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国际贸易第二讲.ppt

    • 资源ID:247106       资源大小:52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贸易第二讲.ppt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介绍比较优势篇,Contents,国际分工的演变,一、国际分工的概念和性质概念:各国间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国内分工向国际范围的扩展,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性质:历史范畴;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决定因素;同时受生产关系制约;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的演变(一)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自然经济、地理大发现、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二)形成阶段(1860s1960s)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以英国为中心、垂直分工体系、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三)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第二次产业革命、新兴产业、以英、德、法为中心(四)深化阶段(二战后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二、当代国际分工发展新特点 1、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占主导地位 约占70%,且主要是水平分工。原因:a、现代工业产品的高技术要求。b、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操纵,使得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自由化程度高于其他产品。c、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推动。,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经营主体,目前有6.7万家,85万分支机构,掌管全球1/3的生产,80的FDI,2/3的国际贸易,80技术转让。通用等跨国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巴基斯坦等中等发展中国家,如果和国家一起排名,通用排第47位。美国财富杂志: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全球收入达263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3.5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的国家机构整个就是围绕跨国公司运转的。2、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国际分工。相对于二战前工业品和初级产品的分工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部门的分工是“脑”和“手”的分工。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 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已有40多年历史,每秒钟销售两个,畅销140多个国家,平均每个美国女孩拥有8个。洛杉矶时报:在美国市场上,每个芭比娃娃玩具售价为9.99美元,从中国进口仅为2美元。其中:原料产自中东,在美国和台湾加工为半成品,假发产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共1美元),运输和管理费0.65美元,中国仅得0.35美元的加工费。,3、产业间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国际分工,甚至快速向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分工:(1)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2)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等。,制造业案例:波音公司全球范围的要素分工 波音公司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进产品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有利的商品和服务来源,以充分利用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和质量差异。波音777大型客机有132,500个主要零部件,由全球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厂商生产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厂商供应机头起落架 3家意大利公司供应机翼阻力板 这些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是最好的。,4、服务业国际分工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范围广: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芯片、生物信息等广大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转移工作岗位成千上万。跨国公司是服务环节国际转移的主体 如微软、Intel、IBM、GE、美国在线等行业巨头。,美国服务业转移案例,财富:美国企业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不仅是简单的工作,譬如提供电话服务,还包括需要精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工作,譬如电脑扫描影像的分析或税务问题的处理。许多企业开始将服务业的工作移到菲律宾和印度等工资较低的国家。远在印度班加罗尔省的辐射学家,现在可分析美国病人的电脑扫描或胸部光照片。薪金不及美国一半。,安永会计事务所也在印度雇佣了200名会计师,负责处理美国人的纳税申报单。为什么如此?在美国,会计师第一年的年薪介于4万到5万美元。资深的辐射学家的年薪则高达30万美元。在印度,同等资格的会计师和辐射学家的年薪,不及美国人的一半。,美国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成因,全球经济大规模客服化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布局围绕着全球经济大规模客服化这一基本趋势展开。企业组织发展模式从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向大规模客服化(Mass Customization)转变,是1990s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重要趋势。原因:1、网基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2、人口老龄化使美国服务业发展受限 3、国际制造业转移示范效应,5、国际分工的深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日本马自达的跑车MX5,在美国加州设计,在东京和纽约融资,样车来自英国WORTHING,总装在美国的密歇根和新墨西哥,电子部件在美国新泽西设计,日本制造。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想调查哪个品牌的汽车最美国化,结果发现是日本的本田汽车!丰田更是提出了美国化的战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赖克: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根本不考虑国界问题。中日贸易中有50为日日贸易,即在华的日资企业对日本的贸易,约10是中中贸易,即中国在日本的投资公司与中国的贸易。,要素分工与竞争优势分工细化使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皆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国与国之间的优势更多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实行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如何看待要素分工与中国制造中心,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与英国作为第一个“世界制造中心”的三个特征。(1)初级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已大大提高。1860年前后,英国拥有相当于全球40%-45%,欧洲55%-60%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为全球的40%,生产了全世界53%的钢铁,50%的煤炭。(2)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出口国和原材料的进口国。187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36%,出口产品主要是棉、毛织品、煤炭、钢铁、机械设备等,而主要进口品为棉花、木材、粮食等工业原材料。(3)英国的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1860年左右,英国在纺织、冶炼、采矿等行业已使用了当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进行生产,其生产技术水平远远超过欧洲其它国家和美国。,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作为第二代“世界制造中心”的两个特征。(1)新兴工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强大。(2)美国成为新兴工业制成品的主要出口。3、196080年代日本的技术吸收与第三代世界制造中心的特征。战后日本的赶超战略、技术吸收、制造业的崛起与第三代“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日本的制造能力:在钢铁、半导体、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等产品上的生产能力占世界首位。19651971年,日本主要制成品的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依次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到1990年日本的汽车占全球产量近30%。,英美制造中心与日本制造中心的区别,以英国、美国为主的“世界制造中心”:1、均以具有强大完整的产品生产能力为标志。2、产品生产全过程被限定在一国国界之内,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以产品生产全过程综合竞争力来表现。3、产业间的水平分工是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产业转移路径是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方式进行。,日本的“世界制造中心”:1、在重点行业、产品及部件生产上领先世界,具竞争优势;2、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未达到英、美国制造业曾经的地位,日本制造业的绝对规模和占全球比重也从未超过美国;3、分工模式以垂直的产业内分工为主。4、伴随着欧美国家的责难而发展。,要素流动与第四代世界制造中心 要素跨国流动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再生产产品的全部部件,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和资源禀原理去寻求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这一特点决定了当代世界各国都可以专业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都有可能成为产品某部件生产制造中心,而不一定是完整产品的制造中心。绝大多数产品进入成本竞争时代,中国将成为全球制造的加工基地1、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价廉物美现象2、全球制造业价格将向中国靠拢3、廉价优质劳动力是中国现阶段最大的优势(人口红利)。现阶段引进的不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2004年华尔街日报:美国经济受益于中国。中国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只有80美元左右,比美国工人2天的最低收入还少。这造成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最近12个月,廉价劳动力使中国对美国的美元顺差达1230亿美元,是10年前的5倍。但是中美贸易存在互补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目前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Made in China”在国际上崛起。因此,中国现阶段过分强调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不明智。,中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四,但从绝对数量看,中国的产值只是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日、德的125、126、120;制造业结构:偏轻 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美、日、德各为41.9%、43.6%、46.4%;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少,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重大工业增加值率:低 我国26%,而美、日、德各49%、38%、48.5%;,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缺乏有份量的大企业。中国占据了80%的越南摩托车市场但一辆摩托车的平均利润仅为50元人民币。温州占据了世界打火机市场的70%,但主要是贴牌生产,其出厂价一般只有零售价的10%左右。美国“克里伯锐”公司以3美元买的温州打火机贴上“克里伯锐”的牌子,市场价格就是170美元。,国际分工最终导致的一种结果是:“资本流向全球,利润流向发达国家”“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比较优势理论产生背景,重商主义1、理论需要:重商主义的指导思想已严重阻碍到了产业革命的发展进程。斯密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其国富论中猛烈的抨击了重商主义,倡导自由贸易。2、实践需要:英国于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导致粮价上涨、地租高企,于是严重损害了新型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同样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撑。,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一、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将其分工与专业化思想推展到国际贸易领域形成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是一个221模型,即2个国家、2种产品、单一要素(劳动力)。基本假定主要有:唯一的劳动力要素且在两种产品生产中劳动的边际产出不变;劳动力仅在一国内部自由流动,国际间不能流动;两国的劳动力总量相同且得到充分利用,即两种产品的产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贸易的根源在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这种生产率的差异的是基于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了分工与专业化模式从而内生的一种绝对或比较优势,因此是一种事后的比较优势。,最终,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均应选择生产并出口具备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通过国际交换,两国福利均会得到不同程度提升。,表1 封闭条件下2国生产状况对比表2 国际贸易条件下2国生产状况对比,表3 自由贸易条件下2国消费情况,二、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为解决某国在两种产品上均没有绝对优势时国际贸易如何发生的问题,其提出的理论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建立在技术非对称性基础上,解释国际贸易存在的基础可以凝练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即当某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没有绝对优势时,可以通过比较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现比较优势,进而再决定专业化生产何种产品。该理论的预测是两国福利也都会得到提升,但是比绝对优势似乎更具一般性。,所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通过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价格比较获得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尽管依然是劳动生产率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假定事先存在的,即是一种事前的劳动力生产率差异假定,与斯密的绝对优势相对应,通常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表1*封闭条件下表2*国际贸易条件下,表3*国际贸易条件下2国消费,比较优势理论拓展,一、边际成本递增模型 边际成本递增更接近真实世界情况,即并非完全专业化生产。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凹向原点的曲线。开展贸易后按照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均衡点的决定与实现方法,贸易也均能提高两国福利水平,只不过是非完全专业化的利得。二、多产品模型 2种产品模型中,由产品的相对供求得出两国相对价格,在得到两国工资率之比。多产品模型中,需要先确定工资率才能求解各国生产和进口什么,因此,要求出多种产品模型中的相对工资,通过考察对各种产品的相对需求推出各国劳动的线对需求,并根据各国劳动相对供给等于相对需求确定工资率。,理论评价,进步:1、有力的驳斥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为自由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为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从技术差异视角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基础,并且给出了一般性的解释。萨缪尔森(1968)的评价:“所有正确的社会科学理论中重要且首屈一指的。”,局限:1、主要从生产方面来解释贸易发生的原因,忽略了需求方面的因素。2、可以正确预测贸易类型和利益的存在,但是不能确定均衡国际相对价格,也不能对贸易利益进行正确度量。3、不能说明技术上相同而资源方面也不存在差异的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基础。(产业内贸易)4、只考虑供给,未考虑需求。比较优势战略的成功:亚洲四小龙比较优势战略的失败:印尼的飞机战略,哈比比获英国航空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任印尼副总统。他认为,为什么印尼不应只出口低廉的裤子,而应制造飞机,获取更多利润。他到处鼓吹要在印尼建立亚洲最先进的航空工业,被人称为“高科技先生”。在他主持之下,印尼投资数百亿美元建立了庞大的飞机生产基地。可是这违背了印尼的比较优势:印尼缺乏配套的产业基础和足够的高级科研技术人才。结果:飞机工厂像黑洞一样,不断吸进资金,却吐不出飞机。,赞同中国发挥比较优势,代表:林毅夫 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整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即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资本量呢?如何才能在每一期生产当中创造最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关键在于每一期生产都要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当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中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稀缺时,必须进入到能够更多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少利用昂贵资本的产业,并采用能够用廉价的劳动力替代昂贵的资本的技术。,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作为一个资金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像传统的纺织业、家电产业,或者是进入到新产业里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既然这些产业或区段合乎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中就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最高的利润,获得最大的剩余。而且因为资本投入小,资本的回报率会最高。一方面剩余最大,另一方面资金的回报率最高,这样愿意在剩余当中用来作为积累的积极性会最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也会最快。,中国已陷入“比较优势陷阱”:1、加工贸易占5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获利1.1%。2、缺乏自我研发能力。3、国家竞争力下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第46,05年比04年下滑2个名次,这不但与中国世界前列的贸易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也提醒中国贸易需要警惕“比较优势陷阱”。,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途径:1、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2、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思考:如何看待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中国是否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贸易第二讲.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