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10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宣讲稿材料(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docx
-
资源ID:252501
资源大小:75.94K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课讲稿10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宣讲稿材料(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docx
目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凝聚起“半边天”力量-1-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走好新的赶考之路-14-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6-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4-学习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团结动员各族各界妇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48-党课讲稿:切实做到“三个必须”努力开创全市社科工作新格局-61-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把握时代之需,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77-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党课讲稿-89-党的二十大专题党课讲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IOO-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109-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凝聚起“半边天,力各位姐妹,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有号召,妇联即行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要是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用“三件大事”集中概括了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从16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才有力解决了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两个确立”写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14亿多中国人的心坎上,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妇联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本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两个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六个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是这一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这一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是这一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是这一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我们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广格局,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要是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首次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旨归意义、目标任务、实现途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跳出了海盗式文明、依附式文明的思维,破除了陈规法则,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彰显了我们党执掌国家命运、自选正确道路的战略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向更明、路径更清、步伐更坚定,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必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新征程上,我们要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大部署,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更有效,把全市广大妇女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地为党夯实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在奋进新征程中充分彰显半边天的创造伟力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力量源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今天,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愈来愈清晰,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挑战也明显增多,只有始终保持团结的状态、奋进的姿态,激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昂扬斗志,才能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好成绩。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全市广大妇女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全国人民一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在更好把握新征程上做好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的根本遵循,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妇女和妇女工作、儿童和儿童工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妇女、儿童、家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把妇女儿童事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群团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挥女干部重要作用”,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求“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一以贯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亿万妇女儿童和家庭的亲切关怀、对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妇联组织的殷切期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家庭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践行新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落实新部署,着眼高质量发展,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化巾帼建功系列活动,引领广大妇女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建新功。要弘扬新风尚,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深化寻找“最美家庭”、强化新时代家庭观,坚持立德树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助力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满足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回应新期待,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对拐卖、性侵、家暴等侵害妇女儿童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惩治,持续加强对特殊困难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走访帮扶,把维权和关爱服务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不断增强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展现新气象,深化妇联组织改革和建设,深入实施“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和妇联系统改革方案,纵深推进“破难行动”,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市妇联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的重要保证,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根本遵循。一、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兴盛密不可分。一百年来,在党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文艺新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明:“由于现时的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指明了文艺运动的根本方向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明确“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社会主义文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J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强调:“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要积极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主要任务,主张“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激励人民团结奋进的庄严职责。江泽民同志2001年在第七次文代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热情关心和精心推进文艺事业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胡锦涛同志2006年在第八次文代会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引领全党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和要求,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必须长期坚持并发扬光大。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鲜明政治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社会主义文艺从领导力量和领导方式上讲,就是要切实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文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J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歌剧沂蒙山等各门类艺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全国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一大批抗疫主题优秀文艺作品,在非常时期起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独特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党的宗旨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完全相通的,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重要特质和根本要求。文艺界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广泛采取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实践、采风创作、展演展示、慰问演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新时代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伟大的时代呼唤杰出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文艺精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梦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两次出席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回信。党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动我国文艺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大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文艺工作价值巨大、潜力无限、大有可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培植了丰厚的土壤、广袤的题材、深刻的主题。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我们要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凝聚爱国奉献的文艺工作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学家、艺术家。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能够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强弱项、补短板,固长处、扬优势,不断扩大高质量文艺作品供给。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要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只有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使思想、能力和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学习自觉,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和实践力量。一、新时代我们党坚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向全党发出“大兴学习之风”的号召,并着眼于“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来定位、谋划和组织学习,在全党大学习中推动事业大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聚焦“国之大者”,先后进行了84次集体学习。学习的方式多样,既有专家讲解,也有部分领导同志重点发言,内部讨论和交流以及调研、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等方式。负责讲解的专家有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也有具体条线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来自地方一线的工作人员。学习的场所多元,不仅在中南海,也在中关村、人民日报社和北大红楼等参观学习。学习的内容广泛,既有重大战略方针的学习,也有具体方略布局的学习。坚持党内学习制度建设与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并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培训等多层次、系统化学习制度,确保全党学习效果。以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有力抓手,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助推新时代全党大学习不断迈上新台阶。坚持以科学灵活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能。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顶层设计,抓好党员干部学习书目和培训教材推荐工作。依托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教学点。创新丰富“互联网+学习”模式,建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拓宽学习空间和渠道。构筑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共同体,层层传导学习成果,提升全党大学习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二、新征程必须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盘谋划了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对党的学习事业也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其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学习”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的热词,充分彰显出持续研究部署学习事业的高超艺术和战略定力。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学习主动权。这既体现为着眼历史使命,把学习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举措来抓,更表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进行统筹布局,稳步深入推进党的学习事业,让学习切实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表明这是一项饱含丰富历史经验,又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战略任务。要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意义。开展全党学习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党营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用扎实有效的全党大学习增长大智慧、开创大事业,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来引领和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的重大部署,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历来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伟大实践中彰显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三、开展更为主动更加生动的学习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创造光辉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光明未来。新征程上,我们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精心谋划和开展更为主动、更加生动的学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生动实践。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引向深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和最大保证。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全面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既要深入学习这一伟大思想的主要内容,更要学习好、把握好这一伟大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着力提高理论素养,持续强化理论思维,不断提升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能力。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党对学习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作风,纠正学习过程中的学风不正、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偏向。要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坚持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和学用相长,把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领导伟大事业的本领优势。适应时代发展进步创新学习理念方法。对党的学习而言,善于学习的关键在于要以更为开放的学习理念来研判和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一方面,要适时丰富学习内容,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既要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完善履职尽责必需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学习方法,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我们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更加深刻、战略上更加成熟、实践上更加完善。我们要深入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意蕴,坚持不懈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今天,我以“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要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论断。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三个层面加以深刻把握。(一)从理论意义层面讲,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了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时代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我们党依靠理论创新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理论创新走向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必将取得更多新的突破与创新。(二)从实践意义层面讲,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达到了新高度。党的百年奋斗成就是我们独立自主打拼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也不是从教科书里搬来的,而是党始终立足国情谋发展,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通过艰辛实践、付出巨大牺牲、顶住内外部多重风险挑战才成功走出来的。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与教训I,不断深化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突破,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等重大内容,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前进道路。党的二十大确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等,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将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走向新的高度。(三)从世界意义层面讲,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当现代化首先以工业革命的方式向世界呈现时,人们更多关注生产力发展,更多关注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了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生态危机、对外扩张掠夺等制约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总结西方现代化道路存在的客观问题、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束缚,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对外扩张、两极分化、物质主义等老路,找到了规避西方现代化在环境危机、社会危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克服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端,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所认为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让现代化不再“定于一尊”。中国式现代化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成果与经验,同时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必将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二、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长期位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探索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进行资源控制、资本积累和商品倾销,设置形形色色的壁垒限制后发国家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三、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关系到人民性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必须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其鲜明特质。(-)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