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技术.docx

    • 资源ID:243553       资源大小:15.9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技术.docx

    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技术一、技术名称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农用地膜是现代农业稳产高产、高水平标准化种植的一大有力助手,它能增温、保烯、保肥增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20年,我国农膜使用量为238.9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35.7万吨,地膜覆盖面积2.61亿亩。我省地膜覆盖面积超过IOOo万亩,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地膜的使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在局部地区造成“白色污染地膜作为我国农业种植领域广泛推广使用的技术,存在重使用、轻回收的突出问题,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攻克农田地膜污染防治难关,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项技术针对农田地膜污染的突出问题,集成一批农膜污染防控技术,以初步建立农田地膜污染综合防控体系,有效减少农膜污染、节约资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不同成熟程度、先进性、应用价值的农膜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20年以来,该技术在攀西地区的米易、西昌、冕宁和成都平原的彭州等地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示范推广和不断改进,已形成较完备的综合技术措施,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次,培训400余人次,推广应用20余万亩。(=)提质增效情况。一膜多用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地膜地面覆盖时间,保蓄雨水,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降水,有效的减少地膜用量,防治地膜残留污染。宽膜覆盖技术可增加行间距,减少地膜的田间覆盖度,从而降低地膜使用量,增产增效。适时揭膜,保持地膜完整性,从而提高回收利用率。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避免了普通PE地膜残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事作业、降低农产品品质等不良影响,且降解后对土壤及作物无毒副作用,可促进马铃薯增产10-20%、花生增产10%,提高经济效益。机械化地膜回收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残膜回收率,有利于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环节机械化作业,为农业生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四)技术获奖情况。无三、技术要点(一)一膜多用选用厚度适中,韧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的地膜,第一年使用后如果基本没有破损,第二年直接在上面打孔免耕播种。(二)宽膜覆盖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覆盖宽膜,增加行间距,减少地膜的田间覆盖度。(三)适时揭膜将作物收获后揭膜改变为收获前揭膜,能保持高地膜回收率,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抑制作物病害,同时有利于田间管理。(四)生物降解膜覆盖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即使用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特性的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在光、水、热及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或甲烷(CH4)、水(Hz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是目前从源头解决农用地膜面源污染、实现农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五)机械化地膜回收使用残膜回收机械对农田当年地表残膜以及历年存留在耕层的残膜进行回收,按照农业要求和作业时间分为三类:(1)秋后残膜回收技术。(2)作物苗期残膜回收技术。(3)耕层内残膜回收技术。由于区域、作物和种植方式的差异,在一个区域,或一个作物上需要通过单项技术应用和多项技术组合应用,实现农田地膜污染综合防控。四、适宜区域适宜在地膜使用量大的地区,其中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适宜在经济作物(蔬菜、烟草)上;机械化地膜回收技术适宜于田块地势平坦、地膜大面积集中连片区域。五、注意事项生物降解地膜,需要与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需求相适应,选择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覆盖薄膜(GB/T35795-2017)中规格要求的薄膜;机械化地膜回收技术应考虑残膜与茎秆、杂草、叶片等选择机具。有机肥在铺全生物降解膜前至少提前15天施入土壤并充分混合,避免地膜直接接触有机肥,防止地膜过早降解。六、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注意事项

    本文(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