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培训资料.ppt
RFID射频技术基础培训,-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使用领域,1、物流: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递 2、零售: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 3、制造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 4、服装业: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 5、医疗: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 6、身份识别:电子护照,身份证,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7、防伪: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8、资产管理: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电子标签的使用领域,9、交通: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 识别等 10、食品: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 11、动物识别: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 12、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 13、汽车: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 14、航空: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 15、军事: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16、其它:有待开发,为什么要使用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特点)?,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什么是射频技术,射频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其原理为由扫描器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接收器,用以驱动接收器电路将内部的代码送出,此时扫描器便接收此代码。,什么是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即为 RFID 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什么是RFID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什么是RFID解决方案?,RFID解决方案是RFID技术供应商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的RFID应用方案,可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要求“量身定做”。RFID解决方案可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物流、防伪防盗、身份识别、资产管理、动物管理、快捷支付等等,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工作原理,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RFI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电子标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射频信号的耦合方式,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 律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ra,射频信号的耦合方式,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RFID标签类型,被动标签(Passive tags)无源电子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距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有限制。,RFID标签类型,主动标签(Active tags)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时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有源标签,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不能长久使用,能量耗尽后需更换电池。,RFID标签类型,按照存储的信息是否被改写,标签也被分为只读式标签(read only)和可读写标签(read and write)只读式标签内的信息在集成电路生产时即将信息写入,以后不能修改,只能被专门设备读取;可读写标签将保存的信息写入其内部的存贮区,需要改写时也可以采用专门的编程或写入设备擦写。一般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所花费的时间远大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写入所花费的时间为秒级,阅读花费的时间为毫秒级。,RFID 技术标准,主要的RFID 相关规范有欧美的EPC 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ISO 18000系列标准 其中ISO 标准主要定义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互操作的空中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