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服务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docx
铅山县服务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4(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4(二)发展贡献不断增强4(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5(四)集聚效应日益显现5(五)开放水平明显提高5(六)发展环境持续改善5二、发展机遇与挑战6(一)发展的背景及机遇6(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7三、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91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92 .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同步发展93,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94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均衡发展105 .坚持区域特色与拓展空间开放发展10(三)发展目标10四、战略布局12(一)发展路径121 .项目驱动132 .城乡融合133 .业态更新134 .网点覆盖131. 一核集聚142. 两轴带动14(三)多点支撑14五、主要任务14(一)全力建设休闲旅游胜地14(二)大力打造商贸市场中心15(三)奋力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基地15(四)努力建设滴滴呼叫外包业务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六、重点领域15(一)商贸流通16(二)仓储物流18(三)电子商务20(四)数字经济22(五)现代金融23(六)会展经济24(七)全域旅游25(八)体育健康25(九)文化创意27(十)生产性服务业28七、重点工程29(一)现代服务产业培育工程29(二)试点示范引领工程30(三)领军人才培育工程30(四)品牌企业成长工程30(五)重大项目推进工程31八、保障措施31(一)加强组织建设311 .健全组织机构312 .强化组织实施321 .完善财税配套322 .加大金融支持323 .做好土地配套33(三)强化人才支撑331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332 .改善人才公共服务34(四)营造发展环境341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342 .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353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354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355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366 .强化载体支撑36编制和实施铅山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铅山服务业提质增效、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铅山高质量跨越发展,全面融入上饶主城区,建设美丽新铅山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铅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提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扭转了服务业增速长期低于GDP的状态,呈现“发展更快、业态迭代、布局合理、水平提升”新局面,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引擎。(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9.31亿元,同比增长10.8%;服务业经济总量为2015年的2.14倍,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36.8%提高到2020年的49.5%,基本完成服务业“十三五”规划目标。(二)发展贡献不断增强2019年,全县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l%,2020年受疫情影响贡献率为40.2%,服务业实现税收5.1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27.75%,成为县域税收的重要来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逐步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产业供给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45亿元,总量是2015年的4.3倍,跨境电商成交额、跨境邮件邮包均处在全省前列。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及新兴业态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重要增长点。(四)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成长,电子产业园、城市商贸综合体形成集聚效应,葛仙山旅游景点整体改造升级,集聚了旅游人气,全域旅游格局形成,河口古镇、石塘古镇、鹅湖书院、万里茶道第一镇等景区进一步提升,一批秀美乡村民宿点形成气候。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初显成效,认定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家,为全县服务业企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五)开放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和各种社会资本的规模逐步扩大,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铅山,一批跨境电商经营业主,不断拓展海外业务,铅山跨境电商邮包量、交易额列全省第一方阵,排名全市第一,服务业开放水平逐步提升。(六)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针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新兴业态,出台了促进旅游、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体育、健康、养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县上下形成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浓厚氛围。二、发展机遇与挑战(一)发展的背景及机遇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现代服务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显示,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在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转型进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可以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自然环境,其繁荣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每年国际直接投资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三分之二,金融、保险、旅游、咨询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已接近或达到70%,其中现代服务业成为其经济的主体和动力。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中央政府仍将继续支持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壮大,在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扶持。受益于政策、需求及产业链的多重利好,中国现代服务行业价值凸显,前景乐观。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我国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开发服务业等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接近30%,整体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柱。(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在40%左右徘徊,而且总体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由于城市定位和发展阶段及模式不同,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均衡现象。尽管服务业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现代服务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的说来还存在这不少问题。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制造业的过度发展导致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等。在国际服务业转移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服务业将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使服务业的全球资源达到重组和优化配置。我国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铅山县的服务业发展同样必须要有智慧经济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十四五”期间,是县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也是县域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周期,明晰服务业的总体目标,确定发展服务业的具体路径,是铅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虽然县域现代服务业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但相对其它发达地区的发展趋势而言,特别是在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县域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还明显不足,生活性服务业对改善民生和满足供给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代服务业资源碎片化严重,集聚度不够;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电子商务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传统服务业经营模式创新不足,经济外向度差;竞争机制不健全,商贸业、餐饮业等同质化竞争严重;服务业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知名度不高。总体上看,“十四五”我县服务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和提档升级期,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三、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融入上饶主城区,建设美丽新铅山”这一主线目标,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铅山的重大战略举措,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加快做大服务业经济总量,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业态提级,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能。(二)基本原则1,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发展,着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 .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崇尚绿色环保、追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导向,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3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快服务环节的分离和外包,促进我县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顺应生活消费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趋势,大力发展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开发新型服务。4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均衡发展优化发展以商贸、旅游、会展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铅山服务规模化、品牌化。全面提升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为农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强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园)建设,创新服务业功能区发展模式,既突出重点,又注重全面提升,实现服务业均衡发展。5 .坚持区域特色与拓展空间开放发展立足铅山区域特色,发挥禀赋资源优势,唱响铅山地方品牌,推广铅山美食。在此基础上,拓展服务业外向空间,加大资金、人才、管理、品牌等要素的引进,汲取先进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资源组合,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企业和品牌。积极参与全省、长三角区域服务业的分工与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增强竞争实力。(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全县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达到5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5%左右。基本形成以“一地三中心”(大美上饶西郊的休闲旅游胜地、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商贸流通中心、区域性跨境电商交易中心)为重点,各种服务业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兴旺(县城和集镇)、三区繁荣(城区、景区和园区)、连片秀丽(绕上铅快速通道板块、葛仙山景区板块、武夷山生态板块),各镇发展的服务业区域布局,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西拓的服务业强县。到2025年,基本构建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创建现代服务业“铅山”品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税收对全省税收贡献率达到6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力争达到65%,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创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综合体。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全域旅游形成气候,金融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布局布点合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健康养老、数字经济等业态年均增速快于服务业平均增速,现代服务业不断培育状大。一一品牌形象初步树立。以葛仙山、鹅湖书院、河口明清古镇为龙头,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建设华东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上饶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进服务和监管方式,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专栏1铅山县服务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19年2025年规模目标服务业增加值(亿元)75.77121.7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9.555左右质量目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540以上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3645以上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4955以上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个)36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家)918四、战略布局(一)发展路径加快发展服务业,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坚持扩大总量与提升水平、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走“项目驱动、城乡融合、业态更新、网点覆盖”的发展路径。1 .项目驱动以大项目、大平台为载体开拓服务业的大市场,既鼓励创办小企业、做精做优小项目,更着力实施项目驱动战略,植入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培育服务业大品牌。2 .城乡融合推进城乡融合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城乡融合的实现形式要通过制造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和农业的主导力量,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通过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3 .业态更新现代服务业,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要不断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新零售、智慧物流等新经济,拓宽服务领域。更适应经济双循环的新格局,寻找服务业价值洼地,大力发展区域性服务业。要通过大集聚、强辐射加快发展铅山服务业新业态。4 .网点覆盖铅山地处上饶中心城区西郊,毗邻福建武夷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320国道建成后,铅山的服务业一度被边缘化、空心化,“十四五”期间,要重振服务业,最根本的是要构建覆盖全域的商业网点布局,要主动对接上饶中心城区,要积极与闽北经济区域互联互通,形成业态多元、城乡共享、便捷惠民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二)空间布局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遵循服务业分布规律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集聚、两轴带动、多点支撑”的服务业发展格局。1 .一核集聚充分发挥河口县城的综合优势和独特功能,重点发展仓储物流、跨境电商、旅游休闲、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商务会展、品牌消费、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赣东闽北交界区域边贸服务业集聚区。2 .两轴带动依托上铅快速通道线和上分线(上饶至分水关)两轴,重点打造区域特色物流中心、两红(河红茶、红芽芋)商贸集聚区,发展与块状经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农村商贸流通业等服务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新兴服务业,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使“两轴”成为铅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秀丽长廊。(三)多点支撑统筹城乡发展,依托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景区、秀美乡村,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努力形成点状分布、特色鲜明、覆盖全域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五、主要任务(一)全力建设休闲旅游胜地常态化举办万里茶道第一镇世界城市峰会、葛仙山道教文化交流会、鹅湖书院国际论坛,充分利用“红、古、绿”旅游资源,着力挖掘红色革命基因、焕发明清古镇风韵、构建绿色生态长廊,聚力弘扬武夷山茶文化、书院文化、蒋士铃戏剧文化,群力打造黄岗山生态休闲民宿游,全力建设华东地区休闲旅游胜地。(二)大力打造商贸市场中心以两红产业(河红茶、红芽芋)为载体,打造上饶特色农产品交易集散地,以县城为核心,重点建设一批商业综合体、智慧菜市场、建材批发街、购物步行街、卫浴商贸城;以乡镇为驿站,构建辐射全域的供销网络,推进村淘等电商平台全覆盖。发展并规范一批超市、专卖店,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形成比较完善的批发零售网络。(三)奋力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基地在现有公路、铁路、水路网络基础上,继续补足交通短板,加大路网建设,加强县域与上饶中心城区交通配套,建设建材、竹藤、特色农产品等产业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物流仓储龙头企业,主动与县外相关企业之间实行战略联盟,形成以物流仓储基地和物流仓储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市场体系为基础的上饶西郊现代物流仓储基地。六、重点领域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业态,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促进县域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一)商贸流通科学谋划铅山县商业空间布局。构建完善全县“县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为核心的实体商业体系。提升县城商业功能,重点提升河口农贸市场、河口小吃一条街、休闲购物街区、水岸夜市、惠济河沿岸慢城街区,重点培育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建材市场、服装市场、图书电子音像市场等。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拓展社区定点服务、上门服务、网订店取以及邻里中心等新兴服务模式,新增24小时便民店IOO家,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在铅山设立综合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总部:综合型地区总部包括运营总部或分公司,能够履行跨地区范围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总部指能够履行跨地区范围的研发、资金管理、采购、销售、物流、支持服务等营运职能的企业总部。继续做大做优新型商贸综合体。提升商贸城、步行商业街集聚功能,做旺夜间经济,推动商旅联动消费,扩大信息消费,发展家政服务,做大品质消费。鼓励以创意设计增加消费品附加值,提高商业服务品质,营造便利、舒适的体验式消费环境。促进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畅通商品进口渠道。鼓励绿色消费,支持引导新能源汽车、环保家具、节水洁具等绿色低碳消费热点。保障基本消费,建立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和商品追溯体系,保障消费安全。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商务。招商引资,吸引知名管理和咨询服务机构入驻铅山,推动本土商务服务企业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构建功能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资产评估、会计服务、贸易结算、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信用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服务业;修编城区商业网点战略规划。提升零售业发展水平。推动零售业细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建设聚集知名商业品牌的时尚消费中心。推动批发业加快转型,建设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专业批发市场,推动农产品、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向城区外围集聚发展。促进餐饮业特色化发展,以建设华东美食之都为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实现餐饮消费时尚化和美食文化多元化。引导生活服务业规范发展,着力发展现代家庭服务业,重点支持家政服务、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等企业做大、做精、做强。支持商贸物流业有序发展,加快大型物流节点和公共物流配送设施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提升物流配送的集约化水平。完善社区商业便利消费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构建大型直销卖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公交站点、高铁、空港、公路交通枢纽创新商业开发和经营模式;深化商业与旅游、文化联动。引导流通企业在商品陈列、环境营造等方面突出文化底蕴和创意特色。加快商业技术创新。加快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支持建设商业公共服务云平台。推进商业管理创新,促进营销模式创新,鼓励商业企业开展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开展体验式营销和定制化服务。(二)仓储物流依托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和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加强第三方和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1)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创建物流枢纽节点。要引入国内一线知名品牌物流公司,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建立淘宝、京东等仓储次中心;组建区域性、拥有自主品牌的大型物流公司、仓储平台。利用武夷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的便利,建设多条快速通道,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构建高速公路对接支线,成为上饶物流枢纽重要的节点。(2)建设对接长三角、联通全国的物流枢纽节点。依托三清山机场、宁德港、上饶无水港、铁路中心站等枢纽,推进“铁水公空”多维立体运输无缝对接,打造水陆空立体化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对接上饶中心城区的铁路集装箱联运和陆港联运的仓储基地,完善货运航线运输体系和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体系,联通闽浙皖、东部沿海市场。(3)建设物流总部基地和资源要素整合平台。大力引进和培育物流总部企业,增强物流总部集聚和物流资源整合配置功能;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以物流交易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仓储次中心为载体和平台,以强化供应链管理为目标,着力构建集仓储、整理、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率先将铅山县打造成四省交界区域物流总部高度集聚和物流资源整合配置基地。构建信息平台、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等城乡配送体系,鼓励连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为城乡共同配送车辆通行提供便利,解决城乡共同配送瓶颈问题。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城乡共同配送集约化发展。重点在快速消费品、生鲜食品、药品等领域实现共同配送。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改造升级。改善农村物流服务,建立农产品产区与大型零售企业对接机制,实现从产区到零售终端的全程冷链物流直供模式。在果蔬、水产品、肉类加工食品等重点产区建立冷链物流基地。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引导制造、商贸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与大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专业市场、货运站加强协作,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加快智慧物流建设。推进落实“互联网+高效物流”工作方案,实施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建立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智慧物流园区(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建立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末端配送网络、物流分拨调度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标准化、单元化水平,提升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使用物流先进设备,推广新型物流配送模式,提高城市末端配送效率。(三)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深化各行业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线上线下互动,推进流通转型升级,加快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扶持一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围绕茶叶、旅游、中草药、农产品等特色产业领域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打造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销售终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网上销售平台,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培育一批特色电商品牌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华东大数据节点城市,形成良好基础和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战略,把铅山县建设成为全省先进电子商务中心。全力巩固和提升网络零售优势,打造电子商务升级版。大力发展社区、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电子商务强区、电子商务强镇、电子商务强村。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和体制机制,促进铅山品牌、铅山产品“走出去”,规范电商进出口业务。完善物流配套、人才培养等电商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进出口管理模式,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在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有效监管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平台和相关部门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加快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推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依托电子商务开展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支持应用电子商务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商务流程的改造与优化,推进电商多向融合和线上线下协调互动。重点推广线上网店线下消费、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经营效率。健全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电商运营管理、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物流快递、网络金融、信用认证、广告美工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建设。改善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搭建相应投融资平台,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子商务支撑保障水平。(四)数字经济建立大数据产品体系。围绕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推动大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整合和深加工。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民生领域,开展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提升大数据应用服务能力。推动大数据在农业、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组织实施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和大数据生产、转换、加工、展现平台及专用工具的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的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大数据应用产业为主攻方向,抓紧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推动信息服务业向数据服务、软件和游戏开发、互联网传媒、网络影视制作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宽领域、深层次发展,高度重视数字家庭、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领域新的智能终端发展,加快发展医疗、健身、安全类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载电子系统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培育物联网新业态,大力发展物联网数据采集挖掘、移动金融支付等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围绕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云平台安全、网络通信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与管理等,开展全面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强相关软件研发,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和信息安全服务水平,面向工业行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融入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和企业管理等重点环节,促进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五)现代金融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做大金融业总量,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强力发展新金融业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服务有效、安全稳健的普惠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打造赣东北金融服务中心。(1)着力培育金融新业态。健全“绿色金融”机制,构建绿色生态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发展“城镇化金融”,努力打造开放、多元、协调和创新的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发展“民生金融"推进铅山县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有效服务民生,拉动内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创新服务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促进地方法人机构加入票交所,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物流、航运与供应链金融,加快建设产权交易所、债务平台、农地流转交易中心;引进一批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服务机构。(2)打造以科技金融为特色的区域性专业金融市场。依托区位优势和禀赋资源,形成科技投融资机构和人才聚集、辐射周边区域的科技金融孵化地。着力建设股权资本化、智力资本化的资本集聚区,构建科技金融创新的优良环境、灵活机制;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科技服务中介”统筹协调的科技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全力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3)打造上饶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以大型金融机构后台项目为核心,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专业园区为基础,形成省市一流水平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应急响应中心;充分挖掘金融后台集聚优势,提升数字金融比重。(六)会展经济充分利用铅山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高端商务,努力将铅山打造成会展名城、论坛要地。谋划好展馆布局,加紧完善铅山城区星级酒店、旅游集散、博览会所等配套设施,打造集展会、商务、购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博览城和会展中心。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促进本土会展企业集团化发展,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规范会展市场秩序,打造一流会展环境。大力发展会展产业链,引入展台设计安装、物流、广告、营销等会展服务企业,带动商贸商务、酒店餐饮、休闲旅游、地产开发等关联产业发展。积极扶持行业品牌展会,提升服装博览会、光学博览会、糖酒食品博览会、品牌汽车展、茶博会等本地品牌展会品质。积极做精会展经济,不断提升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积极引进申办节事活动,进一步增强会展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展会和节庆赛事活动同步发展。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借力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研究所,举办长三角农产品博览会、华东林权交易论坛;利用铅山旅游资源,举办万里茶道城市峰会、鹅湖书院国际哲学论坛。健全产业链条。以展览企业为龙头,发展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饮、住宿等为支撑,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展览业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带动各类展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七)全域旅游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扩大旅游服务有效供给,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医疗养生游、水上游、乡村观光游,加快打造一批度假城市、度假区、度假酒店群、休闲民宿,创建一批山水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旅游镇(村)。大力发展自驾车房车游、森林游、商务游、购物游、会展游、研学游、文化游等新兴业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扩大铅山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加强铅山品牌宣传。推动市场宣传营销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推动旅游产品通过网络热销客源市场。(八)体育健康将体育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转向产业培育、市场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体育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创设国家级专项体育活动和赛事,激发全民健身热情,提升群众体育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体育需求和消费水平,促进体育市场尤其是体育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加快社区(村)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布局建设,启动“铅山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定期举办本地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开展城市社区运动会和乡镇农民运动会,实现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引导各类群众性体育团体规范管理、健康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积极培育电竞、球类、骑行、登山、攀岩、垂钓、击剑等具有消费引领的体育运动类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运动休闲设施建设,拓宽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渠道,尤其是针对社会关注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赛事活动、赛事转播权等核心资源的开发运作,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更多的体育精品赛事和一县一品赛事,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一批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园。发挥生态资源和中医药产业优势,推进健康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的康复医疗、卫生预防、健康体检、养生保健、家庭医生、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完善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配套服务。培育发展基层健康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治能力,积极传播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方式,推动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等健康保险产品。(九)文化创意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做精、做专、做强、做优特色行业,优化空间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文创产业的行业贡献度、产业融合度、开放包容度、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形成产业实力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劲、要素保障有力的发展新格局,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创意中心。聚焦重点行业,借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工业设计、艺术培训等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构建从数字化内容创作、应用到终端产业输出的泛娱乐产业。利用毗邻福建、浙江地缘优势,积极搭建各类设计师、设计精品的展示和推介平台,加强与国际设计品牌和理念的对接。促进产业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城镇化、旅游、农业及品质生活的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文创和智慧、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打造泛娱乐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开展文创“一村一品”建设,培育区域文创特色。优化文创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壮大人才队伍。加大高层次文创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积极培育本土优秀人才,开展“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一一大师带徒学艺”等活动,大力推进工艺和民间艺术传承人培育。依托辛弃疾、朱熹、蒋士铃等文化名人,打造“鹅湖文创讲堂”、“鹅湖书画院”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智库,造就一支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队伍。扩大对外交流,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化,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继续办好河红茶文化节、铅山美食节、文创博览会等重点会展平台,提升“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产业化”水平,提高会展对文创产业的影响力与带动力,深化铅山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文创交流合作。依托信息产业园、直播平台,重点打造游戏产业。城区KTV、休闲会所,要转型戒奢,向量贩式KTV、大众公共服务方向转变。充分盘活城区信江水系,开发水上娱乐项目;充分利用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的禀赋,打造市民休闲新业态。铅山在慢城生活的构造中,要切合市民休闲需求,对老城区进行简单纯粹生活的重塑,在此过程中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广的传统美食、工艺等符号,以呼唤个性,强调个人归属感,同时使城区以慢节奏、休闲态实现绿色发展。在城市老街区,重点建美、建好辛弃疾公园、惠济河公园,在新城区再造2-3个文化主题公园。(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打造经济升级版,围绕对接经开区主导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