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ppt

    • 资源ID:248603       资源大小:3.38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ppt

    第一节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微生物是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一般个体0.1mm),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在哪里?,人类很早以前就已经猜测它的存在并已开始应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周围的环境中,微生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1674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并绘制了他看到的微生物图像。(杆菌、球菌、螺旋菌),微生物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使微生物的发现成为可能,列文虎克,喜欢磨镜片的看门人 列文虎克(Leeuwenhoek),细菌是谁发现的?,1674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许多微生物和原生动物。1677年,他第一个观察并记录了兔子、狗和人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动物和人的精子进行观察和记录。1680年,他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显微镜下的红细胞的形状。他第一个观察到了连接心脏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1683年,他第一个看到了人的牙垢中的微生物。,列文虎克(16321723),他在一篇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小短文中写到:,“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只做了一次,而是 重复地进行过多次的 它给了我许多快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随后的两百年间基本局限于对微生物 形态的观察,尚未与它的生理作用联系起来。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为“形态学时期”。,微生物学的建立,1、自然发生说观点支持者认为:机体是在无生命的地方自然发生的。,2、巴斯德用实验证明:微生物是通过其生殖活动产生的.(只有在有活菌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出新的细菌),3.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自然发生说”之争,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自然发生说,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微生物学的建立,葡萄汁高温灭菌后,不能酿成葡萄酒高温灭菌后的葡萄汁加入酵母菌后,能酿成葡萄酒。,巴氏消毒法:加热至62,保持30分钟,发酵是否由微生物的活动引起的,1.错误观点:发酵是纯化学过程,而不是生物参与过程。,2.正确观点:发酵是一个生物参与的过程。,3.巴斯德的实验,微生物学的建立,疾病是否由病院微生物引起?,4.微生物致病论的证实:科赫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1.错误观点:疾病只是由于体内失衡和外界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引起的,2、正确观点:微生物致病论,3.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论的背景:有些疾病与发酵有许多相似之处,发病时体温升高,同时会产生一些粘液和泡沫。,巴斯德的贡献,1、否定了生物体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证明了只有在有活细菌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出新的细菌。2、否定了发酵是纯粹化学过程,证明了发酵是微生物参与的过程。3、否定了疾病是体内失衡和外界不利因素共同引起,提出了一些疾病很可能是微生物引起。,巴氏消毒法(低温消毒法)和科赫消毒法(湿热消毒法),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能杀灭有芽孢细菌,一个基因一个酶(粗糙脉胞菌),科赫:(1843-1910)德国微生物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重要贡献:,1、1876年发现并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2、1882年,发现并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并因此获得19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1883年,发现并分离出霍乱弧菌,科赫,重要贡献:,4、提出了著名的科赫法则。确证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准则。5、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以及无菌操作技术。,6、创造了细菌染色的方法.,三、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主流的会合,微生物学首先与之汇合的是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比德尔和塔特姆(美)1941年,X射线照射粗糙脉胞菌得到各种突变体的研究,粗糙脉胞菌孢子 营养缺陷突变体【某个基因突变 某种酶不能合成】,基因,酶,N-乙酰鸟氨酸,arg E,arg H,arg F,arg G,乙酰鸟氨酸酶,鸟氨酸,鸟氨酸精氨甲酰酶,瓜氨酸,精氨琥珀酸,精氨酸,精氨酸合成酶,精氨琥珀酸合成酶,“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1941年,美国科学家比德尔和塔特姆的基本实验设计是简单的,用辐射(如X射线或紫外线)照射正常红色面包霉孢子由于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所以可期望的许多孢子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萌发把这些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孢子接种到限制培养基上添加了能够使特定突变体生长的物质,就可以选择特定的突变体。例如,某种突变体只能在含有维生素B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这就说明该突变体中合成维生素B的代谢发生障碍。代谢障碍可以看作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比德尔和塔特姆得出结论:基因突变引起酶的改变,一个基因控制着一个特定的酶。后来这一结论被说成更为简洁的格言:“一个基因一种酶”。,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经验阶段(未发现之前)形态学阶段(在显微镜下发现之后)生理学阶段(对三种学说的否定)生物化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二、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简史,(一)史前期:(约8000年前-公元1676年)又称朦胧阶段。微生物应用方面尤其以我国的制酒、酿酒技术著。8000年前已出现曲蘖酿酒,4000年酿酒已普遍,2500年前已能利用微生物制醋、制酱。公元6世纪 后魏的贾思勰 齐民要术详细记载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腌菜、豆科植物与其它作物轮作。,认识疾病方面公元6世纪已知狂犬病来源疯狗。公元2世纪张仲景提出禁食病死兽肉和不洁食物,以防伤寒。公元141-208年,华佗主张割去腐肉以防传染。公元4世纪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天花,并知道种牛痘以防天花。认识植物病害方面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有“白僵病”的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对植物病害的记栽人类已应用微生物,但不知是微生物的作用,首先对微生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是杰出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建立,曲颈瓶试验,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推翻了(自然发生说),微生物技术:,1、微生物纯种分离,(1)平板划线法,(2)液体稀释法,(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2、微生物培养,3、无菌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微生物的探究历程.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