,个别地块偏重发生。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将偏轻发生,个别地块中等发生。三、思想目标(-)总体思路。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以粮食主产区和病虫害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区、主要发生危害区为重点,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绿色防控覆盖率,突出统防统治,实现病虫综合防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同时,抓住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二)行动目标。确保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孳生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示范推广,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四、重点任务(-)打好小麦防病治虫攻坚战,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麦螃、吸浆虫、红蜘蛛等病虫监测预警,健全信息周报制度和病虫害预警制度,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汇报及时。抓好防控关口,组织发动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等各方面力量,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保证小麦生产安全。(二)重点攻克玉米穗期病虫难题,保障秋粮提量提质。重点开展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桃蛀螟,玉米穗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监测预警,突出抓好玉米穗期病虫防控工作,解决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穗虫、穗病、穗腐难题,实现玉米生产一控双提(控制穗期病虫害,提高产量,提升品质)。(三)统筹做好其他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实现安全生产。水稻要严防两虫两病(稻飞虱、螟虫、稻瘟病、纹枯病),密切关注稻水象甲、稻潜叶蝇、稻曲病、病毒病、立枯病等;马铃薯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黑痣病、枯萎病、疮痂病、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农区蝗虫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五、工作要求(-)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按照一体化监测、一盘棋调度、一张图指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加密布设田间监测站点,增配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补足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加大病虫害调查力度,密切跟踪、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流行动态,及时会商分析、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明确防控重点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按照病虫害监测调查数据报送要求,在发生防控关键时期,严格执行一周一报制度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情当天即报制度。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提升病虫害精准测报和防控技术水平,提高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为大面积防控和应急防控提供精准测报服务。(二)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围绕农业农村部绿色防控建设活动,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按照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标准,推进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建设。并以此为引领,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和推广,分层分级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强化宣传引导,普及绿色防控知识技能,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绿色防控的良好氛围,促进绿色防控措施推广应用,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积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技术推广与培训I,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三)积极推进统防统治。充分发挥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省级农业现代发展(植物防疫防控)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防控药剂补贴、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多种方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防治服务面积万亩以上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一批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充分发挥其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按照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标准,积极创建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同时,加快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四)全面推进科学安全用药。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推广高效环保型农药品种来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对症选药水平,强化适时、适期、适量用药和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六.保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问责考核内容,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二)强化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至悔户有T分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三)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IOO个农作物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作用,大力示范推广以生态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病虫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切实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七.行动安排(-)制定行动方案。2月份,制定印发2023年省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各地3月初以前,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二)准确监测预报。3月上旬和6月下旬组织植保机构和专家召开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对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准确预报。在全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做到监测调查全面,分析预测准确,信息报送及时,预报发布广泛,科学指导防控。(三)及时动员部署。4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分别召开小麦一喷三防现场培训会、农区蝗虫防控现场培训会、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培训会、玉米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培训会,分阶段、分作物、分区域动员安排防控工作。(四)严格信息报送。通过国家和省级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做好病虫害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报工作。3-6月实行小麦重大病虫、6-8月实行农区蝗虫、4-9月实行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控信息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五)加强督查指导。防控关键期组派工作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地防控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