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生态栽培技术.docx
丹参生态栽培技术一、技术名称丹参生态栽培技术二、技术概述丹参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也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之一。丹参高效栽培技术主要为解决丹参种植过程存在的栽培管理粗放、农药化肥滥用等问题,以提升药材产量,同时保证药材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2016年-2021年,该技术在四川龙泉山脉的丘陵地区、米仓山地区以及东部秦巴山区累计推广IO余万亩,实现地膜回收率100%,农药施用量减少6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3O%35%;平均亩增产300kg,亩增收1500元以上,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三、技术要点1 .栽培环境选择。栽培地应空旷开阔,距离水源较近,周围无高大树木。栽培土壤应选择以丘陵和低山区的紫色砂质土为宜,土壤应疏松、肥力适中,pH6-8o2 .种根选择和处理。选择根条较直、色泽紫红、大小均匀、无畸形、无破裂、无病虫、直径812mm的一年生丹参健壮根条。将种根切段34cm,切面平整。用多菌灵80(MoOO倍液浸泡15-2Omin,捞出,铺开放置自然阴凉处晾干水分后再次进行筛选,去掉切口处发黑、破裂根段。3 .整地、起垄、覆膜与定植。耕地深翻深度30cm,每亩地撒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o深翻入土,混合均匀,整细耙平。按IoOCm撒灰开厢做垄,垄面宽70cm,垄高30cm,垄间沟宽30cm。灌足清水形成稳固型垄结构后覆盖地膜。用钝撬呈"丁''字形开窝,错窝双行,行距30cm,窝距25cm,窝深36cm。每亩约5500株。将根段平铺于窝中,每窝2节,覆上3-5cm细土。4 .田间管理:苗齐后,每亩追施尿素l(M5kg;7月中下旬可视情况喷施叶面肥,主要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8月根茎膨大期,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0kg、锌肥3kg、铝肥60g在丹参之间挖窝施肥。苗高1318cm时除第一次草;6月、7月分别除草一次;8月以后丹参生长旺盛,无法中耕,若有杂草应及时拔除。禁止使用除草剂。在7月9月雨季应及时排沟防涝。5 .摘花增产:在初花期以后,要及时摘除花篁,降低生殖生长对养分的消耗,增产增收,勿伤叶片。6 .采收及产地初加工:当年12月至翌年1月,选择晴天,土壤稍干时采挖,先割去地上茎叶,挖出丹参全根。将丹参挂于阴凉处的竹制风干架上自然干燥,晾晒56成干变软时,去芦头、尾根、须根和泥土,用手押.顺成束,堆放2-3d发汗,再摊开晾晒至全干,除净细根、须根及附着的泥土后,整齐地放入包装箱内。四、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泉山脉的丘陵地区、米仓山地区以及东部秦巴山区,栽培地土壤以紫色土为宜,质地主要为砂质中壤。五、注意事项1、忌选丹参重茬地、菜园地和豆茬地。丹参大田应选择远离农舍和生活区。2、在植株出苗期(3月5月)应注意保墙,保证幼苗成活。3、在生长期(7月-9月)应注意及时开沟排水防涝,以保证药材产量和品质。六、依托单位技术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