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医学生物学9.ppt

    • 资源ID:246653       资源大小:6.74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生物学9.ppt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一)核分裂 1.前期 特点:染色质凝集形成染色体;细胞核膨大;确定细胞分裂极;初步形成纺锤体;核仁消失、核膜崩解。,2.中期,从核膜消失一直到有丝分裂器完全形成。(1)特点: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形成赤道板;有丝分裂器形成。(2)有丝分裂器:是由纺锤体、中心粒、染色体构成的临时性结构,专门执行有丝分裂功能,确保染色体平均分配。,染色体,绿色为纺锤体,中心粒,星体微管,染色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中心粒,染色体,有丝分裂器:专门执行有丝分裂功能。用药物秋水仙素处理中期细胞将发生什么现象?,中心粒,星体微管,中心体,纺锤体微管,极微管,横桥,染色体微管(动粒微管),染色体,有丝分裂器,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动原粒),着丝粒,动粒微管,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动原粒):是两条染色单体外表面在着丝粒处的附加结构,为染色体运动中心,也是微管组织中心。,4.末期 从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直到两个细胞形成为止的时期。特点:染色体解螺旋伸长变细形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末期细胞分裂沟,有丝分裂过程,间 期,核 膜,核 仁,染色质,中心粒,前 期,中 期,后 期,末 期,赤道板,收缩环造成的分裂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注意: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不能形成星体;有细胞壁,不形成分裂沟。,染色体的变化,(二)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在后期时就已经开始,细胞质分裂是以断裂方式进行,此时纺锤体已解体。在细胞中部赤道板处,微管增多和高密度物质一起形成中间体,在细胞中部质膜处由微丝形成收缩环,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凹陷,形成分裂沟,分裂沟加深,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第四节 遗传与人类疾病,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hereditary disease,genetic disease),简称遗传病。由于是遗传物质改变所致,一般具有垂直传递、“终身性”和“难治性”的特征。,遗传病特征:具有遗传性表现为垂直传递遗传病具有终生性遗传病大多为先天性,并非所有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而有些后天性疾病却是遗传病。,遗传病的分类:,单基因遗传病 如:白化病多基因遗传病 如:唇裂染色体病 如:先天愚型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遗传病分为五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根据基因论的观点,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人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目上都是相对稳定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改变。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发生了改变称为染色体畸变。,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染色体畸变,自发畸变:染色体自发产生的畸变。诱发畸变:由环境因素诱发产生的 畸变。,染色体畸变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改变,畸变的实质是指染色体上的成群基因的增减或位置的移动。染色体畸变所涉及到的基因既可以是结构基因,也可以是调控基因,染色体畸变将造成多个器官的病变,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症状。,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一)染色体数目异常,正常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2n=46),即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正常人精子或卵子为单倍体(n=23),即生殖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异常系指体细胞中不是46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也不是23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整倍性改变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1.染色体整倍性改变,是指体细胞中2n为标准,以一个染色体组(n)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形成单倍体或多倍体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组(23条),形成单倍体:23条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组(23条),形成三倍体:69条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两组(46条),形成四倍体:92条 染色体整倍性改变往往具有致死性,活婴中极为罕见,在自然流产胚胎中可见到。染色体整倍性改变是造成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嵌合体-指一个个体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 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群。(2n/3n),多倍体产生的机制(1)双雄受精:同时有两个精子进入一个卵子,形成三倍体的受精卵。如图所示:,23,X,23,X,23,X,(2)双雌受精:卵子发生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 由于某种原因,极体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 未排出卵外,使卵中保留了两个染色体组。,23,X23,X,23,X23,X,(3)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已复 制但核膜不发生分裂,在癌细胞中较 多见。,(4)核内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复制了一次,但在进入分裂中期时,核膜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分裂未进入后期和末期,结果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形成了四倍体,这个过程称为核内有丝分裂。,三倍体形成原因:双雄受精或双雌受精四倍体形成原因:核内复制或核内有丝分裂,2.染色体非整倍性的改变,非整倍性变化是指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一条或数条,称非整倍体。,非整倍体,亚二倍体(2n1)单体型,超二倍体(2n+1)三体型 多体型,染色体数目少一条或数条时称亚二倍体。某对染色体少一条时(2n1),构成单体型。当染色体数目多一条或数条时,称为超二倍体。某对染色体多了一条(2n+1),即构成三体型。三体型是染色体数目畸变中最常见的一类改变。三体型以上的统称为多体型。一个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型细胞系,该个体称为嵌合体(如46,XY/47,XXY),(1)染色体不分离 细胞进入中后期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彼此没有分离,而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形成超二倍体 和亚二倍体),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早期卵裂或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在受精卵的卵裂早期或体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可导致嵌合体形成,不分离发生的越晚,正常二倍体细胞系的比例越大。,46,46,46,有丝分裂不分离与嵌合体形成图解,47 45 46 46,减数分裂中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如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将有1/2配子含有24条染色体(n+1),1/2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n 1),,正常分离,与正常的配子受精后,将形成超二倍体或亚二倍体个体。,不分离,如不分离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配子中将出现:,1/2 n 1/4n+1 1/4n-1,1/2 为n1/4为(n+1)1/4为(n-1)受精后形成二倍体超二倍体亚二倍体,(2)染色体丢失,染色体丢失又称染色体分裂后期行动迟缓。由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染色体未与纺锤丝相连不能 移向两极或行动迟缓,滞留在细胞质中,造成该染色体丢失 而形成亚二倍体,染色体丢失也是嵌合体 形成的一种方式。,46,染色体丢失与嵌合体形成 图解,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生物学9.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