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pdf
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篇【篇1】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劳动保障工作担负着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的重任,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减压 阀,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召开会 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5年及“十五”期间全市劳动和 社会保障工作,学习贯彻国家、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研究 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刚才,平双局长 回顾总结了 2005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并安排部署了 2006年的工 作,讲的非常好,我完全同意。会上表彰了 2005年度劳动保障 工作目标完成的先进县(市)、区,表彰了 2005年度小额贷款担 保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了劳动保障系统评选出的“十佳 模范”,表彰了 2005年度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在此, 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 烈的祝贺。各县(市)、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 2006年度劳动 保障工作目标,希望大家回去后进一步明确责任,认真抓好落 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j切实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劳动和社 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 逐步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保护,为我市经济持续 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可以概 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实现了 “两个确保”。全市12.86万名国 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金额累计达到 33. 45亿元;确保全市3. 5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 障按时足额发放,发放金额累计达到3.3亿元。二是促进了就 业再就业。按照“抓就业就是抓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广开 就业渠道、完善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政府推动等措施促进就 业再就业,建立了以街道社区就业平台为基础的再就业服务体 系。几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7410人,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155756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45730人,各项就业 指标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三是率先试行“两个统筹”。2003 年,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成为全省唯一的养老保险市级统 筹试点,为市区企业每年减轻缴费负担6700多万元,争取到省 对我市养老保险补助额3400万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突破两亿 元,试点的成功为全省推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2005年,又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失业保险市级统筹,争取 省失业保险调剂金1080万元,目前试点运行良好。四是搞好“一 个并轨“。我市紧紧围绕“出中心、断关系、续保险、促就业” 这个总体目标,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于2004年底在全省率先 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中心的6. 4万 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提前出中心,其中4.4万人实现了再 就业。五是做大劳务输出。近几年来,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 作,基层组织,群众自愿”的工作方针,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 输出人数已由2002年的33. 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80多万人, 农民务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六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近3年来共争取各类资金8. 63亿元,争取总量在全省各地市中 名列前茅。2005年是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各项工 作亮点纷呈、势头喜人。一是主要年度目标均在11月份提前 完成或超额完成。二是养老保险工作取得新突破。养老保险基 金全年征缴6.41亿元,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同时超省、市目 标1亿元。鉴于2005年市社保局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市政府对 社保局给予了嘉奖。三是就业再就业各项目标均居全省前列。 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50”人员再就业、 再就业培训均居全省前三名;全市再就业小额贷款累计发放 10320万元,居全省第一位。四是“金保工程”建设取得长足进 展,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现了市县联网,社会保障卡全面启用。 五是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专项行动有力、效果明显,被国家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评为“先 进单位”。六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成了一、二、三技校和实业公司人、财、物的整合学院建 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当然,我们各县(市)、区的劳动保 障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卫辉市、原阳县和新乡县 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这些都应该给予充分的 肯定。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 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人大、政协、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 心和密切配合,得益于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战线全体干部职工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 切的慰问。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 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扩面难度加大。养老保险基 金征缴由于缴费基数提高,断保、停保人员增加,再加上我市企 业改制力度加大,破产企业缴费职工人数减少,基金征缴更加 困难。随着我市退休人数的急剧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 抵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国务院最近颁布关于完善企 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做实个人帐户资金 由省级财政统管,各地不得使用。这就意味着2006年我市做实 3个点的个人帐户在扣除中央转移支付后,我市2006年养老保 险实际基金缺口将超过1亿元。(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国企 改制后新增3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中,仍有两万多名国有企业 下岗失业人员未得到妥善安置,加之现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 员3万多人,每年城镇又新增劳动力两万多人。同时,随着城镇 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转为城镇人员,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技术 素质相对较低,不久就会成为新的就业援助对象。这些因素将 导致全市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二是就业岗位日趋饱和, 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三是整体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县(市)、 区的再就业工作急需改进和提高。(三)学院筹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建设资金还没有得到完 全落实,新校区周边群众工作任务很重,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 素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出路在改革,关键在发展。同时,我们更应 该看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十一五” 规划将劳动保障的几项重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为劳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的社会 政治环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也 将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今后几年劳动保障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二、深刻领会,强化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实 现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更加重视 人力资源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为此,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 通知(国发(2005) 36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 35号)和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的决定(国发(2005) 38号)。这是国务院就劳动保障事业方 面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篇2】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市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省 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 分析把握当前面临形势,部署安排2009年工作。刚才,各区、 县(市)政府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管理责任状,表彰了全市劳动 保障工作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获奖单 位表示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锐意进取,2。2年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劳动保 障部门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 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局势, 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 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劳动 保障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省市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城乡就业形 势保持总体平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9万人,下岗失业人 员再就业3. 0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L 17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3.41%;全市新增农村转移就业& 15万人,转移就业 总人数达69.5万人,人平年均收入达到9921元/人。二是职 业技能培训取得重要进展。2008年全市开展职业培训17.2方 人次,其中就业培训2. 77万人,农村转移就业培训5.07万人, 创业培训0. 4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6.15万人,取证人数5. 26 万人。三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企业养老、医疗、工 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0.42万人、118.3万 人、59.52万人、53.24万人和72.99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年 末参保人数66. 14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51. 68 亿元,比2007年增长近10亿元,各项保险征缴基金数均创历 史新高。四是劳动关系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劳动合同法实 施带来规范用工的积极效应,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全面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 的劳动关系自主协调能力得到加强。五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 切实维护。2008年,全市共受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1904件, 追回工资、押金3262万,办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6308件,其 中立案受理2760件,较好地应对了劳动争议案件急剧攀升的 严峻形势,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心系民生造福民众的理念方针得到有力贯彻。2008 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心系民生、造福民众”的理念方 针,不断完善惠民政策,强化利民举措,优化便民服务,较好 地解决了 一些民生发展难题。全市筹集就业专项资金2. 73亿 元,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开发8600个公益性岗位, 开展了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为重点的就业援助 活动,帮助新增的13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我市连续两年 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扶5503户农村贫困家庭外出务 工,安置了 125名四川理县灾区务工人员。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了 “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模式,深入广大乡村、学校 和社区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就业 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在全市拆迁征地工作中全面推行实施, 有效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保障问题。争取到中央、省 养老保险转移支付资金7. 3亿元,全年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 金25亿元,并圆满完成2008、2009年养老金调待任务,全市 企业养老金月人均达1073元。改革过去委托邮政银行一家金 融机构代发养老金的方式,由离退休人员自主选择就近金融机 构领取养老金,进一步确保了养老金的及时便捷发放。出台困 难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办法,解决了 6.8万关闭 破产改制企业退休退养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调整完善了城镇 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政策,降低了个 人自付比例,提高了待遇水平,并对中小学生、幼儿参保作出 了具体规定。投入3000余万元为全市19. 7万余名企业退休人 员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政举措取得初步成效。2008年下半 年以来,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未雨绸缪,提早准备,先后采取了 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较好地保持了就业形势 和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一是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 在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底数的情况下,通过 开设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组织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 优化进城务工环境等活动,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目 前,全市已举行专场招聘会34场,组织1071个用人单位2. 86 万个岗位进场,3.15万名返乡农民工应聘,0.6万人达成就业 意向。二是深入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整合全市各类培训资源,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 训力度,深入偏远农村开展免费送培训下乡活动。截至当前, 共培训农民工3.3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0.93万人,占返乡 农民总数的9. 8%,极大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三是积极调整社会保险缴费率。为减轻危机期间企业和个人负 担,助其渡过难关,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单位费率 分别由8%、0.7%降至7%和0.6队 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失业 金领取人员的医疗保险缴费率降为4.9%和4. 2%,将参保单位 为二、三类行业的工伤保险费下调一档费率。四是充分发挥失 业保险基金促就业功能。出台新政,从我市历年结余的失业保 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 企业进行岗位工资补贴和轮岗培训补贴。同时,还实行了农民 合同制工人和城镇职工在失业保险缴费率、待遇支付方面同一 标准,处于领取失业金期间的创业者可一次性领取未取完的失 业保险金余额等政策,有效发挥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功 能。助推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008年,全 市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完善管理体制、提高 服务水平、加强执法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有力推动了事业发 展。一是加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顺利竣工并 投入使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所有职业介绍、社保经办和 行政审批职能均可在政务大厅内办理,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 务,劳动保障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了由“点式服务”到“线式服 务”的新跨越。区、县(市)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完善基层平台建设。 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硬件、软件设施不断 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承接了城镇居民医保、失 业金申领认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就业援助、劳动维 权等多项职能,工作重心不断下移。三是完善五险统一征缴模 式。进一步理顺各经办机构职责,规范业务流程,优化经办管 理,直接有效地促进了社保扩面征缴工作。不断加强内部控制 和基金监管制度,认真开展个人账户检查,保证了基金的安全 和稳定。四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对新的应用系统进行调整完 善,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校正,保证了劳动保障业务经办 的高效、精确和稳定。重新改造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强化 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功能,更加方便了群众。五是强化执 法能力建设。建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应急预案、完善了工资拖欠 及劳资纠纷应急预案,实行主办监察员制度、兼职监察员和兼 职仲裁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将矛盾纠纷在 基层化解。去年,五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领导、周强 省长、润儿书记、剑飞市长先后视察调研劳动保障工作并给予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也对劳动保障部门更加信赖、更加满意。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区、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 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 勤工作和开拓创新。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 谢!二、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形势2009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形势十 分严峻,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异常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 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虑 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在压力下开展工作, 在挑战中锻炼队伍,在逆境中奋勇争先,继续推进劳动保障各 项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和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 好三个方面,认真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准确把握好三个方面深刻认识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 提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均对统筹城乡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篇幅之长,分量之重, 表明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续 做好城镇劳动保障工作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在继续为 城市居民多办实事的同时,要更多地在就业社保领域造福于广 大农村居民;在继续扎实推进当前工作的同时,要更多地站在 城乡一体的高度和角度研究探索需要突破的若干重要课题。实 际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制度政策逐步向农村延伸,工作力量逐 步向农村投放,项目资源逐步向农村倾斜,相关的工作考核也 应逐步扩大涉农事项的比重。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给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带来的 压力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趋缓对就业的影响可能逐步扩大。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步由沿海传导到内地,我市不少企业出现 停产半停产和经济性裁员现象,大多数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 少,高校毕业生、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10 万返乡农民工组成的求职大军如何安排,向当前就业形势发起 了严峻挑战。二是社会保险支付风险可能会更加凸显。随着金 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大,必将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社会保 险的参保和缴费,进而影响到社保的待遇支付。在连续提高社 会保险待遇标准的情况下,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运行风险加大。三是企业经营困难引发的劳资纠纷可能持续上 升。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和经济 补偿等问题将随之增加,由此带来的劳动争议也会大幅上升。 特别是发生企业经营者逃匿等极端情况时,处理群体性欠薪案 件的难度更是非同一般。充分运用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给事业发展带来 的难得机遇。一是扩大内需政策对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带来的积 极影响。中央和地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对于增强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形势都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二是国家在 特殊时期对民生工作超常重视所传递的强烈信号。2月23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省、 市主要领导均多次强调,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都为我 们攻克时艰难,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增添了信心,有助于争取各 方面的支持,为做成一些多年想做却始终未能做成的重要工作 提供了新的契机。(二)认真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正确把握挑战与机遇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强调,矛 盾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机遇中蕴藏着风险、 危机中孕育着机遇。当前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金融危机在 不同地区、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影响是不一样,不能一概 而论;我市作为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结构主要是内需型, 与沿海外向型经济不一样,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关闭破产,给 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如农民工回流,虽然 对就业带来压力,但对于解决招工难、促进培训工作是难得的 机遇;如减薪裁员,虽然对劳动者眼前生活带来影响,但因此 使劳动者的保障意识增强,也有利于我们做好社保工作。第二,正确把握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的关系。金融危机显 现以来,中央、省和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的政策措施。省 人民政府批转了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 势加强劳动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湘政发2009 6号),文件 提出了 “22条新政”,主要是帮助企业降压减负、渡过难关, 稳定就业局势。具体如何贯彻实施,各区、县(市)劳动保障局 要向党委政府汇报好,同财政部门沟通好,根据实际情况,科 学决策,因地制宜,按规定和要求落实好,务见实效。同时我 们还必须明白,这些政策措施,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之策, 是有时限的。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原有的制度体系产生冲击, 但可以结合应急措施的执行,探索解决原有制度中的矛盾和问 题。如一些地区一些险种基金结余过多,这当然与经济持续快 速发展有关,与待遇水平高低是不是也有一定关系,是需要研 究的。通过调整资金存量,提高利用效率,改善基金结构,这 本身也是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之举。第三,正确把握维护权益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劳动保障工 作一手托两头,一头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头是服务企业 改革发展,二者不可偏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住一 个企业,就是保住一批岗位,保住一批劳动者的饭碗;只有企 业生存了,才有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只有企业发展了,才有劳 动者权益的更好保障。因此,在劳动保障工作中,要正确处理 好维护职工权益与维护企业权益的关系,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 合法权益。要坚持寓服务于执法中,重教育、少处罚,广宣传、 多服务,主动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传劳动保障法规政策,指 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依法处理和调整劳动关 系,规范用工行为,普遍签订劳动合同,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 的劳动关系。第四,正确把握制度创新与政策规范的关系。近年来,随 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 越高,需求越来越多,由于受国家政策、财政实力等因素影响, 就业和社会保障有许多难点工作,市里正在酝酿出台统一的解 决办法,如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老工伤问题、降低医疗保 险政策门槛、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完善基层平台建设等等。 值得肯定的是,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取得了 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强调的是,对政策问题,我们鼓 励研究探索;对工作方式方法,我们鼓励开拓创新。各地在研 究创新中,要注意与将来中央和省、市政策搞好衔接。在制定 办法、付诸实施前,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以免与上级出 台政策不一致;也要注意区、县(市)协调一致,防止差别太大, 引起攀比。三、统筹兼顾,全力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一)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岗位并重,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优惠政策, 扩大受惠群体,延长受惠时间,积极发挥政策拉动效应。通过 落实减免税和提供社保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鼓励灵 活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岗位补贴标准,稳定困难 人员就业;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和创业补贴等政 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要研究制定高校 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的专门政策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统筹开展城乡就业工作。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 积极开展就业普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 体的基本情况。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市 场与街道、社区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就业援 助范围,深入挖掘公益性岗位,建立覆盖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 援助长效机制。实施重点工程就业服务计划,鼓励重点工程吸 纳就业,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服务计划,统筹开展就业服务。 积极解决外出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 法权益。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岗位。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 度,掌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健全失业预警机 制。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的困难企业进行岗位工资补贴和轮岗培训补贴。鼓励和支持国 有企业带头承担社会责任,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 酬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适时表彰一 批承担社会责任、稳定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抓住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创业 富民工作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培训,优化 创业环境,抓好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 家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 务八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要突出抓好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 的创业工作,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使自主创业 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拉动就业的新增长点。(二)坚持扩大规模与注重质量并重,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计划。完善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 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培训能力。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 保险基金,加强对职工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 训以及农村新生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实行岗位补贴、职介补贴 和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和困难企 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减轻当前就业压力,并由此一 批技能人才,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好人才储备。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市各类培训 资源,加快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步伐,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 伍建设,完善质量管理和督导评估制度,全面推进校企合作。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层次,继续 在高校中推广“双证书”模式,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 等活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三)坚持制度建设与提高待遇并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城乡社会保障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 会精神,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研究建立适合农民工特 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确保今年将所有农民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 和工伤保险。全面推广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确保每 一个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应保尽保。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 神,切实做好应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未参保人员的补建补 缴工作。调整完善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职工、灵活就 业人员缴费年限、设置等待期等问题。进一步降低城镇职工医 疗保险参保人员的住院医疗费项目个人自付比例,调高城镇居 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待 遇。确保社会保险征缴发放。进一步完善五险统一征缴模式, 健全专、兼职稽核队伍,建立基金征缴激励机制,加大扩面征 缴力度。完善企业养老金发放长效机制,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 发放,清理完成补发企业历史拖欠养老金任务。加强社会保险 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系和内控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四)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服务企业发展并重,构建和谐劳 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继续加大劳动合同法及其实 施条例的宣传实施力度,以推进劳动合同签订为重点,指导用 人单位通过协商和劳动者依法建立和调整劳动关系。大力推进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指导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就涉及劳动关系调整方面的问题开展对话协商,提高 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形成多层次劳动关系协商机 制。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法,加强劳动仲裁机构的效能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加 强仲裁与诉讼的衔接,提高办案效率,提升办案能力。建立劳 动争议调解绿色通道,通过“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及 时处置重大的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 调解力度,建立企业(行业)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 合的调解网络体系。妥善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劳动保障部门在开展劳动监察 活动中,既要依法依规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努力保 护好我市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 下,更应将保护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放在重要位置, 树立保护企业就是保护岗位的思想。对于企业不得不裁员的, 要指导企业积极与职工协商,妥善解决经济补偿金等问题。在 劳动执法和监督过程中,要把法制宣传、严格执法、和谐关系、 保持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四、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劳动保障部门履职能力建设劳动保障工作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民生工 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要把 劳动保障工作摆在中心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 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支持,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劳动保障 部门的同志更要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不 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我对劳动保障部门的 同志提四点建议:一要提高把握大局,超前谋划的能力。全市劳动保障系统 的同志们,尤其是处在各级决策层次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有 高瞻远瞩的大局观,要自觉地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大局中加以考量,善于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处理问题,找 准工作定位,明确目标取向,在服务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有机结 合上拓展事业发展空间。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更要深入研究 问题,主动融入大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下劳动保障领域 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做到调研早、分析透、应对快、方法 活、效果好,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提升应对复杂局面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善于在被动时争取主 动,在挑战中把握机会。二要提高破解难题,创新实践的能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 期,仍有许多关系事业长远发展和城乡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难 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如在城乡统筹就业的大背景下,建立真正 意义上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问题;在企业运行困难时 期,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合理有度增长机制问题等等,所有这些 在全国层面上暂时都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和指导意见,但又都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事项,特别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 思想,顺应社情民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得力的举措逐步加 以解决。此外,对于自身能力建设方面,尤其是如何加强基层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待遇,促进工作重心下移等 问题,也需要大家多谋良策,多下功夫,力争早日解决。三要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对于涉及劳动保障 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保障部门要予以高度 重视,并妥善审慎地予以处理。要更加到位地落实信访工作责 任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工作网络,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 政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对系统内的重信重 访及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要集中力量调处解决,务求把问 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当前阶段, 尤其要慎重出台政策措施,事前必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统筹 兼顾各类群体利益,避免引起新的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应急 处置机制,完善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从机制上消除工作 运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四要提高引导舆论,优化环境的能力。各地各有关方面要 顺时应势,切实把宣传舆论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营 造有利于各项工作开展和重大政策出台的环境氛围。尤其要提 高对互联网这一新兴传媒的重视程度,凡有重要政策出台,都 应安排网上解读,以准确的观点数据释疑解惑。要加强网上舆 情分析,认真对待网民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从 收集意见到改进工作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同志们,劳动保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克难奋进, 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篇3】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二 届十一次全会、市上“两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 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十二五”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 的责任感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就业和社会保 障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围绕尊 重人的劳动、发挥人的潜力、保障人的权益、促进和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来开展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扩大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局面,人事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是我市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做大产业、 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难得的机 遇。首先,中、省在稳定就业形势、保障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提高了城乡低保、城镇职 工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失业、工伤、 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扩大了 群众受益面。在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我 省也确定今后五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今年将新增财 力的80%用于民生工程。其次,市委、市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 社会保障工作十分重视。“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民生 投入9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 9万人,企业职工养老、失业、 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54万多人次,23.3万 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4.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 老保险,22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十二五”时期我 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化,将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拓展空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创造条件;更加重视和保障民生,今年计划民生投入40亿元, 将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实施人才中长期规划,计划 五年使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将使人才匮乏的状况有效 缓解。这些都将为做好“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 造良好的环境。NextPage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正处在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现代农业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在劳动力供需矛盾以及结构性矛盾 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对推动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供 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初 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 业人员、退伍人员等,都会使需要就业的总量持续稳定增加, 就业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反映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必须深入把握就业总量和就业结 构变化趋势,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 业。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对建立全市覆盖城乡的社 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就业方式、收入分配形式 多元化,进城农民、个体工商户、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等需要保障的人群日益增多,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全 统一,城乡险种之间还存在工作缺乏统筹、管理缺乏协调等问 题。逐步缩小相关群体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待遇差距,对社会保 障管理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转变发展方式,推 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加大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尖端人才 的培养和引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市有专业技术人才4. 55 万人、技能人才7400人,但高层次人才缺乏,国家有突出贡 献专家仅有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27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全市跨 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是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效能型 政府,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切实增强公务员教育 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公务员科学的流动、激励、考核、 评价机制,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是人社部门面临的重要课 题。五是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 对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 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正确把握形 势,切实增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工作水平。NextPage二、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的主线。要坚持以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工作和农民进城为重 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 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一要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保 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我市现阶段就业形势依 然严峻,每年仅初、高中毕业生不能继续深造需要培训就业的 就达2.1万余人,每年还有近4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及1500 多名退伍军人需要就业,再加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 劳动力等,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必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一要立足于在发展中拓展就业空间。 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和第 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 三产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二 要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