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医学PPT课件.ppt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l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主要侵犯人体脊髓前角的灰、白质部分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肢体弛缓性麻痹为特征,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传染源: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患者的鼻咽分泌物、粪便都可排毒,时间可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90-99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易感者: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岁小儿发病者最多。二次发病者罕见。流行特征:散发式流行,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无明显规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514日(3-35日)临床分型:无症状型(隐形感染)顿挫型 无瘫痪型 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分期,前驱期(第一次病毒血症期):1.主要症状:起病缓急不一,大多有低热或中等热,伴乏力、咽痛、咳嗽及纳差、腹痛等病毒血症症状。2.持续时间:数小时3、4日 3.转归:顿挫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部分,.,临床分期,瘫痪前期(第二次病毒血症期)1.症状:发热继续或一度正常又发热,头痛、颈背、四肢痛、感觉过敏;面颊潮红、多汗、烦躁不安等神 经症状;脑膜刺激征、肌腱、浅反射减弱至消失。2.脑脊液:病毒脑样改变 3.时间 34日 4.转归 无瘫痪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少数,.,临床分期,瘫痪期(神经系统受累期):起病后34日(210日)肢体瘫痪,可突然发生或短暂肌力减弱后发生,伴腱反射减弱后消失,5-10日可相继出现不同部位瘫痪,并渐加重。临床又可分四型:(一)脊髓型:四肢运动障碍(二)延髓型:加上脑神经麻痹、呼吸、循环障碍(三)脑型:脑实质损害(四)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或部分存在,.,临床分期,四.恢复期:瘫痪后1-2周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由远及近,由小及大肌群恢复,腱反射也渐恢复,轻者13月,重者618月,甚至更长时间恢复。五.后遗症期:神经组织严重损害,某些肌群功能不能恢复,形成永久性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导致肢体或躯体畸形。,.,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疑似病例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病例(GBS)。确诊病例1)病史: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潜伏期(一般为5-14天);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2)临床表现:早期发热、多汗、烦躁不安、嗜睡、头痛、颈背肢体疼痛、感觉过敏、咽痛但无明显炎症。如出现颈背部强直和腓肠肌明显按痛,腱反射由正常或亢进而转为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患者不愿起坐、翻身等,则本病诊断实属可疑。当分布不规则的弛缓性瘫痪出现时,诊断基本成立。,.,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要点如下:有发热,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麻痹累及多个肌群,程度不同,呈不对称性,近端肌群麻痹为主,麻痹后期出现肌肉萎缩,无明显感觉障碍;有病毒学或/和血清学支持;排除其他临床疾病。,.,鉴别诊断,一.假性瘫痪:婴幼儿如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折、骨髓炎、骨膜下血肿时,可见假性瘫痪,根据病史、体检、X片等可鉴别。二.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见于年长儿,多无发热,呈对称性,伴感觉障碍,近端轻,远端重,恢复快。,.,鉴别诊断,三.家族性周期性瘫痪:成年男性为多,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史,瘫痪突然发生,迅速达高峰,对称性,近轻远重,无热,血钾低。四.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感染:轻瘫,不流行、瘫痪范围小,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可鉴别。五.周围神经炎:药食物中毒、损伤、维B1缺乏等可致周围神经炎,但脑脊液无异常。,.,预防,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一般自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40日,最初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离,1周后单独采用消化道隔离。密切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20日。健康带病毒者被检出之后,应按患者要求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必须彻底消毒。搞好卫生,消灭苍蝇,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预防,保护易感者 主动免疫:口服减毒活疫毒 灭活疫苗被动免疫:未接种过疫苗或先天性免疫缺损儿童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0.3-0.5 ml/kg)2-5周后不发病者可认为已获得保护,.,.,.,.,European RegionMelik MinasTurkey 1998,Western Pacific RegionMum ChantyCambodia 1997,Polio Last Cases,Polio Eradication,.,.,