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四章贸易政策.ppt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 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贸易政策的含义二、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三、制订对外贸易政策考虑的因素四、贸易政策的类型,一、贸易政策的含义,一国政府在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的方向、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广义的贸易政策 指对外贸易总政策和具体体现总政策取向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组合,包括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政策或地区政策等方面。狭义的贸易政策 指关税和非关税的措施,直接涉及到国家对外贸活动的经营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预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三、制订对外贸易政策考虑的因素,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本国与别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情况本国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政治和社会因素,四、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即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的一种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的一种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类型,中性贸易政策和偏性贸易政策 方法:以名义保护率入手,计算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别,不问期限,以国内价格占国际价格的百分比来表示。外向型贸易政策和内向型贸易政策外向型战略:不歧视内销和供出口生产,也不歧视购买本国或外国商品。贸易政策不偏不倚。内向型战略:奖励制度有偏向,重视内销生产轻视供出口生产。(进口许可证、数量限制等),外向型贸易政策和内向型贸易政策,判断标准:有效保护率进口直接控制手段出口奖励措施汇率定值,贸易政策的类型,考虑:贸易政策倾向、原因、阶段性;国别的贸易政策倾向、世界整体贸易政策倾向;政府对贸易干预的程度、范围。,第二节 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帝国主义时期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时期 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Mercantilism)重商主义是西欧盛行于1618世纪的贸易学说,它是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时代反映商人资本思想见解与政策主张的贸易学说。,重商主义的思想内容,货币,即金银贵金属,就是财富;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创造与增殖金银财富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应当对货币流通和商品贸易采取严格的管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作业:早期的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二者的主要区别?思考题: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特征与重商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自学)十九世纪英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学生准备内容:(1)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2)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十九世纪美国和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 美国的保护贸易政策 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十九世纪美国的保护贸易政策,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汉弥尔顿(AHamilton,17571804)是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代表作:1791年向国会提呈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政策主张:保护制造业、实行贸易管制、设立保护性关税。,十九世纪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List,17891846)代表作: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理论核心论点,经济发展阶段论生产力论国家干预论关税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幼稚产业,经济发展阶段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 世界主义经济学、国家主义经济学每个国家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 原始末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一个国家只有在农工商业时期才适用世界主义经济学,生产力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和已经创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灭的财富获得补偿;它可以使文化得到繁荣、自由得到保障、民族自主和国家统一获得巩固。必须牺牲些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国家干预论,国家生产力的 培育、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完全听任市场机制的随机作用,而应当借助国家主动而合理的政策调控。,关税保护制度,国家应建立一系列理性而可行的关税保护制度,包括确定合理的保护产业,设计可行的关税政策。关税保护的适度性和暂时性,重点保护幼稚产业,保护重点:幼稚工业(infant industry)机器工业是工业的工业,鼓励进口,同时加速建立本国机器制造业;重点保护制造一般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对这类产品的进口采用高额关税;高贵奢侈品的工业,政府应采取较低程度的保护。,帝国主义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超保护贸易政策,学生准备内容: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其他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观点(自学),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不能自动调节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YI十(XM)*K,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时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美国积极主张削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其它国际性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地区性经济合作促进国际商品贸易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20世纪50至70年代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2)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3)商品上的贸易自由化范围也不一致工业制成品上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上的贸易自由化;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敏感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西方国家政治上的需要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加强对贸易的管理,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变为强调“公平贸易”;把外贸政策法律化,以国内立法干预国际贸易;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主要是提高非关税壁垒;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各国加强了鼓励出口的措施。,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加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绕过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搞“灰色区域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理论及观点,国内市场失灵论-对付国内市场存在的扭曲贸易条件论-限制进口减少需求,改善不利的贸易条件保护就业论-增加国内就业公平竞争论-以受害者姿态要求贸易保护,保证公平竞争增加政府收入论-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知识产权论-保护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国家安全论-为了国家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政策工具论-作为报复和谈判的手段,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地区经贸集团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转型国家主动推行贸易自由化措施,小组讨论题,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会带来何种影响?以一国案例加以说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观点和特点是什么?结合当前世界贸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