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docx

    • 资源ID:250157       资源大小:23.0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docx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本章要点略二.本章精讲1、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二级学科0文艺学本名是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相关知识的学科,它一共有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2 .文学作品的最早体裁是诗(含史诗),因此早期文艺学也叫“诗学”、“诗论”,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往往杂糅在一起。直到20世纪,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才逐渐独立,因而也就有了独立的文学理论。独立后的文学理论,它研究的范围、对象、功能,依然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3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4 .简单地说,文学理论属于共时的、整体的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侧重于历时的、个案研究。5 .文学理论由五个方面构成:文学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构成论、文学接受论。这五个方面组成了教材的第二编文学活动(本质论、发展论)、第三编文学创造(创作论)、第四编文学作品(构成论)、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接受论)。6 .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文本)、读者。7 .文学理论的五个方面研究的是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世界与其他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本质论、发展论,研究作家与之相邻两要素世界、作品的关系是创作论,研究作品是构成论,研究读者与相邻两要素作品、世界的关系是接受论。8 .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9 .实践性品格:文学理论是在文学实践(创作、阅读、批评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文学实践;只有联系文学实践才能学好文学理论;文学理论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文学理论要随着文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0 .文学理论是一种意识形态,要受哲学、美学、政治、道德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建立民主的、科学的、现代性的文学理论体系。IL19世纪法国文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12 .文学理论的七个基本形态:由于把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作为各自的研究对象,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大致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七种。13 .几个重要的文论家与其理论:亚里士多德一净化论、布洛一心理距离说、立普斯一移情说、克罗齐一直觉说、弗洛伊德一无意识升华说、荣格一原型说。三.名词解释1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2 .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3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4 .文学批评: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对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思潮做理性的分析、研究的一门学科。'5 .文学史:以历时方法,记载文学活动的过程,并对重要的现象作必要的阐释的一门学科。6 .文学哲学:用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原理、认识论、方法论来指导研究文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关系、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性质、机制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7 .文学心理学:文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文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作者心理、读者心理不断转换过程,采用心理学的视角(精神分析学、投射理论)来研究文学活动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8 .文学符号学: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的研究原理,对文学文本进行信息译码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9 .文学社会学:把文学活动作为子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研究,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宗教等多重角度,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点是作品与社会历史的对应关系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10 .文学价值学:研究文学活动中的文化价值的形成、转移、增值、变化的过程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IL文学文化学:把文学活动研究的各种理论、视角、方法综合起来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存在一个倾向,由古老的文学文化学,到后来的各种形态的兴起分化,到现在又向文学文化学回归。12 .文学信息学: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负载传播信息,由编码到译码,是一个信息的生成与转换过程,由这种研究方法构成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四.问答题详解L试从学科的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总的来说,文学理论具有包容性、实践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三个特性可以从它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的三个角度加以说明。其一,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领域,它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本身又从属于社会生活这个大系统,对文学活动中复杂关系的探讨与阐释,需要借助多重视角、多种方法、多个形态。其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目前为止,任何一家的文学理论都没有囊括全部对象。这样使得文学理论显得庞杂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三,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实践的总结,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永远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文学理论要密切联系文学实践,反过来还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对文学活动的归纳与总结,总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伦理、宗教观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什么样的文学实践进入其理论视野、用什么观点去阐释它、提倡什么艺术趣味、欣赏哪类作品,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2 .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教材中一共列举了7种基本形态,即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基本形态划分的依据:首先是研究的对象不同,即研究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形态的不同。其次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不同。如社会生活、语言符号、文学文本,何者作为本体,就可形成文学社会学、文学符号学。3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什么性质?答:我们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民主、科学、现代的性质。首先,它应该是民主的,以提倡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依据,不能只考虑少数人的趣味和利益。其次,文学理论必须是科学的,通过对文学实践的分析,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深厚的学理性,即不能迎合政治需要,也不能猎奇、偏激。第三,我们的文学理论必须是现代的,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理论成果,具有创新性,建设具有自我特色的体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不同的文化交流对话。五.历年真题1 .分析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文学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厦门大学1999年)答: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文学史同属于文艺学,它们是有联系的,同时又相互区别。它们的联系是都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属于审美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文学理论建立在文学史、文学批评的基础上,是对这两者的概括和总结,文学批评、文学史要以文学理论为指导,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个案。同时,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又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文学理论是整体的研究,是对古今中外文学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一般的、普遍的规律。而文学批评、文学史属于个案研究,是对特殊性的揭示,它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比如:研究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他的生平,介绍他的主要作品,这是文学史;对他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某个或某些作品(如百年孤独)的成就得失,属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则研究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它与其他创作方法(如超现实主义)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说明了文学与社会生活是怎样的关系,一般不对具体的作家、个别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研究。2 .以本人熟悉的“文学概论”(或“引论”、“导论”、“原理”等)教材为例,谈现行的教科书体系文艺理论的得失。(观点不限,唯要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南开大学2000年)答:目前市面上能见到文学理论教材很多,前些年比较常见的以群著的文学的基本原理,现在常见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教程,还有董学文等著的文学原理,刘安海等人著的文学理论,汉译本中非常有名的是韦勒克、沃伦著的文学理论。就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来说,有这样几个特点:(1)系统性强,论述完整。全书五编,后四编分别探讨文学的本质、文学创造、文本构成、文学接受,涵盖了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四个要素,且每一个部分都得到了充分展开。(2)知识全面。该书介绍了不同文学理论形态、不同文学理论思潮的不同观点,对文学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的不同理论观点,能兼收并蓄,为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理论,打开了一扇窗口。(3)时代感强。书中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性探讨,对20世纪后期西方出现的文学理论流派的评介,做了有益的尝试,而对前些年常讨论的有些问题,如人民性、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做了冷处理。这些都表现了编著者与时俱进的精神。(4)内容显得庞杂,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由于该书力图全面,力图溶于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因而缺乏统一性,有机性。由于该书是多人参加编写,内容上也缺乏一致性,有的问题多处出现,给人零散的感觉。如“审美意识形态性”在第二章、第四章都谈到,对俄国形式主义的评介,在书中几次出现。不过,总体来看,此书还是目前能见到的较好的文学理论教材。3 .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南京大学2001年)A.种族、环境和时代8 .阶级、环境和时代C.政治、经济和时代D.民族、阶级和时代答:选A。(这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三大原则)9 .文学理论的对象与任务是什么?(厦门大学2001年)答:文学理论的对象是文学现象,具体说来,它研究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的功能,文学作品的创造与接受等问题,它研究文学现象的一般规律,建构文学活动的一般原理,阐释与文学有关的范畴、概念,介绍研究文学的方法。这些都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把它分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沦、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通过这五个方面的研究概括和总结古今中外文学活动的规律,阐明文学的基本原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与区别,作者创造文学作品的心理机制,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接受的性质、接受者心理特征、文学批评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理论体系,构建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全面阐释文学现象。10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答: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循环,构成了文学活动。11 文学价值学为什么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答: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意义,它由两个方面构成,事物的品质,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为何要从事文学活动,文学现象有哪些特点,这是文学理论不可避免的问题,价值学的方法就能解决文学理论中的这类问题。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文学艺术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具有可用性,即具有价书值,只是它不是某种实用价值,而是艺术价值。从价值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现象,能更清楚地阐明文学艺术的生产、消费的市场活动性质,阐明人的精神需要的性质与内容。文学价值学能有效地阐明文学艺术的功能、文学作品的二重性,所以它必然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12 谈谈你对中国“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应如何改进?(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答: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有中文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能使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识文学现象,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文学史。学习文学理论能学到一些分析事物的方法、思路,学习一些哲学理论。这些理论知识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哲学思维相对于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来说,比较薄弱。学习文学理论教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在中文专业设置文学理论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校的文学理论课程是放在大学低年级开设,作为基础课学习,这对后来学习文学史有很大的帮助。不过,由于学生的哲学基础差,文学知识也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加上学时太少,这些因素导致文学理论这门课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抓好教材建设,重点是简化教材。教材要适应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文学理论。因此,教材不要编得太深奥,不要编得太庞杂,只讲述一些基本的原理、范畴、概念,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的观念,使文学理论课程只是作为研究文学理论的向导。文学理论编著者认为重要的材料,可以放在文学理论的辅导书中,让文学理论教材真正成为介绍文学的基本原理的书。其次,文学理论的讲授应与文学实践密切联系,把文学批评、文学史适当地融入到课堂中,使抽象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再次,加快多媒体教材建设的速度,出版几部多媒体版的文学理论教材。13 移情。(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答: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上,因而使对象看起来有了情感。艺术活动中的情感,其实质是主体情感的折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